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说新豫④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河南怎么办?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5-02-10 11:30

编者按:拼经济、优环境、抢开局。2月6日,河南“新春第一会”聚焦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工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如何深挖自身禀赋,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奋勇争先?如何走出一条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河南路径”?融入大市场,擘画新河南,专家来献策!即日起,大河网学术中原推出《“市”说新豫》理论专栏,围绕抢抓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新机遇,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讨论、建言献策,今起陆续推出! 

今天推出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喻新安的《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河南怎么办?》——

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任务繁重而紧迫

2024年12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发改体改〔2024〕1742号),全文共八章54条。这个文件非同寻常,标志着已经提出近三年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真正进入实施阶段。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非常必要,非常紧迫。既然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就应该是统一的,不能分割,应该是大市场,不能碎片化。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尽管我国已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但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经济循环不畅,堵点卡点太多,严重阻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严重阻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于是,2022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健全完善统一规范、协同共享、科学高效的信用修复制度,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推动交易平台优化升级,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加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等要求。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中央一系列的安排表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带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

二、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河南怎么办

2025年1月17日,河南省委书记刘宁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在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上奋勇争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当好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国内大循环、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和枢纽”。在这里,刘宁书记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要求,就是河南要成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支点和枢纽。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谋划和部署。

(一)河南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支点和枢纽的优势条件

河南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具备先天优势和独特条件,应在更好地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展现担当作为、贡献河南力量。

1.大省优势。河南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粮食大省、工业大省、资源大省。如河南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63590亿元、增长5.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粮食总产量达1344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河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肉类生产加工基地、速冻食品加工基地、方便面生产基地、饼干生产基地、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

2.区位优势。河南位于我国内陆腹地,是中国多方向、跨区域运输的交通要冲和多种交通运输网络交汇的枢纽地区,承担着全国跨区域客货运输的重要任务。河南是全国货物集散中心。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立体交通体系大大降低了河南对外交流的成本,使河南成为全国重要的物资和产品集散交换中心。同时,河南北连京津冀,东接长三角,南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西牵成渝,是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的贯通承接地。

3.产业优势。河南产业体系较为完备,产业配套能力强,是众多产业链的发起点、支撑点和结合点。河南资源要素丰富,劳动年龄人口5800多万人,存贷款余额居全国前列,具备打造完备数据服务生态的基础优势和良好条件。

4.市场优势。河南市场规模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居全国第5位。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76万亿元、增长6.1%。河南拥有近1亿常住人口、超2200万中等收入群体、超1100万户市场主体。河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潜在内需市场巨大。同时,河南拥有郑州商品交易所、郑州数据交易中心等一批要素市场载体。

5.流通优势。全国“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中有5条经过河南,铁路3小时覆盖全国53%以上人口,航空2小时覆盖全国87%以上人口,基本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物流通道枢纽。

(二)河南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支点和枢纽的思路和定位

1.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支点和枢纽,力争成为全国腹地战略枢纽市场,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做出积极贡献。

2.基本定位

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储备交易中心,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汇集配送中心,全国重要的“一带一路”国际贸易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和制造业中心,全国重要的高技能人才培训集散中心,全国重要的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和数据传送枢纽。

3.重大举措

以打好粮食生产“这张王牌”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立足节点与通道布局,把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胜势;创新资源集聚,强化“储运销”能力提升,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以“存量”变“增量”推动产业基础优势向现代产业体系优势转变;以“体量”变“动量”推动内需规模优势向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优势转变;推进制度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

编辑: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