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路与路径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5-01-24 19:36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推进中国式县域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县域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利于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经济增长,解决城乡就业,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部分县域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绿色可持续发展、公共支出结构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制约其高质量发展。破解当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要提高智慧工业化、现代农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等现代化水平,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主动践行新发展理念,转变传统观念,构建现代化县域经济体系,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三农”问题是中部地区省份经济发展的短板,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大力提升农业农村生产力水平,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县域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城乡经济发展的平台和切入点。探索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与路径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载体,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同时加速资本、技术、土地和数据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激活乡村振兴的生产要素。

(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增长极的重要基础

县域经济作为工业与农业、农村与城镇居民、宏观与微观的连接点,具有完备的职能和完整的经济体系,能够为一二三产业提供生产要素保障。县域经济有较强韧性和潜力,尤其是在各级战略执行和招商引资方面,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优质商品和消费市场。我国经济已由传统的高速增长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有利于拉动消费和扩大内需,也是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重要基础。

(三)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对“三起来”的贯彻落实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打通“三起来”之间的连接通道,保证“三起来”县域治理要求得以贯彻执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创新政府主导和社会平台主导的融资模式,完善农业生产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的落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推动产业升级,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延伸产业价值链,符合“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的要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带动农村人口就业,实现城镇与乡村错位融合发展,落实“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的要求。

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支持县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中部地区部分县域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如安徽省铜陵市、江西省赣州市、湖南省冷水江市、河南省焦作市、湖北省鄂州市、山西省大同市等。中部地区省份要牢牢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县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筑牢重点区域生态网络,提高环境承载力。

(二)大力推进工业智慧化建设

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倒逼县域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向新型工业化迈进。各县域要积极落实和承接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成果,紧紧抓住产业转移牛鼻子,立足各县域资源和区位优势,探索县域经济产业梯度模型,大力支持智慧工业集聚区示范区建设,带动本地工业智慧化发展。

(三)加快县域农业现代化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是发展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然而一直以来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不高,农业智慧化程度偏低。中部地区各县域要以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落实国家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相关要求,着手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四)持续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当前提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中部地区县域要以解决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和就地就近就业为导向,加快县域产业布局,达到提产扩容的效果,增加就业岗位。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发挥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推动要素资源集聚,带动县域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三、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种模式

(一)智慧工业主导型

以特色化、数字化、专业化和集群化为发展方向,智慧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具有城镇化率高、产业集聚等特点。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中部地区省份大部分县域工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主要代表县域有安徽省肥西县、湖北省大冶市、湖南省宁乡市、河南省巩义市和长垣市等。肥西县是安徽省唯一的经济“千亿县”,利用信息技术、智能家电、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产业优势,着力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大冶市是湖北省唯一的“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化创新领先县”,还是全国五大铝加工产业集聚区之一,持续推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形成了“智能化诊断服务+培育宣导+打造标杆示范+奖励宣传+推广应用”的模式,通过“云上平台”推动工业产品从“量”向“质”转变,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宁乡市拥有全国首个智能家电产业小镇,依托“家电特色产业园”的资源优势,将智能家电产业和特色小镇有效融合,创造性地建设了蓝月谷智能家电产业小镇。巩义市先后建立了机械工业园区、耐火材料工业园区、电线电缆工业园区,由传统工业延伸到水泥、耐火材料、有色金属冶炼等产业,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生产效率。长垣市充分利用数字化发展模式,推动起重机械产业和医疗器材制造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长垣市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了大量的防疫物资,充分发挥了智慧制造和产业集聚的效能,被誉为“长垣现象”。

(二)现代农业主导型

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现代农业以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坚持市场导向,通过互联网技术将种植、生产、粗加工、精加工、销售等流程融为一体,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汇聚社会力量,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作为重要的农业区,中部地区省份农业发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可或缺。主要代表县域有安徽省砀山县、湖南省浏阳市、江西省赣县和河南省临颍县等。砀山县积极实施“数字果园”和“一号梨园”创新工程,不断增加数字农业应用场景,现已成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安徽省数字乡村智慧农业建设试点县和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浏阳市借助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初步形成“一园双带三区四基地”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格局。赣县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利用物联网技术,搜集整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仓储和销售等信息,形成了典型的“指尖农业”模式。临颍县通过建立辣椒现代农业产业园,把育种端、种植端和流通端串联起来,形成了辣椒产业全链条体系;同时拥有7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230个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小麦粗细加工和无公害蔬菜现代农业基地。鄢陵县被誉为“中国花木之乡”,也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其依托花木资源优势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提高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三)现代经济+智慧工业复合型

以互联网为载体,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主体产业。部分县域经济以智慧工业为基础,将产业延伸至新兴产业。主要代表县域有湖南省长沙县、山西省河津市和河南省新郑市等。长沙县借助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二十强县的平台,开创性地提出了“平台+技术+产业+金融牌照”的发展路径,让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园区转型升级,同时充分利用制造业优势发展即时零售产业,推动新兴服务业与智能制造产业协同发展。河津市积极实施“互联网+工业”计划,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与传统工业深度融合,提高县域工业数字化水平,此外还将创意设计产业融入特产建材产业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灰陶琉璃产业。新郑市拥有智慧电子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和大型批发市场等,围绕着“一三九”目标路径,以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为依托,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园建设,促进了航空物流业快速发展,实施“企业上云”,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物流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现代经济+智慧工业复合型”已逐渐成为中部地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流模式,表明部分县市已经在农业、工业的基础上延伸至现代经济产业,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四、“现代经济+智慧工业复合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的重点代表性产业,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县域地区电子商务发展主要以地方资源和农业特色为主。农产品具有保质期短、标准不统一、运输损耗大等鲜明特性,要重点扶持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冷链物流建设,注重品牌推广,联合高校、企业、平台等培养农村电商人才。

(二)大力发展县域数字金融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亟须解决资本约束问题,完善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能够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相关部门要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基础,借助网络支付等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发金融产品。要完善农村数字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土地改革、宅基地改革等相关政策,大胆创新传统贷款、质押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让利于企,让利于民,真正解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资金需求问题。

(三)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交通物流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目前,部分县域的交通优势并不显著,现代物流水平不高。有关部门可以尝试建设一批涵盖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各具特色的现代物流产业园,引导县域依据现有的交通优势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加速推进县域物流集散中心建设。整合运输、储存、装卸、保管、配送等物流环节,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和平台,充分发挥物流园优势,为农产品和工业品销售、运输提供保障。

(四)构建高效人才发展机制

现代经济与智慧工业协同发展需要实质性创新,创新需要人才。针对引人和留人,县域地区应提前制定人才需求规划,优化人才结构。要联合企业共建优越的硬件设施,为人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加快人才集聚。要重点关注本地人才培养,实现人才本土化,充分发挥各级技术培训进修机构作用,与高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为智慧工业发展和现代产业集聚提供创新人才。

(作者:孙晓曦  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编辑: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