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典”⑤丨黄帝文化IP产业化开发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5-03-24 09:51

编者按:当AI换装遇见古老祭祀,当VR技术复原仰韶遗址,当“拜祖+”催生出更多产业模式,我们不禁要问: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仅是一场典礼吗?从仪式创新到科技赋能,从学术研究到产业实践,从代际传承到全球对话,黄帝文化正以更加鲜活的姿态融入时代发展的脉搏。拜祖大典,何止一“典”?在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举办前夕,大河网学术中原联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推出《不止一“典”》特别策划,从理论视角解码文化基因,解读黄帝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时代表达。

第五篇《黄帝文化IP产业化开发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322024492551538765.jpg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人文共祖,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缔造者,“文明之源、姓氏之根、人文始祖”的黄帝形象以及黄帝所代表的“同根同祖同源”的中华文明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河南省黄帝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经成为河南省的文化名片,具有产业开发优势。随着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实施以及“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的塑造,持续推进黄帝文化的产业化开发已经成为带动区域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开发旅游精品线路,促进文化旅游发展

河南省拥有众多关于黄帝文化的历史遗存、传说故事等文旅资源,具有深度开发的价值。在整合相关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开发黄帝文化主题的旅游路线,有助于提升区域知名度和吸引力,通过协同区域优势资源形成新的增长极,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一)开发省内旅游线路

要深入盘点河南省内与黄帝文化相关的文化遗存、传说故事、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等可开发的文旅资源,并结合现有的旅游景点、文化场馆等优势,按照游客需求开发旅游线路。

要围绕不同主题设置旅游路线。通过黄帝文化与文明起源、姓氏起源、文字创制等文化因素的结合设置旅游路线,串联起区域内各个景区、考古遗址、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如联合黄帝故里景区、灵宝铸鼎原遗址群、西平嫘祖故里、河南博物院等开发“黄帝文化与中华文明探源之旅”;联合黄帝故里景区、固始根亲博物馆、淮阳姓氏文化城等开发“拜祖寻根之旅”;联合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博物馆、南乐仓颉故里等开发“文字起源探索之旅”等。通过省内文旅线路的开发,联动省内各地文旅机构和相关行业的共同参与,打造统一文旅市场,擦亮“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促进省内各地文旅业协同发展。

要围绕游客群体设置游览路线。为民俗爱好者开发“传统民俗体验之旅”,包括节日庆典、民俗表演、传统技艺体验等项目;为手工艺爱好者开发“手工艺制作体验之旅”,包含陶艺、剪纸、刺绣、缫丝等传统手工技艺体验;为学生群体开发“青少年游学之旅”,包括举办讲座论坛、文化知识竞赛、互动小游戏等;为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踏春赏花之旅”等。

(二)联动省外其他景区

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共祖”,不仅河南省内分布不少相关文化遗存,省外也有许多关于黄帝文化的遗址和遗迹。如陕西省黄陵县有轩辕庙和黄帝陵等景点,是黄帝的陵寝所在地;甘肃正宁的黄帝冢,有许多与黄帝文化相关的民俗和地名;河北省涿鹿县有黄帝泉、蚩尤寨、涿鹿故城等遗迹,是传说中黄帝战蚩尤的古战场。

通过整理省内、省外关于黄帝文化的文旅资源,可以将多个城市的景点串联起来,围绕不同的主题和不同的游客群体,推出多种文旅线路。比如,可以设置“黄帝圣迹探寻之旅”,依照黄帝的活动轨迹,联动河南新郑、河北涿鹿、陕西黄陵等地的景点及文化机构,并融合各地的民俗、非遗、美食等特色项目,推出“文博游”“亲子游”等多种旅游线路。可以整合各地文旅资源,联合开发线上文旅平台,提供预订、导览、查询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加强线上推广和线下合作,充分链接省内和省外的文旅资源,推进交流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

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带动产业协同发展

“黄帝”是当之无愧的大IP,要发挥黄帝文化的经济带动作用,需要以黄帝文化为核心,创作优质IP内容、打造IP生态、带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为产业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推动内容产业创新发展,构建IP体系

创作以黄帝文化为核心的创世故事。可以与知名网络小说作家合作,创作以黄帝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故事集群,在小说背景中融入新郑具茨山、灵宝铸鼎原等黄帝文化遗址以及创制文字、养蚕缫丝等黄帝文化相关元素,通过系列故事建立黄帝文化 IP 的世界观、故事主线等框架,为后续的产业化开发提供基础支撑。依托黄帝文化的故事集群,将文本转化为游戏、动漫、影视、戏剧等不同形式的内容产品。近年来,以中国神话故事为蓝本的游戏《黑神话:悟空》以及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等通过高水平制作呈现震撼视听效果,促进传统文化高品质传播。借鉴成功案例的经验,通过与优秀游戏、动画制作团队合作,提升内容制作的品质,将黄帝文化这一抽象的文化符号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通过续集、衍生作品等延伸故事线,借助不同载体的接力呈现,打造黄帝文化的IP宇宙,延长黄帝文化IP的生命周期。

(二)发展数字产业,打造IP生态

围绕黄帝文化IP开发数字文创、数字周边,借助数字平台传播,构建IP产业生态。设计与黄帝文化相关的数字文创产品,如结合黄帝文化遗址或黄帝传说故事,设计景区数字门票、数字徽章、原创音乐、短片等;结合与黄帝相关的人物形象设计数字收藏、数字绘画、皮肤、表情包等。以黄帝文化为主题开发应用或小程序,用于数字导览、线上直播、讲座展览等,为用户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借助AR、VR等数字技术开发触摸屏、体感游戏、虚拟漫游等互动装置,借助3D 建模、动态捕捉等技术开发虚拟偶像、沉浸式动画等,提升内容表现力,让黄帝文化具象化呈现,增强游客体验感。数字平台打破地域限制,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形式和渠道,当前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等成为 IP 裂变的核心渠道,黄帝文化借助数字平台的传播有利于降低对传统发行的依赖,助力黄帝文化 IP 跨文化传播。数字文创让 IP 开发从 “内容生产” 转向 “生态共建”,通过技术、传播、商业的三维重构,实现 IP 价值的指数级增长。

(三)加强IP转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黄帝文化的产业化开发过程中,可将黄帝文化与区域优势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如嵩县可以依托当地的蚕桑产业,依据黄帝元妃嫘祖养蚕缫丝的传说,开发蚕丝制品相关的文创品牌,带动当地蚕桑产业的发展。新密、三门峡等地依托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依据《黄帝内经》这一中医瑰宝,打造中医药产业、康养休闲产业。通过黄帝文化与区域内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跨界合作、品牌授权等方式拓展 IP 的应用场景,将黄帝文化IP转化为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产业生态。围绕动漫、游戏IP开发文创产品、综艺节目以及主题展览、主题街区等衍生品,建构黄帝文化的IP宇宙,释放制造业、演艺产业等传统产业的活力。

【来源: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执笔:卢冰  课题组组长:李立新  成员:宋朝丽 郭海荣 秦玉 卢冰 尹松鹏 任梦一 石宕川 张洪艳 刘源 范先立 吴昭岳 乔龙龙】

编辑: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