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给我们的启示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5-08-26 09:31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场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彻底洗刷了民族耻辱,赢得了国家独立与尊严,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都必须永远铭记这个日子。80年来,历史的发展波澜壮阔、风风雨雨。纪念这一伟大胜利,对于我们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更好地开创未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给人以诸多思考和启示。

一、洗刷百年耻辱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在中国近代史上,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落后的中国屡遭外国列强侵略和欺凌,对外反抗几无胜绩。从1842年到1906年,中国先后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俄伊犁条约》《拉萨条约》等,且不说大量领土被割走,仅赔款就高达9.7亿两白银,中国之所以积贫积弱这是极为重要的原因。民国初年流行的《七子之歌》,就是说我国被外国列强割让或租借的土地有7块之多,包括台湾及澎湖列岛、香港岛、澳门、九龙半岛南端(九龙司)、威海卫、广州湾、旅大(旅顺和大连)等,它们像祖国母亲被掠去的7个孩子,令人心酸。特别是1931年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野蛮入侵,更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中华民族濒临“亡国灭种”的境地。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民族解放战争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这个胜利一洗百年来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欺凌的耻辱,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催生了广泛的民族觉醒;这一胜利也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广泛尊敬。

二、十四年的中国抗战付出了巨大代价和牺牲

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和东方战场。“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和异常惨烈的战争,它以1939年9月1日德国侵略波兰为起点,先后有61个国家参战,84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被卷入战争,全世界在近6年战争中的伤亡总人数超过1亿,经济损失4万多亿美元。但中国的抗日战争从1931年9月18日就开始了,在历时14年的抗战中,中国人民更是付出了巨大代价和牺牲。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大好河山,屠杀中国军民,强行掠取劳工,蹂躏和摧残妇女,进行细菌战和化学战,制造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灭绝人性的惨案,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遭受了惨重破坏,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在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其中,1938年6月,为阻止日军进犯,蒋介石命令炸开郑州黄河花园口大堤,汹涌黄水一泻千里,河南、安徽、江苏3省44县被淹,391万人外逃,89万人被淹死,经济损失达10.9亿元,而且灾害一直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在抗战期间,河南省的损失巨大,全省111个县有109个都遭到日军铁蹄蹂躏,仅新蔡、沈丘2个县没有沦陷,全省难民及流离失所人数达1453万多人,先后损失粮食866万余石,毁房屋120万间,损失牲畜21.5万头,损失物品、农具7800万件,衣物2900万件,令人痛彻心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悲剧决不能重演。

三、全民抗战、同仇敌忾是胜利之本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之所以饱受战祸之苦,深入了解历史可以发现,在鸦片战争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中国呈现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乱象,这是世界列强尤其是日本军国主义敢于侵略我们的重要原因。这次战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其重要法宝就是中国人民全民抗战、同仇敌忾。首先,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在我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共产党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晋察冀、晋冀豫、苏北、皖北等抗日根据地,通过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战术战法,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正如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所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在于民众之间。”自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总计对敌大小战斗11.5万余次,击毙和杀伤、俘虏敌伪军126万余名,争取投诚反正敌伪军计10万余名,尤其是1940年以后的敌后战场更是牵制了超一半的侵华日军,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同时在正面战场上,中国国民党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配合下,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战斗。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先后组织了一系列重要战役,如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20多次重大战役,既做出了重大牺牲,也歼灭了大量敌军,沉重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嚣张气焰。在整个抗战期间,有上百位国军将领壮烈殉国。

“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烽火,军队与老百姓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前方斗争与后方斗争相结合,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相结合,广大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海外华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以各种方式参加和支援祖国抗战,不少同胞为国捐躯,最终共同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战期间,全球华侨有800多万人以各种形式支援祖国抗战,累计捐款超过33亿元,捐飞机217架、坦克27辆、救护车1000余辆。仅爱国华侨陈嘉庚一个人就捐赠了100架飞机和15亿元款项。为抗击日寇,当时河南省就有189万多人奔赴抗日前线英勇杀敌,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国际合作、相互支持必不可少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中国人民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先后歼灭日军150多万,并组织“远东军”入缅作战,在东南亚也消灭了大量日军,从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同时,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也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为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分不开的。当时,苏联最早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提供了大量物资和支持,并在抗战后期直接出兵中国东北战场,同中国军民一道对日作战,加速了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进程;美国组织“飞虎队”和大量物资援助中国,并冒险开辟驼峰航线,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给予了有力帮助;英国及法国等国家向中国提供了经济援助或军事合作。朝鲜、越南、加拿大、印度、新西兰、波兰、丹麦以及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日本等国的反法西斯战士直接参加了中国抗战,做出了积极贡献。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印度医生柯棣华不远万里来华救死扶伤,法国医生贝熙叶开辟运输药品的自行车“驼峰航线”,德国的拉贝、丹麦的辛德贝格在南京大屠杀中千方百计保护中国难民,英国的林迈可、国际主义战士汉斯·希伯等记者积极报道和宣传中国抗战壮举,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

所以,中国抗战的伟大胜利,既是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并肩战斗的结果。中国人民为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感到骄傲,也为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感到自豪。

五、人类必须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历史告诉我们,一切通过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来实现本国利益的行为,一切把本民族利益凌驾于其他民族利益之上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我们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开创未来。淡忘历史,就会迷失前进方向。当年,日本军国主义曾对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现在,一些日本右翼势力还在掩盖侵略历史,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甚至始终质疑东京审判等等,妄图为当年的侵略者翻案洗白。因此,防止军国主义阴魂复活,既是日本时刻不可松懈的应尽义务,也是中国和亚洲人民不可挑战的坚定意志,决不能开历史的倒车。

珍爱和平,就要弘扬正确的历史观,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始终热爱和平、珍惜和平,把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坚决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胁处理国际争端,坚决反对打着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等幌子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今天,我们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强权、霸权,认为大国应承担起国际义务、履行好大国担当,决不能唯利是图,更不能恃强凌弱,世界各国应秉持“天下一家”理念,超越各种分歧、差异,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呵护好人类唯一可以居住的星球。

开创未来,就必须坚持斗争精神。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体现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是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我党和全国人民是在斗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是富于斗争精神的,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必须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奋勇搏击、迎难而上。无论现在和将来,无论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破坏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和发展权利,破坏中国人民同其他国家人民的交流合作,破坏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毫不动摇,毫不退缩,直至取得胜利。

(作者:王喜成,郑州工商学院特聘教授)

编辑: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