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高质量打造“人人持证技能强省”建设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5-01-24 10:0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河南省的职业教育发展不均、相对滞后。本文针对职业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期深化职业教育改革,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河南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职业教育;改革;“人人持证、技能河南”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把舵领航下,高位推进职业教育改革。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1年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中办、国办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全国人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进行了修订,为新时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在国家总体部署推动下,河南省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为抓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的原则,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推动省级高职、中职“双高工程”建设学校项目,实施省级品牌示范和特色学校建设项目。推动“双师型”教师达标工程,依据市场需求和国家发展的要求,开设了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大数据互联网、现代电子商务、现代农业等多门类专业。职业教育实现了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由政府主导向社会多元办学、由单打独斗向产教深度融合的重大转变,取得了可喜变化。

一是职业教育吸引力越来越强。全省高职新生报到率由十年前的不足80%提高到95%以上,越来越多的百姓子女主动选择职业教育,走上了技能成才致富之路。二是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越来越深。面向“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建设了200个工匠实验室,以“校中厂”“厂中校”的方式建设了50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提升了人才培养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三是职业院校办学质量越来越优。全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职业院校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超过70%。四是学生成长成才路径越来越宽。全省中、高职学生升学比例分别超过60%和20%,100余所高校举办学历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初步构建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全民终身职业教育通道体系。

二、具体的做法

一是政策赋能,推进职教改革不断深入。202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大会,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文件,职业教育重要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行业企业认可职业教育,企业和学校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指导、双元招生、双元教学、双元评价的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长效机制开始建立。社会各界青睐职业教育,“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就业”的培养模式成为常态。如焦作市2021年印发了《焦作市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编制‘一县(市)一案’‘一校一品’实施方案》,2022年编制《焦作市“十四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这些政策为职业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明确了路径,为强化校企合作、培养服务新质生产力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全省按照“一市一案”原则,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汇聚区域性产教资源,组建16个市域产教联合体,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培养、技术咨询与创新服务。如焦作市充分发挥现有3个省级职业教育示范性专业点和9个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示范点引领作用,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完善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增强职业院校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发挥企业在职业院校办学中的重要主体作用,积极实施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效对接,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发展能力。

三是深化“三教”改革,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河南深入实施职业学校达标建设工程,2023年职业学校达标率超过80%,累计投入资金40亿元,建设了102所高水平职业院校和152个高水平专业群,其中6所学校入围国家“双高计划”。全省“双师型”教师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技能大赛成绩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全省103门课程入选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总数量居全国第二位。严格落实《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坚决杜绝问题教材进课堂。推动各地市职业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省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平台,围绕区域、行业和专业优势,每年建设1~2门专业教学资源、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虚拟仿真数字化资源,推动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开放共享。

四是推进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全面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全省建立了以企业、院校技能人才评价为主,社会化技能鉴定评价为辅,职业技能竞赛等为补充的多种评价方式并存的评价模式。如全省教育系统每年开展技能培训100万人次,培训取证50万人,帮助更多劳动者实现了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致富。

五是加强技能人才项目建设,致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在全省建设了多个工匠实验室,督促各地市开展市级高技能人才示范基地和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如某地市已评选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家。引导全市中高等职业院校、企业累计获批省级以上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43个,共争取到上级奖补资金1.16亿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学校方面:一是招生难。受传统观念影响,多数家长、学生宁愿选择到普通高中就读,也不愿选择职业院校,每到招生季,学校要使出浑身解数。据调查,目前,某市18所中职学校在校生共3.4万人,校均不到2000人,生源素质相对较差,且部分学校招不到本地学生。二是就业难。部分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不够合理,与市场的产业结构和企业实际用工需求不完全匹配,加之毕业生源质量不高,导致相当部分学生毕业找不到合适企业就业。三是学历层次低,特别是中专技校类,无法满足家长、学生的需求,难以满足企业招工的学历门槛要求。四是特色不够明显,相当部分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类同,如调研中发现多数职高和职业中专均开设有汽修、美甲等专业,导致毕业生就业竞争较为激烈。五是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双师教师”紧缺,特别是市场急需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标准等方面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二)企业方面:一是招工难,特别是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经对某市191家企业问卷调查,99家(52%)企业认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较高,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仍显紧缺,企业招工难仍然存在。二是企业对校企合作不够重视。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眼光,为节约成本减少麻烦,宁愿去市场招聘或自己培养,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人才不积极。对191家企业调查问卷中,仅有21家企业通过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占调查企业的11%。三是随着企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业态的广泛应用,急缺大量的新型综合型、复合型的技术工人,但现有职业院校学生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三)主管方面:目前,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管理分布于多个部门,没有统一的主管部门。教育部门主管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如高职高专、中职中专的学校,人社部门主管职业教育的技能培训、社会评价教育,还有相当多的民办职业教育以及分散于各主管部门的职业教育,如农业农村、卫健、体育、工会、残联、妇联等职能主管部门。职业教育政出多门,统一协调困难,资金分散,不能完全形成政府合力。

(四)政策方面:一是政策规格不高且不够系统。调研发现,近年来,国务院、中办国办连续下发文件,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文件,但各地市重视程度参差不一。如某地市虽出台了系列文件,仅有2019年和2022年分别以市政府办公室和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下发2份文件,其余均为市教育局或牵头下发给下属部门,党委、政府的作用未充分彰显。同时,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缺少可操作性的细则。二是职业教育经费普遍偏低。县级、市级学校主要依靠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弥补学校建设经费不足,而部分地市中职学校在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招生宣传、1+X证书制度试点改革等方面缺少资金支持,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譬如中职学校实行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为焦作500元/生、新乡800元/生、济源1300元/生、鹤壁市800元/生、商丘900元/生等,各地市参差不齐。三是校企合作缺乏政策激励措施和可操作性细则。主要是学生在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过程中,如何使用补助资金、购买的培训教学设备资产归属如何处理等,目前没有特别明确的指导文件和政策,河南省各地人社部门在落实文件精神方面也各有不同。同时,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取得的所有收入某地市财政均要调控35%,降低了与企业合作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的积极性。四是职业教育的毕业证和技能证书等得不到相关部门的认可。

四、工作建议

(一)强化政策引领,完善我省政策体系。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有关部门连续、密集出台了系列高规格文件。我省相关部门应该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为抓手,以推进技能社会建设为重点,以打造技能强省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就业为导向,出台适应我省实际、高规格的相关政策,以服务新质生产力为目标,优化整合多方面力量,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政策引领,激励社会资源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扩大校企合作广度深度;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发展、相互认可,高质量地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整合各部门的职教政策,形成合力,推动河南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

(二)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社会观念。针对职业学院本地生源招生难、家长学生不愿选择职业院校就读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应联合新闻媒体和新媒体,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广泛宣传国家职业教育政策体系,转变传统成才观念;宣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对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建设制造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国家在不断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方面所做的努力,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特色院校。围绕积极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引导职业院校树立长远发展眼光,按照职能定位和自身优势特长,适应我省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围绕“郑州航空港区”等产业热地、创新高地,建设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聚焦河南省主导和优势产业以及重点培育的28个千亿级产业链,以及各地市的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一批跨区域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根据社会民生的需求,如乡村振兴、医疗养老、学前教育等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优化升级专业设置,打造特色品牌、特色院校,增强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挖掘潜力,增强竞争力。打造“金专业、金课程、金教材、金师资、金基地”的职业教育新基建,不断满足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需求。

(四)扩大职业院校的升级力度,均衡我省的职业院校。河南作为全国的职业教育人口大省,应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为导向,加快职业院校升级步伐,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省各地市都要有一所职业本科院校和几所专科职业院校,同时,优化整合全省的职业中专学校、技师学院,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打造河南的职业教育优势品牌,全面持久地解决职业教育招生难、就业难,解决高技能人才缺乏等问题,为我省乃至全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让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通道、发展有优势,推动河南的职教大省向职教强省转变,为全国的职业教育改革注入河南动力、提供河南方案。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秀的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我省应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职业教育事业。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此外,还应积极引进企业技术人员、大国工匠、技能大师和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六)完善评估机制,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为了保障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我省应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对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定期评估。通过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职业院校不断改进和提升办学水平。同时,评估结果也应作为政策制定和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以激励职业院校主动提升办学质量,形成良性竞争和发展的局面。

(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我省职业教育应紧密对接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设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和课程。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此外,还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

(八)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我省应借助国家“一带一路”走出去的政策,积极与国内外知名职业院校开展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管理经验,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同时,鼓励职业院校师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拓宽视野,增强国际竞争力。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我省职业教育走向世界舞台,为河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作者:焦崇奎,焦作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副主任,民建河南省委会理论委副主任)

编辑: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