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生态文明视野中的周口高质量发展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5-02-11 10:24

2025年1月7日至8日,河南省委书记刘宁到周口市调研内河航运、临港产业发展等工作。刘宁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要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深入推进沿黄协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在河南落实落细。要以水为牵引,把生产、生活、生态统筹起来,把守护河湖安澜、保障生产安全、造福人民群众结合起来,全方位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构建人水和谐共生关系,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提供坚实支撑。基于这样的认识,周口市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应走在全省的前列,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

(一)要重新认识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周口定位。一是认识上有高度。不可狭隘地认为黄河流域的生态文明就是单纯的黄河岸边的生态保护工作,与其他地方的发展无关。黄河流域的生态文明绝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小事,而是事关全局的大事。在认识上必须树立全球视野、全局意识、流域共享意识、国家意识,必须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二是认识上有创新。要有与时俱进的发展眼光,要看到新时代呼唤新生态、新时期呼唤新文明,要在认识的宽广视野上、认识的深度理解上、认识的前沿信息获取上、认识的紧密结合上有所体现。三是认识上有中心。要紧紧围绕来自国家层面关于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和基本遵循以及要求这个中心,紧紧围绕在各项工作中凸显黄河流域生态文明重要性这个灵魂,紧紧围绕加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思想建设这个根本点。

(二)要增强三种意识,即责任意识、对标意识、问题意识。一是增强责任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已经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关键在于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步调一致、抓好落实,要落实好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尽其责、主动作为。这里提到的“市县落实”与“各尽其责”,对于周口来说,就是要落实党中央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指示精神,就是要担起周口的神圣职责。认真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的生态保护精神,尤其是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指示重要精神,更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压实责任,体现担当。二是增强对标意识。强化对标意识,就是要在对比中认清差距所在、方向所在,找准机遇所在、动力所在,从而进一步坚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强化对标意识、看齐意识,应当成为我们思考问题、推进工作的重要方法。始终对标国内外最高标准、国内外最好水平,对标兄弟省区市以及邻近区市的先进经验,我们就会看到新的差距、找到新的目标、产生新的动力。对标“最高最好”,前提是找准“真正的最高最好”,找准了标杆,我们就会发现更多可提升的空间、要补齐的短板,也就会意识到,我们的工作远远没有“到顶”。我们要善于自问,我们是否觉得自己是最好的,不想学习外面的好的经验?我们的差距在哪里?是认识上的差距,还是工作上的差距?从周口的生态实践来看,一方面注重层级对标。一个是对标国务院有关督察部门的要求,一个是对标河南省有关部门的要求,逐条逐项对照标准做好生态保护工作。一方面注重部门对标,一个是对标上级环保部门的专业类的要求,一个是对标黄委会的有关要求,尤其是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更应该自觉主动地对照标准进行比较,发现差距,及时改正。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在新增的26个国家物流枢纽中,周口成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口方面应统筹考虑,不仅考虑周口的港口建设与物流建设,也要考虑与之相关的生态建设,这是典型的对标意识。三是增强问题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一文中指出,“要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可见,总书记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落实在周口地区的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问题意识、问题导向。要以目标、差距、短板、弱项为导向,要鼓励发现、善于发现、勇于发现,坚持远期目标和近期任务相结合。

(三)对流域发展整体性与协调性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黄河一直体弱多病,水患频繁,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先天不足的客观制约,也有后天失养的人为因素。可以说,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特别强调了流域的重要性。对于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它不是某个地方自己的事情,而是整个流域内外相互协调、动态发展的结果。就周口地区而言,一方面学习省外沿黄河省份的黄河流域生态建设成就,另一方面学习省内其他沿黄河区域的黄河流域生态建设成就,前者如甘肃、陕西、山东等省外地区,后者如郑州、新乡、开封、濮阳等省内有关地区。有些同志认为周口地区远离黄河,不像其他地方黄河流经其中,没有必要学习。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周口虽然远离黄河,但是仍然在黄河流域之内,只不过居于流域边缘,不如近黄河区域那么近而已。虽然如此,周口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丝毫不可放松。认识到这一点,就明白了为什么周口地区要主动走出去,与有关流域区域进行交流沟通,共同推动黄河全区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走向一个新的境地。

二、规划上谋局在先

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机遇、新目标、新任务,周口在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要科学规划、谋局在先。

在具体实践中,周口各级政府都要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规划。

在各级政府出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中,要突出重点。要突出强调生态工作在本地区的引领性与重要性,突出强调黄河流域生态的重要性,突出强调本区域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内容。有些地方是具有直接联系的,有些地方是具有间接联系的,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都是在大的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之内,都要突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吸收国务院、省政府有关生态规划的精神实质,充分吸收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精髓。充分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充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要突出特色,展示亮点,使之成为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性文件。

三、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周口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要增强三种意识,即责任意识、对标意识、问题意识

1.增强责任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已经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关键在于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步调一致、抓好落实,要落实好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尽其责、主动作为。这里提到的“市县落实”与“各尽其责”,对于周口来说,就是要落实党中央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指示精神,就是要担起周口的神圣职责。

认真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的生态保护精神,尤其是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指示重要精神,更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压实责任,体现担当。

2.增强对标意识。强化对标意识,就是要在对比中认清差距所在、方向所在,找准机遇所在、动力所在,从而进一步坚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强化对标意识、看齐意识,应当成为我们思考问题、推进工作的重要方法。始终对标国内外最高标准、国内外最好水平,对标兄弟省区市以及邻近区市的先进经验,我们就会看到新的差距,找到新的目标,产生新的动力。对标“最高最好”,前提是找准“真正的最高最好”,找准了标杆,我们就会发现更多可提升的空间、要补齐的短板,也就会意识到,我们的工作远远没有“到顶”。我们要善于自问,我们是否觉得自己是最好的,想不想学习外面的好的经验?我们的差距在哪里?是认识上的差距,还是工作上的差距?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知不足,才能有见贤思齐的紧迫感。

从周口的生态实践来看,一方面要注重层级对标。一个是对标国务院有关督察部门的要求,一个是对标河南省有关部门的要求,逐条逐项对照标准做好生态保护工作。一方面注重部门对标。一个是对标上级环保部门的专业类的要求,一个是对标黄委会的有关要求,尤其是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更应该自觉主动地对照标准进行比较,发现差距,及时改正。

3.增强问题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可见,总书记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落实在周口地区的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问题意识、问题导向。要以目标、差距、短板、弱项为导向,要鼓励发现、善于发现、勇于发现,坚持远期目标和近期任务相结合。

(二)采取有效方式,主动对接,主动自查,主动部署,寻找可行、可用、见效的路径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高度重视人才在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周口实践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借助良好的人才引进政策,大力推动周口生态领域的人才引进工作。在周口的人才队伍中,要有重点地对生态环保方面的人才予以关注,并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一方面从外面引进急需的高级人才,另一方面激发内生动力,聚焦聚力,发掘内部人才资源,积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才队伍建设。

2.强化部门协作力度,充分发挥统筹兼顾在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周口实践建设中的联动作用。在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周口实践的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协作,形成省市联动、市县联动、部门联动、内部联动和省监测中心联动的五级协作联动机制,确保形成合力、全力以赴,促进工作取得实效。一定要统筹兼顾,既要狠抓影响当前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如VOC治理,也要狠抓提升环境质量的根本举措,做到短期成效与长期治理的统筹兼顾。

3.增强创新力度,充分发挥创新在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周口实践建设中的驱动作用。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的作用,指出“要创新水权、排污权等交易措施,用好财税杠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要坚持创新创造,提高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水平”。总书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中的创新作用的重要论述,对周口地区的工作尤其是周口地区的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周口市委、市政府要高度重视创新的驱动作用,重用能创新、想创新、善创新的干部,着力营造重视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要坚持创新驱动,推动创新发展“建高地”。

把创新理念引入周口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之中,就是要在认真学习国家、省市有关创新的文件中,结合周口地区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不同于过去的新路子,提出一系列不同于原来的新方法,唯有如此,方能把创新精神贯彻到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每一个环节,方能在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中胜出,为周口美好的明天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的周口实践,是一个历史过程,我们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真对待。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周口实践的成功推进,无疑将推动周口地区乃至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现。这是全民参与的连续性、持久性、互动性极强的社会实践,应充分遵循循序渐进的科学规律,要有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智慧资源的支撑,更要充分依靠并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总之,生态发展,黄河美丽,人民幸福,这是黄河生态文明视野下周口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

【作者:陈智勇,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黄河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博士】

编辑: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