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过时的红旗渠精神③丨弘扬红旗渠精神 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5-04-01 09:59

编者按: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劈山造渠、跨省调水,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修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时代变迁,渠水长流!在红旗渠总干渠通水6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大河网学术中原推出《永不过时的红旗渠精神》理论策划,通过系列理论文章解码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第三篇《弘扬红旗渠精神 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33.jpg

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我们必须做好青年一代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保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伟业。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红旗渠时强调:“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红旗渠的成功修建,离不开时代青年的拼搏奋斗,离不开有力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这为新时代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鲜活的借鉴。

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重视对青年的思想引领。没有统一的思想就没有统一的行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红旗渠工程是一项史无前例且充满艰险的壮举。在建设初期,青年民工难免出现畏难、退缩、惧怕困难的情况,一度影响了整体士气和建设进度。工地党委组织修渠民工大讨论,讨论后大家思想得到高度统一,一致表示,党指向哪里就干到哪里,头可断、血可流,不修好红旗渠不罢休。同时,为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工地党委紧抓青年民工学习,在红旗渠工地按照工段、住地,健全学习组织,配备学习辅导员,针对修渠民工的不同思想问题组织学习讨论,如通过学习《实践论》《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等文章,提升青年民工的思想觉悟,激发干劲,坚定信心。修渠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并非一蹴而就,必须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思想政治学习机制。工地党委根据实际情况和修渠民工特点,设立了“爱渠日”,每旬逢十以营、连为单位,组织修渠民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修建红旗渠的重大意义等,青年民工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青年一代理想高远、信念坚定,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只有引导广大青年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广大青年坚定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民族复兴伟业,才能确保我们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准确把握青年工作特点。方法用对,事半功倍,要根据青年人的特点,找到正确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红旗渠工地党委按照青年人喜欢的娱乐方式,在各工段配备宣传队伍,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快板、说唱、顺口溜等开展政治宣传活动,共建立了143个宣传队、413个宣传组,有3897个宣传员,随时根据修渠民工的所思所想、所需所困开展政治宣传,做到哪里有民工、哪里就有宣传员。除了做好灵活的宣传工作外,还定期表彰模范人物,对那些先进人物和典型,组织红旗渠全工地学习。红旗渠上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到位,修渠民工精神饱满、干劲充沛,出现了有名的青年小分队,如采桑营出现了“三个小老虎”和“十二姐妹”,青年洞工段300名青年组成的突击队等,这些优秀青年民工成为红旗渠建设的骨干力量。青年人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对实现人生发展有着强烈渴望,做好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握青年工作特点,了解青年成长规律,经常到青年中去,同青年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青年群体正能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正确引导青年成长。

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引导青年担当时代重任。要快速帮助青年成长,在实际工作中帮助青年做好“压担子”和“传、帮、带”工作。红旗渠工程巨大,史无前例,但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青年人必须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26岁的林县县委书记杨贵,来到林县后在日记本上决然写下“头可断,血可流,不建设好林县不罢休”,红旗渠的10年建设也磨炼了一个优秀青年干部的成长。25岁的水利工程师吴祖太,在黄河水利学校毕业后,听说林县缺水、找水、引水的事情,毅然来到林县筹备红旗渠工程设计,红旗渠工程的定线测量和许多棘手技术难题都是吴祖太亲自完成的,他完成了一个水利人的最高使命,却因工程事故牺牲在红旗渠工地上,他的事迹影响感动了林县人民,红旗渠的胜利建成是林县人民对他的最好回应。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工程艰险、石质坚硬,横水公社300名青年挺身而出,勇于担当重任,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苦战,终于把长616米的青年洞打通。这支青年队伍成为红旗渠建设的技术骨干,成为林县水利建设的中坚力量。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代,让广大青年明确奋斗目标,才能确保青年与我们党同向同行,确保新时代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要鼓励青年积极投身人民群众的壮阔实践,在民族复兴征程上勇当先锋、倾情奉献。

红旗渠的建设历程,是一部生动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为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面对未来,我们应继续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青年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积极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实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张利华  单位: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红旗渠精神研究中心 )

编辑: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