卢保娣: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深刻领悟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要义,对于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内在关联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目的和手段。“人的现代化”是20世纪后半叶提出的概念。人作为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更是其终极目的。社会现代化的实际发展过程是基于人的能动创造的内涵丰富的历史运动过程,而不是外在于人的纯粹客体运动过程。判断一个社会的现代化是否实现及其实现程度,不仅要依据社会客体发展的程度,而且还要依赖其发展结果对主体的价值关系,因此真正意义的社会现代化同人的发展及其价值实现直接相关。主体的人改造现实世界,进行社会现代化的目的是改变自身境况,充分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和价值,而社会现代化作为一个总体性范畴,其合理性体现在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社会条件,保障人的价值实现,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对人是“目的”的坚持,不能否定人同时是“手段”。崇高目的的实现并非自然而然,它需要通过运用一定的方法、经由一定的手段来创造。离开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社会现代化促进人的现代化的发展。人的现代化只有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离开了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就无从谈起。社会现代化在各方面的发展都促进着人的现代化。从经济现代化的维度看,经济现代化所创造的成就提供了人的现代化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现代化各要素的发展所催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组织方式等的变革,影响着人的心理倾向和观念转型。从科技现代化的维度看,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便利交通、快捷通信、丰富信息,为人的现代化提供了优质环境。社会现代化在促进人的现代化的同时也制约着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实践中,人不仅改造了整个世界,推动了社会现代化,也改造了人类本身,促进了人的现代化。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学内涵
人的价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现代化起步于西方,西方现代化遵循的是资本逻辑,以资本为中心,资本掌握了资产阶级社会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人和人之间只能服从、采取物与物之间的互动关系,人被异化为资本的生产工具。从根本上看,西方现代化过程是物的现代化过程,以物的价值取代人的价值,使人的主体物质化、人的价值工具化,结果导致的是物的增值和人的贬值,造成的是凌驾于人性之上的物的文明,形成的是资本至上的文明形态。与西方现代化的资本逻辑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人本逻辑,以人为中心,人的价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民至上,在合理吸收西方现代化经验教训基础之上,有效化解了其只见物不见人的单向度发展模式,消解了主体异化,真正将物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实现统一。中国式现代化贯穿以人为中心的主体逻辑,打破了资本主义长期以来对人的剥削和压迫,从主体性维度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在实践中全面彰显了人的价值。
人的解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基于“现实的人”的“人的需要”,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指向人的解放。“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的论断表明现代化与人的解放始终不可分割,一方面现代化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人的解放是现代化的最终价值旨归。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的解放的物质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强调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出发,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消除劳动异化,达到共同富裕,真正实现人的解放。人的解放还要求全体人民拥有高水平的精神生活。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基础往往带来的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对立,物质世界的发达伴随的是精神世界的匮乏。而社会主义公有制使物质财富变为公有,人民平等享受社会精神财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极大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有机统筹了“现代化”与“人的解放”,创造了人类解放的实践新路,为世界各国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
三、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的实现形式
立足新问题。在新发展阶段,人的现代化要适应社会生活发生的重大变化,需要特别关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第一,高质量发展问题。高质量发展为人的发展、人的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高质量发展又要求高素质的人才与之适应,对人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数字经济问题。数字技术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数字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安全问题日渐突出等新的压力和挑战。第三,人工智能问题。人工智能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在大力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法律、伦理问题的突显。第四,新质生产力问题。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高素质的劳动主体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而高素质劳动主体既包括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战略人才,也包括与其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客观地讲,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求提高人的现代化水平。实现人的现代化,需要对这些新问题予以应对与回答。
创新新形式。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的现代化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稳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更好地推动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相互塑造、良性互动。一是丰富制度形式。将制度自信与改革创新相统一,改革阻碍人的现代化的体制机制障碍,聚焦事关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领域,加快形成能充分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的先进制度体系,不断拓宽人们参与现代化建设的渠道。同时,将个体的人置身于社会关系,充分发挥个体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完善的社会治理、稳定的社会秩序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环境和条件,为提升人的现代化水平提供有力保障。二是拓宽国际参与形式。把人的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空间,广泛吸收借鉴人类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一切优秀成果与实践经验,深度参与全球现代化,构建人类文明对话合作关系,把自身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发展环境,为提升人的现代化水平搭建广阔的国际舞台。
【作者:卢保娣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本文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5年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项目“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