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三重意蕴
编者按: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大河网学术中原推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理论专栏,持续刊发专家学者理论文章,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心走深走实。
全国两会闭幕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自201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的又一次整体部署,这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一场走心、走实和走深之举,在根本层面有坚定信念的思想意蕴,在行动层面有落实落细的实践意蕴,在部署层面有久久为功的时代意蕴。
一、坚定信念: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思想意蕴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有着深刻的思想意蕴,因为这是一场致力于坚定信念的走心之举。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坚定理想信念是根本。
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一系列集中学习教育,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引导全党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这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同样围绕的是这个重要目的。对于全体党员来讲,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就是要坚守党性,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中国共产党要干什么,就是要坚守人民立场,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党性先行,这是因为,就党性和党风的关系而言,“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是党员干部的安身立命之本。”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质上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牢记初心和使命,守住内心的理想信念,摒弃私心杂念,从根本上守住拒腐防变的防线。精神上的“钙”就是共产党员心中的“标尺”,只有精神上补足了钙,心中才能有所敬畏,行动才会有边界。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述过《元史》中记载的理学家许衡的故事——炎炎夏日,当行人纷纷摘食路旁的梨子解渴时,许衡未摘。别人问他,此梨无主,为何不摘?许衡回答:“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全体党员干部来讲,“养心”就要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勤掸“思想尘”、常破“心中贼”。对于党员干部来讲,只有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才能真正从根本上筑牢“不想腐”的防线。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致力于打造共产党员心中的标尺,坚定理想信念。
二、落实落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践意蕴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有着切实的实践意蕴,因为这是一场必须落实落细的走实之行。与中央八项规定相配套,党中央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实施细则,《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要对照上述条例和规定进一步落实落细。
2012年,在审议通过八项规定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席话:“就是要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
纵观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中央八项规定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到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实质主要有: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官僚主义;厉行勤俭节约,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廉洁从政,工作作风务实,反对形式主义。对于改进工作作风来讲,八项规定是切入口和动员令,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工作作风层面落实落细,守住小事小节,在思想关、政治关、权力关、政绩关和人情关上层层设防,守好界限,身体力行。
在落实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决不能搞“开会式、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作秀式”学习,而是要扎扎实实地落地。具体表现在,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集中系统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典型和突出问题,既要对享乐奢靡之风露头就打,又要严格防范隐形变异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落细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要仔仔细细地查摆,以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为标准,作对照、列清单、查问题,一体化推进学、查、改,同时,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抓在平常和经常,通过破立并举的方式,在大力破除“四风”问题的基础上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三、久久为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时代意蕴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有着长远的时代意蕴,因为这是一场需要久久为功的走深之行。在二十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为此,要锲而不舍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我们党在作风建设方面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通过全方位的整治,过去老百姓意见很大的一些问题,如领导干部吃喝问题、公车私用等问题被管住了,风气为之一新,不少积重难返的现象也大部分没有了。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应该看到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用“快活三里”的故事做了形象比喻。他说,泰山半腰有段平路叫“快活三里”,登山的人大多喜欢在此歇脚。有经验的挑山工却不在此久留,这是因为,休息时间长了,腿就会“发懒”,再上“十八盘”就更困难了。越到紧要关头,越不能有丝毫松懈。作风建设同样如此,在反对“四风”问题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清醒地指出:“要看到,有一些地方发生了松动,有一些方面还存在盲区死角,一些不良风气出现了反弹回潮。钉钉子嘛,再钉几下,久久为功,化风为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要一刻不停歇,持续推动党的作风建设。
现实层面来看,2024年12月国家监察委员会公布的《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国监察机关共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76.8万件、处分62.8万人。关于作风建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讲的,“任何时候都有手电筒照不到的地方”,同时,“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为此,必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定决心持续抓好作风建设,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绝不能虎头蛇尾。总之,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硬杠杠、铁规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央八项规定不是只管五年、十年,而是要长期坚持。要拿出恒心和韧劲,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要锲而不舍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精神,在常态化长效化上下功夫,驰而不息地推动党的作风建设。
【作者:卢瑞瑞,河南理工大学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源流与语义演变研究”(编号:2023BKS015)、2025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第二个结合’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厚植学生文化自信自强研究”(编号:2025-ZDJH-478)阶段性研究成果 】
编辑: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