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助推河南强省建设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5-02-15 15:21

数字经济是经济发展中创新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影响最广泛的领域,对增强发展新动能、提升发展韧性、畅通发展循环具有重要作用,数字经济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是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为推动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河南省作为人口、经济大省,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和谋划“十五五”发展之年,全省要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有关精神,聚焦“四高四争先”,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引领作用,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全方位推进数字强省建设。

一、创新驱动,培育数字产业新动能

创新为河南省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同时数字经济驱动创新发展,通过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可以进一步促进河南省数字经济与创新的协同发展。

科学统筹推进技术攻关。产业链群的竞争力、活力,最终比拼的是创新力,因此要加强科技攻关,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规划布局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推进对生物医药产业链突破抗体药物研发、人工皮肤材料制造等生物医药领域关键技术、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链推广应用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的研究,将更多攻关技术如宇通高端电动客车技术平台、高性能动力电池材料等项目纳入国家支持范围。二是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明确产业链需求,精准配置创新资源,聚焦“高精尖缺特”打造科技创新主力军,围绕龙头企业上下游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三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开展嵌入式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共同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

建立数字创新人才引育机制。创新之道,唯在得才。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的关键力量。要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聚焦“四高四争先”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一方面,建立与数字经济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教育改革,加强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提升人才的数字技能和创新能力,实现教育链与人才链的高效对接。另一方面,要强化项目引才,依托项目建设开发人才资源,广泛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建立重点产业链与高水平科研院所定向联系机制,与科研机构、头部企业签订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精准引育高水平创新团队和人才。加大对本土领军人才、潜力人才支持力度,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教育链、产业链有机融合。

二、数字转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数字经济与产业深度融合,可以推动河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南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突出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赋能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河南省是全国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传统产业积累深厚。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聚焦农产品加工、钢铁、化工、有色等传统产业,推动大规模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不断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于大型制造业,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普及应用,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数字化改造。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新模式,积极开发AI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实现制造业各环节智能化转型。对于中小型企业,深入实施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开发推广符合中小企业需求高性价比的“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解决其数字化转型难题。

做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2024年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方案》指出,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产业、先进计算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卫星产业等9个产业为核心产业,要顶层规划、重点提升。2024年,郑州、洛阳、南阳、许昌、新乡5市上榜中国数字经济百强市名单,这些城市同时也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的佼佼者。通过明确核心产业定位、加强顶层规划与政策支持、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拓展市场与应用场景、发挥领军企业的带动作用以及强化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等措施的实施,可以进一步做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提升数字核心产业在全国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推动重点产业链群集群化发展。精准对接重点产业链群,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一是政策引导与资源配置。在资源配置方面,通过加强产业链招商、深化产业转移合作、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和项目向重点产业链和新兴产业集聚。二是持续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支持新型电力装备、现代食品等产业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出第二批专精特新细分领域产业链,推动7大产业集群成体系成支柱成支撑。三是鼓励各地产业链再聚焦。各市县要因地制宜谋划重点产业链培育,鼓励支持各地市聚焦优势领域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增强产业的特色与辨识度,提升重点产业链的竞争力与协同配套水平,进而推动重点产业链群集群化发展。

三、数字治理,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发展强大基础支撑和良好治理体系的保驾护航。营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数字环境,对于培育健康繁荣的发展生态,能够促进河南省数字经济安全、持续、高效发展。

推进数字化治理体系。一是针对数字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数据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为数字化治理提供法律保障。二是推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数字化治理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三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推动实现覆盖事前事中事后,贯穿全过程、全链条、全领域的监管和治理。重构升级一体化政务服务、一体化监管等共性能力平台,全面提升“一网通办”覆盖率和服务质效。

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一是持续推进郑州、洛阳、鹤壁、新乡、焦作、漯河、三门峡和驻马店等8个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市的智慧城市中枢平台建设,建设市级统一数据资源池。加强智慧社区公共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推动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生态宜居等智能服务普惠应用。二是以乡村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完善提升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平台、数字乡村大数据及信息服务平台、数字“三农”大脑等数字设施,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数字化率,以数字经济赋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四、激活要素,构建数字发展新体制

数据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具有倍增效应,充分激发数据要素的价值是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健全数据要素的制度体系、搭建技术创新平台,促进要素资源快速流动,为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提供了有力保障和广阔空间。

健全数据要素制度体系。一是完善数据市场制度,全面完善数据市场准入制度,构建数据市场竞争政策框架,打造数据信用制度。二是健全数据治理制度,强化数据安全制度,强化企业主体全链条数据安全管理。通过加快隐私计算、数据加密等重点技术在数据安全方面的开发应用,提升数据安全能力。三是打造数据交易平台,明确其登记、交易、监管等职能,拓展金融科技、数字营销、政务服务、消费行为等多元交易场景,促进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和合理配置。

搭建数据要素技术创新开放平台。一是强化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布局建设一批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创新平台,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充分发挥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科技创新平台的原始创新策源作用,建成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工程,加快中原细胞和基因治疗等特色专业园区建设,推动中原农谷与周口国家农高区、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深度合作。二是搭建数据开放平台,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利用好“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组织等合作框架和平台,宣介推广河南省数字发展理念,务实开展数字领域合作项目。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河南省各级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统领各项工作的“纲”和“魂”,以实干精神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打造数字强省。

【作者:霍霄艳,焦作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副教授;刘倩斐,焦作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项目基金:2024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河南建设数字经济强省研究”(2024JC074)】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