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政治忠诚 永葆政治本色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员干部的忠诚问题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总书记要求,“进一步筑牢政治忠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同党中央同心同德,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转化成听党指挥、为党尽责的实际行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互交织、激荡演进,我们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所面对的风险挑战和形势任务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就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忠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铸牢政治忠诚,是百年党史演进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是抓好新时代政治忠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是当前锤炼坚强党性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从纯度、广度、韧度与效度的综合角度,聚焦“纯粹度”“覆盖面”“时间轴”和“度量尺”,把握好铸牢政治忠诚的原则标准,以赤诚之心积极投身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伟大实践中。
一、聚焦“纯粹度”:政治忠诚的要害在“绝对”,必须做到绝对忠诚
“绝对”二字,为新时代政治忠诚标注了毫不动摇、不可妥协的纯度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忠诚不绝对,就等于绝对不忠诚!我们要深刻认识,在数学上,一百减一不会等于零;但在政治忠诚这个问题上,一百减一就会等于零!政治忠诚是掺不得水分、容不得沙子的,是不能打任何折扣、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是不能讲条件、作变通的,要求党员干部立场如磐石般坚定、态度如水晶般澄澈、行动如钢铁般刚毅。在徐海东大将诞辰125周年之际,《解放军报》在2025年7月15日头版发表一篇文章《多想想徐海东的“三问”》。这篇文章讲道,新中国成立后徐海东在休养期间,凡有老战友来探望,他必有“三问”:“政治上犯错误没有?经济上多吃多占没有?生活上和老婆离婚没有?”这触及灵魂的“三问”,就是在强调党员干部必须在政治立场、廉洁纪律、作风建设等综合方面做到绝对忠诚。
新征程上,我们要旗帜鲜明讲政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必须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地贯彻执行,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始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形成同心同德、同行同向、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二、聚焦“覆盖面”:政治忠诚的范围在“全面”,必须做到全面忠诚
“全面”二字,标注了新时代政治忠诚的广度。政治忠诚绝非局部的、片面的,而是系统的、完整的、无死角的全方位坚守。政治忠诚是一个有机联系、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具体内涵包括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其中,忠诚于党,强调的是根本政治要求;忠诚于祖国,强调的是共同精神纽带;忠诚于人民,强调的是鲜明价值立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科学思想引领。
每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既是亿万共产党人当中的一员,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中的一员,必须同时做到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这四个方面是有机统一、根本一致的,不能顾此失彼、左支右绌,应该全面践行、全面发力、全面做到,成为全面忠诚的模范践行者。
三、聚焦“时间轴”:政治忠诚的期限在“永远”,必须做到永远忠诚
“永远”二字,揭示了新时代政治忠诚超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永恒属性。为什么有些党员干部走着走着就走散了、走丢了,甚至走到邪路上去了?这充分说明,政治忠诚绝非一时一事的应景表态,而是融入血脉、铸入党性的终身坚守。这份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科学理论的忠诚,必须经得起历史长河的淘洗,扛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一方面,铸牢政治忠诚,不是一时一事的,不是哪个阶段的,而是贯穿党员干部的全部生命历程和所有工作岗位,不能有丝毫懈怠和放松。2025年7月15日,中船集团七一九所党群部门同志将黄旭华院士生前亲手准备的2356元党费,郑重转交至该所财务资产部。这是一笔承载着无限忠诚的特殊党费,见证了黄旭华同志一辈子忠诚、一生奉献的坚守。另一方面,政治忠诚归根到底属于党性修养的重要范畴,符合党性修养的发展规律,不是与生俱来、自发形成的,也并非随着时间推移、年龄增长、职务提升而自动增强,需要始终锻造和培养。
四、聚焦“度量尺”:政治忠诚的检验在“实践”,必须做到行动忠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检验政治忠诚最权威、最根本的“度量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是具体的、实践的,不是空洞的口号,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表态上,要体现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日常言行上。”政治忠诚绝非空洞的口号、抽象的表态,其成色最终要在扎扎实实的行动、实实在在的成效中得以彰显。
大是大非见忠诚,一言一行有党性。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必须始于足下。如果连本职工作都没做好,不担当不作为,把党组织交给的‘责任田’撂荒了甚至弄丢了,那就根本谈不上‘两个维护’!”黄旭华同志立足科研岗位,隐姓埋名三十多年,终让苍龙遨游四海;焦裕禄同志立足领导岗位,以身作则带领群众与盐碱、风沙、内涝作斗争,终让曾经贫瘠的兰考大地开满希望的梧桐花;张桂梅同志立足教师岗位,倾情于贫困学生的成长进步,终让求学的希望洒满偏远的大山深处。事实证明,伟大梦想从来不是等来的、喊来的,而是拼出来的、干出来的。新征程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种类越来越多,党员干部要牢记“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坚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持实干为要、干字当头,树立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绩观,以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与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忠诚答卷。
(作者:尚方超 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编辑: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