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于东来到李福贵: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5-09-02 09:33

2025年8月6日《人民日报》“暖闻热评”栏目发表评论《“豆腐姑娘”何以打动人心》,相隔不到两周,8月19日《人民日报》“与企业家谈‘新’”栏目推出访谈《用真诚换取信任,用信任赢得市场》,两篇文章的主角都是河南人,一位是新乡卫辉的乡村“卖货女”李福贵,另一位是胖东来商贸集团董事长于东来。李福贵和于东来多方面情况悬殊,一位女士一位男士,一位“90后”一位“60后”,一位小贩一位巨商,但是,两人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感动中国、感动你我的正是这颗真诚的心。

于东来和李福贵身上有一股强大的向上的力量,彰显出中原人坚忍不拔、乐观豁达的生命品格。

于东来出身“草根”,1966年出生在许昌农村,小时候家境贫寒,初中没念完就辍了学;后来卖过冰糕水果,从工厂失过业,干生意赔过很多钱;1998年被黑社会报复,一场纵火把他价值数百万元的存货烧成灰烬,站在人生的低谷里,他想到的不是放弃,而是从头再来,他自信在众人的帮助下一定会东山再起。年轻时候的于东来有过太多的坎坎坷坷、跌跌撞撞,他在困惑中反思、在风雨中奋进、在磨难中成长,他直视人性的弱点,努力改正自身的陋习,逐渐走向觉悟、成熟、纯粹、通透,不断实现事业的成功和影响力的提升。于东来相信中国人独有的才智,注重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决心在做好民族企业的同时,为世界零售业贡献中国智慧。

再看李福贵,她的人生出场实在“不堪其忧”,1996年她生在一个父亲有智力缺陷、母亲生活无法自理的家庭,一个小女孩早早地就担负起家人生活的责任,初中毕业后到新乡市区打工以补贴家用,卖过煎饼馃子,后来在当地乡间卖菜卖豆腐挣钱养家。她热爱生活、热情乐观,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立志逆天改命,她把名字由“亚云”改为“福贵”,寓意“福气满满、富贵平安”。卖货之余,她抓紧点滴时间读书,还在学习英语,她说将来可能会用上。她说“苦难不值得歌颂,但确实能帮助人变得要强”。她就像家乡太行山上的一棵小草一样顽强生长,像一株向日葵一样永远乐观地向阳而生,正如《人民日报》上的评论,“尽管命运降下风霜,但她并未屈服于困境,而是用双手一点一滴装点生活”。

于东来和李福贵的内心都有一种真诚的上善的情怀,闪耀着中原人忠诚仁厚、立人达人的德性光辉。

于东来把胖东来的价值观确定为“扬善戒恶”,善的条目有阳光、自由、尊重、信任、真诚、公平、正义、勇敢、博爱、节制,恶的条目有虚伪、自私、自卑、嫉妒、贪婪、束缚、伤害。于东来有一颗博大的爱心,“爱”字在他演讲、接受访谈时说得最多,“仁者爱人”“兼爱天下”是他品格的最好写照,他的初心是“给老百姓做点事”,他对自己、员工和企业的要求是“坚定向善”“一切你必须得向善”,在行动上不断放大善的能量,不断地“创造财富、播撒文明、分享快乐”。他爱员工,把每一个员工当人看而不是当工具用,让胖东来的员工有尊严、有价值地工作和生活;他爱顾客,一直践行“用真品换真心”的承诺,让品质更放心、价格更实在、服务更贴心;他爱所有的人,多年来他为抗震、抗洪、抗疫等慷慨捐赠、乐此不疲;他甚至付出很大人力物力,帮助永辉超市等多个商家进行调改,用胖东来的理念和经验来激活提升整个行业。他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对‘人’的重视,是我们成功的关键。”“你对员工好,员工对顾客好,顾客对社会好,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企业也会向善向好发展。”

相比于东来的商业成就、社会贡献,李福贵似乎很微不足道,但是,正是她一天天、一件件平平常常的凡人善举,给了无数人最深的感动。李福贵是个心地善良、孝敬长辈、乐于助人、勤快能干的山里姑娘,她在卖货时常把零头抹去,时不时地帮助别人卖菜。她的善心突出体现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她把乡里的老人们当作自己的长辈,在卖货时常给他们多装几块点心,还帮助他们晒麦子、冲洗照片,替独居老人拨通远方子女的电话,用自己挣来的钱带村里的46位老人走出大山、到郑州看“只有河南”……李福贵说“我想成为能照耀到别人的人”,于是,她和她的货车成了一个流动在乡村的“便民服务站”,她把自己活成了一道明亮而又温暖的光。

 因为选择向上,一个人就是“勇者”,他的生命会变得愈加强大;因为选择向善,一个人就是“仁者”,他的事业会得到众多的帮助;二者的结合更能化作个人成长成功的无比巨大的能量。从商是于东来和李福贵的共同职业身份,尽管经营规模有天壤之别,但二位的经营之道惊人相似,用于东来的话说就是“用真诚换取信任,用信任赢得市场”。胖东来以一以贯之的真诚换来了顾客彻彻底底的信任、不离不弃的支持,如今的胖东来成长为中国零售业的标杆企业,被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一家企业带火一座城。当李福贵成为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络明星,当她把人生的一手烂牌打成王炸,当乡亲跟李福贵说“我其实不缺东西,但我就是想来买你点东西,因为我就想和你说说话”,这里就有真诚和信任的力量。于东来和李福贵经营上的成功,在于他们没有停留在“在商言商”的交易逻辑,更没有陷入“无奸不商”的商业歧途,而是展现出了“以心换心”的人性关怀,这是真情对金钱的超越、人本对物本的超越,世俗的商业价值观就是这样被改写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于东来和李福贵是河南人的骄傲,是新时代的仁勇之士,他们展现出了中原儿女向上向善的卓越品格。让我们见贤思齐,从他们身上汲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格力量,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征程中奋进不止、奉献不止。

(作者:郑小九,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河南省伦理学会副会长)

编辑: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