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研究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5-04-27 09:35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激发创新活力的关键力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聚焦细分市场,凭借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的发展路径,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作为经济大省,河南省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对于优化河南省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河南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扶持与引导,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企业数量来看,截至2024年,河南省已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9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4家。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但仍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等现象,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郑州、洛阳、新乡等地凭借其在产业基础、科技资源、人才储备等方面的优势,集聚了大量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效应;而豫南、豫东等地的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区域协同发展有待加强。

从行业分布来看,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多个重点行业。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部分企业专注于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在关键零部件生产、系统集成等方面展现出显著的竞争力;新材料领域的企业在超硬材料、新型合金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产品质量和性能达到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生物医药行业的专精特新企业在中药现代化、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等方面成果突出;食品加工领域的企业则依托河南省丰富的农业资源,在休闲食品、冷链物流等细分领域不断深耕,打造出众多知名品牌。

从创新能力来看,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普遍重视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强度高于全省中小企业平均水平。许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或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开展技术研发活动,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部分企业在细分领域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这些企业在专利申请、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为行业发展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尽管河南省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二、河南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技术创新能力亟待增强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部分专精特新企业在研发投入领域已有所行动,但整体研发实力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一方面,高端创新人才匮乏,企业难以吸引和留住既懂专业技术又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复合型人才,导致企业创新动力和能力受限。另一方面,研发资金短缺问题较为突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较窄,银行贷款门槛较高,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有限,使得企业在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面临资金瓶颈,影响了技术创新的速度和质量。

(二)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增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河南省中小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企业的双重压力。在国内市场,发达地区的企业依靠其技术、品牌和市场渠道的领先优势,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河南省中小企业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和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竞争。此外,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对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和产品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河南省中小企业在市场敏感度、快速应变能力和品牌建设方面还有待提高,部分企业仍然依赖传统的经营模式,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三)产业链协同发展存在障碍

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不够紧密。部分企业之间存在信息壁垒,缺乏高效协作机制,导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衔接不畅,制约产业整体效率的提升。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产业链整合平台和服务体系,不少中小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技术研发等方面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难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削弱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政策支持体系有待完善

尽管河南省已针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企业成长提供有力支持,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仍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部分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政策宣传不到位,导致企业对政策了解不足,无法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此外,政策之间协同性不足,不同部门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冲突或空白,影响政策的整体效果。

三、促进河南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对策 

(一)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研发资金,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创新金融产品,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贷款等,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支持本地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与专精特新产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引进高端创新人才,并给予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

(二)积极应对市场竞争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策略,提高市场响应速度。政府应全力搭建功能完备、高效便捷的市场拓展平台,组织中小企业参加各类国内外展会、经贸洽谈会等活动,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渠道。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河南特色的专精特新品牌,提升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同时,积极推动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三)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

在产业链协同发展方面,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交流。构建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鼓励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增强产业链创新实力。培育壮大产业链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协同发展,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具体来说,可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同时,推进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整合资源,围绕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信息咨询等全方位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产业链协同效率。

(四)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至关重要。政府应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提升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制定具体的政策实施细则,明确政策的适用范围、申报流程和支持标准,确保政策能够精准惠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向企业宣传政策内容,组织政策解读培训活动,增强企业对政策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此外,强化政策协同,建立跨部门的政策协调机制,避免政策之间的冲突和空白,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例如,加强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之间的协同配合,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支持。

河南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对于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河南省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发展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技术创新能力亟待增强、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产业链协同发展障碍和政策支持体系有待完善等诸多挑战。通过采取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加强产业链协同发展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对策,可以有效推动河南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的来说,河南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持续关注和共同努力,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河南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行业的转型升级,仍需持续关注河南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应对策略,确保中小企业能够在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孙晓曦 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数智赋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研究”(编号:SKL-2024-2032)的阶段性成果、河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研究课题“河南省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编号:WJP092)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冯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