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阐述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时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依靠人民”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原则的具体体现和必然要求,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相吻合,彰显了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新时代新征程,唯有紧紧依靠人民,汇聚民力民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人民是改革的主力军
人民或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就量而言,是指占社会成员绝大多数的人们。不论任何时候,人民始终是社会成员的绝对主体。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在我国,不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人民永远是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没有广大人民的参与、支持和拥护,党的一切事业都会落空。毛泽东在论及土地革命战争时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他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光辉论断,认为“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在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改革是我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事业。只有团结依靠人民,才能克服前进中的一切困难,确保改革破冰行进。在改革进程中,人民充当“运动员”角色,是推进改革的最大群体、最大动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充分发动群众,汇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推动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创造出“当惊世界殊”的改革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定不移地走好群众路线,把人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夯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群众根基。
人民具有丰富的创造精神
人民不仅是改革的主力军,而且还具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具有丰富的创造精神,是推进改革的智慧之海。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处在改革实践第一线,与事物密切接触,最了解实际情况,最能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而是智慧的源泉。在改革进程中,广大人民群众体现出卓越的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从大的方面说,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政治财富等改革成果都是人民创造出来的;从小的方面讲,联产承包、乡镇企业、村民自治、村务监督委员会、“4+2”工作法、高铁技术等一系列改革举措都是人民发明的。追根溯源,改革的重大举措都是人民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毛泽东认为,领导者的大脑只是一个加工厂,原材料、半成品只能来自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深入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和深化,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邓小平曾说:“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热情讴歌了人民群众对改革事业的重大贡献。新征程上,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把人民的聪明才智转化为推动改革的强大物质力量。
人民的满意度是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尺
在改革大潮中,人民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改革这张“答卷”能打多少分,改革成效如何,最终要由人民来评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既然如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每一项举措必然要经过人民的检验,以人民的满意度作为改革成效的“试金石”。在改革进程中,政策的制定者要时刻倾听人民的呼声,虚心接纳人民的意见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改革举措,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老百姓不赞成、不支持甚至反对的改革,要努力改进或者摒弃,绝不能强行实施。要让改革的每一个事项经得起人民检验,切实把改革的政绩写到人民的心坎里、写在群众的笑脸上。人民的满意度取决于改革能否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能否让他们真正享有改革果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向人民交出优异的答卷。人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发自肺腑地支持和拥护改革。因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看改革能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新征程上,我们要把人民满意度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最高标准,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视角把准答题要点。唯有如此,我们方能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刘辉,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
编辑: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