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伊尹文化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5-05-22 09:19

伊尹是夏末商初时期人物,是商王朝开国元勋、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毛泽东主席青年时在湖南师范学校读书时在课堂笔记《讲堂录》中曾对其给予高度评价:“伊尹之道德、学问、经济、事功俱全,可法。”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讲话中说道:“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其中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即是对伊尹治国之道的形象概括。可见伊尹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深得后人的尊重。从传统文化角度来看,伊尹所体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文化的标识。河南是伊尹的故乡,有着丰厚的伊尹文化资源,是读懂伊尹,并由此出发读懂中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地。挖掘伊尹文化资源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对于增强河南省的“文化强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系统构建河南伊尹文化资源开发的顶层设计

认真做好河南伊尹文化资源的战略布局,是河南伊尹文化资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一是确立目标、准确定位。将河南省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伊尹文化研究、传承和体验中心,打造全球知名的伊尹文化品牌,让伊尹文化成为河南文化的重要标识。二是全面调研、战略布局。对河南伊尹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调研与评估,在此基础上,以开封杞县、洛阳嵩县、洛阳伊川、商丘虞城等为中心,整合周边相关伊尹文化资源,形成河南伊尹文旅整体布局,推进伊尹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三是政策支持、积极谋划。地方各级有关政府部门要把伊尹文化资源纳入地方发展的大盘子之中,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在工作上予以倾斜,在发展上予以关注。汇聚各方面的力量,为伊尹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二、深入开展河南省伊尹文化资源的系统调查与价值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搭建伊尹研究高端平台,做好伊尹研究工作,是推动伊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一是强化伊尹文化资源研究的有关部门的职责。以河南省名人文化研究会为依托,整合省内的伊尹文化研究会、餐饮协会等有关组织,形成研究合力,强化职责职能,推出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成果。二是整合伊尹研究力量。由“四个一”(一个数据库、一项重大课题、一支研究团队、一种学术期刊)着手推进伊尹研究。依托伊尹文化博物馆建设伊尹文化数据库,为伊尹研究提供必需的文献资料。由河南省名人文化研究会牵头,组织省内外伊尹文化研究专家,形成定期的有可操作价值的研究成果,供各级有关政府参阅。三是促进科研人员与文化创意人员的深度合作,进行面向伊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用性研究。由科研人员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挖掘、提炼伊尹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元素,再由文化创意人员将这些有生命力的元素赋予现代的形式,转化为伊尹IP。

三、精心打造一座地标式的“伊尹家园”

伊尹的故乡在河南,中国美食的根源也在河南(豫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母),如何把二者有效融为一体,共同打造“伊尹家园”,这是为河南省名人文化定位的关键点。一是凸显文化信息的承载性。建议河南省内的伊尹文化资源地形成“伊尹文化联盟”,选择特定的方式精心建造一座地标式的“伊尹家园”。家园分为历史、现代、未来三大主题,历史主题以商王朝为背景,直观地呈现伊尹成长的文化根源。现代主题设置伊尹与现代的对望,以情景剧等形式告慰伊尹,在传统与现代的交错中呈现中国传统、治国文化、饮食美学的变迁。未来主题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借助高科技手段,虚构伊尹在未来时空的生存状态,畅想中国美食文化的远景。二是展示价值认可的广泛性。文化地标所代表的文化以及精神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被赋予的文化意义是一种凝聚的共识,为当下、当地的人们广泛接受,也为外来者接受,能够体现出具有普遍性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伊尹家园”作为价值载体的文化符号,在新时期的河南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能够以“场景再现”的方式,通过现代主题设置伊尹与现代的对望,以情景剧等形式告慰伊尹,在传统与现代的交错中呈现中国传统、治国文化、饮食美学的变迁。三是着力增强“伊尹家园”的吸引性。吸引性最强的是核心吸引物——具有地标性的文化建筑。地标性文化建筑能够使人们一看到它就联想到其所在的城市,就像巴黎埃菲尔铁塔、纽约自由女神、悉尼歌剧院、埃及金字塔、北京天安门等世界上著名的标志性文化建筑一样,成为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名片和象征。“伊尹家园”的地标建筑应明确为伊尹博物馆,继续完善优化伊尹博物馆的文化服务功能,将其打造为“伊尹家园”的核心吸引物。

四、着力推动“伊尹主题游”文旅融合及区域协同发展

“跟着伊尹去旅行”是走近伊尹、读懂伊尹最直观感性的方式,建议将伊尹主题游列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活动的重点项目。一是在创新中培育“伊尹主题游”文旅融合及区域协同发展新势能。推动“伊尹主题游”文旅融合与区域战略衔接,通过将文旅产业发展政策与区域重大战略相衔接、与国家重大文化工程相对接、并以配套消费政策为支撑等途径,推动“伊尹文化和旅游”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实现深度融合。将河南省“伊尹主题游”产业融合发展优势与陕西以及山东伊尹文旅协同发展、中原文化建设、黄河文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深度协同,充分发挥重大区域战略对伊尹文旅融合发展的支撑作用,健全相关政策互通耦合机制。发挥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充分吸纳区域战略发展成果的引领作用,着力提升区域协同带动力。二是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升级改造。完善文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动游客服务设施、智慧管理系统、展陈讲解设施等改造升级进程,推动交通干线衔接工程、“快进慢游”交通设施等项目建设,同步推动智慧化、信息化相关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落地实施。依托伊尹故里建造伊尹文化博物馆,广泛征集伊尹文献及相关文化藏品;扩建改造开封杞县、洛阳伊川、商丘虞城的伊尹故里,将伊尹的治国理念实景化、实体化,提升景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韵味,将伊尹故里打造成集文物收藏、文化交流、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文化圣地。三是着力打造“伊尹主题游”线路。一是“开封杞县伊尹主题游”,将开封杞县的伊尹故里与开封的有关文化遗址串联起来,让游客了解伊尹成长的文化背景及其故乡文化的前世今生;二是“河南伊尹主题游”,将伊尹在河南曾经驻足之地串联起来,让游客在“行走河南”中走近伊尹;三是“全国伊尹主题游”,打破地域壁垒,与伊尹游踪所及的省市联动合作,以伊尹故里为起点,以伊尹墓为终点,以伊尹一生的游历时间为序,打造一条闭环的“商代名相之路”或“中国厨圣之路”文化之旅。

五、积极探索河南省伊尹文化资源的科技赋能

河南省有关方面应借助新一代数字科技来推动伊尹文旅文创的融合发展。一是在内容上,利用AR、VR、裸眼3D等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文旅项目。诸如编导反映伊尹生活经历的一系列全息舞台剧,借助光学影像等增强现实技术与真人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塑造不同时期多样化的伊尹形象,让游客穿越时空与伊尹一起经历商王朝的兴衰,体验伊尹跌宕起伏的心情和伊尹故事中丰富复杂的情感内涵,等等。在旅游服务方面,运用智慧出行、智慧酒店、智慧票务、智慧园区等数字产品,全方位满足游客多元化、智能化、体验化、个性化消费新需求。二是在文创产品开发上,依托河南伊尹相关景区,利用数字技术,探索开发伊尹主题动漫、游戏、数字藏品等文创产品。加大沉浸式、体验式伊尹旅游产品开发力度,通过故事性引入、游戏化互动、社交化分享、网络化宣介等方式,吸引公众了解伊尹文化的丰富性,开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将公众喜欢的伊尹故事以充满正能量的卡通方式呈现出来,提升伊尹的时尚感与亲近感。

六、开拓创新伊尹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目前,河南省伊尹故里宣传伊尹文化成效显著,影响最大的是定期举办的伊尹文化节,而且也善于抓住热点事件宣传伊尹文化,比如中国厨师文化节与伊尹的紧密结合等。这些活动所引发的媒体关注都能借势而为,引起一时的轰动效应。然而,总体看来,这些活动存在内容单调、创意不足的弱点,而且无法实现长期效应。建议构建跨界联动文化传播矩阵,加强全媒体、数字化传播,构建伊尹文化传播长期机制。一是做好伊尹节庆活动,对影响最大的“伊尹文化节”进行升级改造,将“伊尹文化节”升级为包括伊尹研究论坛、伊尹治国理念干部学习竞赛、情景舞台剧、伊尹书画文物展等系列活动的“伊尹文化节”。活动期间开展线上线下互动,利用社交媒体发起“伊尹治国理念诵读”挑战、“中国著名厨师比赛”、制作伊尹生平动画短视频在热门平台投放,扩大伊尹的国内外影响。二是做好伊尹宣传推广,将伊尹文化引入民众日常生活。利用抖音、小红书等制作多种风格的短视频,从政治、社会、战争、文学、文化、艺术等多个角度讲好伊尹故事,重塑伊尹形象。策划热搜冲榜活动,提升网络关注度。吸引更多人打卡伊尹园、点赞伊尹故事、传播伊尹文化。引导专家学者撰写伊尹普及读物,让民众更多了解伊尹的可亲可近的形象。三是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提升伊尹文化的传播力。在推动地方招商工作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举办国际伊尹文化节庆活动、伊尹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展伊尹国际合作项目等促进伊尹文化真正走出去。举办以伊尹文化精神为主题的国际文化节庆活动,邀请国内外文化团体和艺术家进行表演和交流。通过节庆活动展示伊尹的独特魅力,增进国际社会对包括伊尹文化、中原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借鉴纪录片《中国古代名将(100集)——先秦将相·伊尹》、《百家讲坛》(舌尖上的历史(第二部) “厨祖”伊尹)对伊尹的解读方式,探索适合伊尹文化传播的对外话语体系,提炼通俗易懂的概念、话语,从全球视野解读伊尹智慧,向世界展现以伊尹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

【作者:陈智勇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本文系河南省“兴文化工程”课题《名相伊尹研究》(编号2023XWH213)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