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过时的红旗渠精神⑥丨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5-04-02 10:05

编者按: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劈山造渠、跨省调水,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修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时代变迁,渠水长流!在红旗渠总干渠通水6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大河网学术中原推出《永不过时的红旗渠精神》理论策划,通过系列理论文章解码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第六篇《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

6.jpg

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以“誓把河山重安排”的豪情,在太行山腰凿出一条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孕育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激励着一代代中原儿女奋勇前行。新时代新征程,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智慧,将精神血脉转化为澎湃的发展动能,对于推动我省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奋勇争先具有重大意义。

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永葆自主创新劲头,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我们国家再往前发展也要靠自主创新。红旗渠是新中国的两大奇迹之一,闪耀着自主创新的劲头。创新体现在悬崖施工中:山间施工物料运输困难,林县人民大量利用高空自然条件架设空运线,解决了隔河隔山运输的困难。创新体现在逢山凿洞中:钻洞施工场地小,容纳人数少,施工进度慢,林县人民创新摸索出“主攻三角炮”的钻洞方法。创新体现在物资供应中:《引漳入林工程施工方案(草案)》写道,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指挥部就抽调各种技术工人建立起各种工厂,如炸药厂,用硝酸铵掺锯末,制出了很好的炸药,有力保障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当前,我省围绕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发展,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在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在传统产业上高位嫁接。中铁装备攻克主轴承“卡脖子”难题,成功研制出世界上最大直径硬岩掘进机,华为旗下超聚变服务器实现“从零到优”的跃升。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当前我省仍面临创新要素集聚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偏低等挑战,必须拿出“试把河山重安排”的决心破除惯性思维,才能不断攻坚克难,推动河南向创新强省转变。

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提升系统思维能力,激发高水平开放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红旗渠就是一个系统谋划、一体推进的典范。红旗渠配套工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效益,林县人民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形成了以渠带库,以渠带畜,以渠带路等“一渠十带”的框架。1966年5月5日,红旗渠配套工程会议提出,“我们要综合考虑,说一带十,还不仅仅是一带十,卫生、积肥、植树,想不到的变化还会带出来”。红旗渠建设中,林县人民展现出的系统思维至今仍具启示意义。面对国际经贸格局的深刻变化,我们仍需以系统思维破解开放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能合作,协调产业、科技、金融等政策工具,构建 “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深度互动机制。正如红旗渠建设过程中“一渠十带”的综合考虑,新时代开放发展更需要保持系统思维,持续完善开放平台体系,优化营商环境生态,才能真正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带来更多“想不到的变化”。

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坚守为民引水初心,绘就高品质生活新图景。历史上的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十分落后。林县县委立足当地严重缺水这一实际,坚定为民解忧的决心,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重新安排林县河山”,苦战十年,彻底改写了一方百姓长期缺水的苦难历史,让“渠道网山头,清水到处流”的美好图景变成现实。随着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有新需要新要求。孩子的抚养教育,老人的养老服务,年轻人的发展就业……这些朴实的愿望,表达了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是我们要关注的“头等大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近年来,河南坚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让更多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从梦想变为现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更多患者在“家门口”既能看上病、又能看好病……就业、交通、养老等领域同向发力,让人口大省的民生改善既有温度更有精度。

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高效能治理新路径。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红旗渠工程地点多、线长、人员过万,如何有效管理、高效运转是一个大课题。县委从县直机关和公社抽调干部115人成立了红旗渠党委会和总指挥部,健全了各级各类组织机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任务,实现了对修渠工作的统一领导,保证了整个修渠大军高效协同和运转,这一模式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党建引领,需进一步健全党组织在基层社区的覆盖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形成高效能治理新格局。聚焦重点领域,探索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做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提升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乡村振兴中,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快建设平安乡村、法治乡村……一项项基层治理政策的细化完善,是我省面对基层治理“新挑战新形势”的又一时代答卷。

从“战太行”到全省奋勇争先,红旗渠精神已转化为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聚焦“四高四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

(作者:张晶晶  单位: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红旗渠精神研究中心)

编辑: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