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过时的红旗渠精神⑦丨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高效能治理的智慧和力量
编者按: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劈山造渠、跨省调水,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修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时代变迁,渠水长流!在红旗渠总干渠通水6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大河网学术中原推出《永不过时的红旗渠精神》理论策划,通过系列理论文章解码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第七篇《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高效能治理的智慧和力量》——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红旗渠考察时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省委锚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提出“四高四争先”的战略部署,其中高效能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撑,是“四高四争先”的关键环节。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从中汲取高效能治理的智慧和力量,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筑牢坚实支撑、创造良好环境。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治理根基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是我们制度优势的核心内涵。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基层高效能治理,关键在于坚持党建引领,切实强化党对基层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匮乏的物资资源以及艰巨的工程任务,林县县委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全面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在施工过程中,领导干部身先士卒,深入施工现场,与广大修渠群众并肩作战,及时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哪里任务最艰巨、哪里条件最艰苦,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不畏艰险,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成为修渠群众的主心骨和带头人。党员模范的廉洁垂范也是红旗渠精神的重要体现。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党员干部始终坚守廉洁底线,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腐败行为。他们清正廉洁的作风赢得了群众的衷心拥护和信任,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红旗渠工程的顺利实施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坚持发动群众,激发治理活力
群众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主体,充分发动群众,提高群众参与度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红旗渠的成功修建,正是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典范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林县县委一班人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愿望,将修建红旗渠这一造福百姓的伟大工程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广泛宣传发动,让群众深刻认识到修建红旗渠对于改变家乡面貌、摆脱干旱贫困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使他们积极投身到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纷纷自带工具、干粮,义无反顾地奔赴修渠工地,以满腔的热情和顽强的毅力,为修建红旗渠贡献自己的力量。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红旗渠建设取得成功的又一关键因素。在施工过程中,面对诸多技术难题和复杂的地质条件,广大修渠群众在实践中发挥聪明才智,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如 “连环炮”“三角炮”“瓦缸窑炮”等爆破技术、“水鸭子”测平法以及“竖井施工法”等开凿隧洞的方法。这些创新方法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降低了施工难度,为红旗渠的顺利建成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坚持“五同”原则,即干部与群众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这种亲密无间的干群关系,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干群一心、团结协作的良好局面。文化宣传在红旗渠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工地上随处可见“重新安排林县河山”“誓把山河重安排”等标语,时常看到民工休息时坐在一起学习的场景,戏剧快板文艺演出丰富民工生活,通过开展集体学习、文艺演出、宣传标语、榜样宣传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还进一步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使广大群众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为红旗渠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健全制度体系,保障治理效能
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实现高效能治理的重要保障。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工地指挥部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和质量标准,明确了各个施工环节的责任人和施工要求。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查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工程坚决返工重建,确保了每一项工程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同时,还制定了合理的工期安排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了工程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物资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效保障了工程建设所需物资的供应。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调配资源、严格物资审批流程、加强物资保管等措施,确保了每一份物资都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同时,积极开展物资节约活动,鼓励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从点滴做起,节约每一寸钢材、每一袋水泥、每一根绳索,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工程成本。安全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红旗渠水长流,红旗渠精神永在!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旗渠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汲取红旗渠精神蕴藏的智慧力量,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健全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
【作者:常卓航 单位: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 本文系2024年度河南省规划办青年项目“口述史视角下河南红色文化保护与利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