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丨充分发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风向标”作用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5-04-25 10:00

编者按: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大河网学术中原推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理论专栏,持续刊发专家学者理论文章,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心走深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实施的中央八项规定一子破局,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成为新时代标示和改进全党作风的“风向标”。2025年3月12日,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充分发挥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风向标”作用,要求全党依令而行,通过对标对表全面深入查找整治自身问题,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涵养积极正派的优良作风。

成为引领优良党风的“风向标”

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引领党风的“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对全党全社会都具有风向标作用。”党员领导干部处于党和国家的关键岗位,其言行举止往往成为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甚至全党的“风向标”,引领塑造着党内政治生态和政治风气。“关键少数”带头是党加强作风建设的基本经验。延安整风运动率先从高级干部展开,毛泽东要求首先整顿高级领导干部的学风、党风和文风。邓小平为了整顿改革开放之初出现的官僚主义和特权现象,强调:“为了整顿党风,搞好民风,先要从我们高级干部整起。”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郑重承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经验证明,“关键少数”担负的责任重大,一旦犯错误,对党风政风带来的破坏性也很重大。因此,党风廉政建设要从“关键少数”做起,抓好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党风问题

“关键少数”要成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表率。“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员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要带头改进调查研究,用好“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切实践行群众路线,在陪同人员、接待工作、警卫工作方面做好“减法”,在取得实际调查效果方面做好“加法”;要带头精简会议活动以改进会风,精简文件简报以改进文风,秉持务实高效、言之有物的原则精简数量,提升质量,切实消除“文山会海”带来的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现象;要带头规范出访活动,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严格按照工作需要和相关规定安排出访;要带头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精简务实、注重效果,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发表文稿;要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将反“四风”的要求贯穿到自身及家人的具体工作和生活之中。党员领导干部通过深入查找自身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带头搞好学习教育,能够引领全体党员形成风清气正的党风。

成为引领积极社风的“风向标”

党的优良作风是引领社风的“风向标”。在党风与社风的相互关系中,党风具有主导地位。党植根于中国大地,党员来自人民群众,社会上的风气现象会一定程度影响党风政风。然而,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党的作风,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对社会风气有着主导性影响。“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党员领导干部如果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社会就会正气充盈,反之,如果党风政风败坏,社会就会衍生歪风邪气。作为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共产党员不能不自觉地担负起团结全国人民克服各种不良现象的重大责任”。对此,必须充分发挥优秀党员、领导干部、道德模范的“风向标”作用,以优良党风摒弃陈规陋习、引领社会新风气,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向上向善。

营造正气充盈的社风需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巩固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一方面,以优良党风巩固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如果任意发展,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使党失去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因此,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核心价值指向在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党员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等各项工作中都要秉持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原则,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力戒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形式主义、铺张浪费、特权现象等。另一方面,以清廉政风巩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党员领导干部要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格执行,在考察调研等各项活动中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做到干净纯洁,以徙木立信之举昭示清廉政风,以实际行动在持廉守正上作出表率,如此才能确保政商关系实现“亲近”与“清廉”的统一。党员领导干部优良党风政风家风必然会化风成俗、深入人心,在其感染和带动下,最终实现“清气满乾坤”。

成为引领民族复兴的“风向标”

党的优良作风是引领民族复兴的精神旗帜和行动风向标。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大党形象就是国际社会认知中国共产党的最直观感受,是党带领中华民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最鲜明标识。优良的大党形象对于提高中国与各国沟通合作水平,增强党与各国政党的政治互信有着重要意义,能够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道义支持和政治信任。影响大党形象塑造的因素有很多,最核心的是党的作风。一个个具体党员的作风形成了党员形象,而全体党员的形象又汇聚为党的整体形象。国际社会往往通过观察党员作风来标识党的形象,并以此判断党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一带一路”中的基本立场,理解党提出这些重要倡议的行为动因和目标追求。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昭示新时代大党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这种大党形象的形成,根基在国内,核心在优良党风。只有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党风,在国际上树立大党形象才能更有底气、真实可感。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通过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以身作则,带动全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展现出廉洁自律的大党作风、简朴务实的大党精神、执政为民的大党追求,才能最终塑造良好的大党形象。优良党风所昭示的人格力量确证了党始终站在人类进步一边,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一个负责大党大国生机无限、锐意进取的时代形象,通过感染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汇聚起助力民族复兴的浩荡东风,吹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巍巍巨轮乘风破浪、驶向未来!

(作者:祁建朋,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

编辑:冯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