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社会新形态下AIGC作为虚拟意见领袖在舆论引导中的价值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5-10-09 16:29

201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人工智能同社会治理的结合,开发适用于政府服务和决策的人工智能系统,加强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公共需求精准预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人工智能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深度应用,加强生态领域人工智能运用,运用人工智能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要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2025年7月3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以数治数,以技治技,当前AIGC更新迭代与社会化使用将不可避免地对舆论传播情境——媒介生态和最核心要素——公众产生多层面的复杂影响,基于智能社会新形态的视角,AIGC在舆情应对与舆论引导中的价值值得挖掘。从当前社交机器人在国际舆论场上的使用与效果来看,AIGC在舆论场上参与或被塑造成在一定传播情境下的意见领袖既是可能也是可行的。

AIGC对舆论场内容生成与信息传播的影响。在AIGC时代,大数据、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的结合使人们在数字空间无所遁形,通过技术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人们在网上的言论和行为数据,可以提取个人的思想、观点和行为。AIGC影响舆论内容生成流程,在议题策源方面, AIGC具备捕捉热点话题的能力和创设话题的能力;在舆论传播方面, AIGC能够在形成舆论高峰和助推舆论扩散环节进行内容生成;舆论形成方面, AIGC可以在推动受众形成一致性观点和扩大社会热点传播范围环节进行内容生成。同时,AIGC影响舆论传播规律, AIGC介入前后舆情策源和扩散的变化会导致拟态环境规律发生转变, AIGC介入前后公众对舆情事件认知方面会有较大影响,公众的刻板印象有望改观; AIGC介入前后公众对主客观信息的区分度会有明显变化,沉默螺旋的现象可能会减少。

AIGC作为意见领袖价值在国际舆论场初步显现。2024年印度大选期间,一段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跟着孟加拉语流行音乐跳舞的深度伪造视频在网上快速传播,吸引了大量关注。据《印度时报》报道,包括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和国大党在内的印度各政党团队都在使用深度伪造技术,制作相关的深度伪造视频来影响选民,导致拉票视频的真实性难以考证,引发了印度选民的担忧。有研究表明,9%~15%的X平台(原Twitter)活跃账户是社交机器人。相较于传统的网络水军,社交机器人不仅省去了招募水军的时间和资源,还能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传播信息,并进行高频社交网络互动,同时免受人类作息和疲劳的影响,展开全天候、不间断的信息传播。“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但国际舆论中仍不乏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负面声音。部分西方媒体恶意诋毁,炮制出“一带一路”使非洲国家债务增加等新闻,设置出“债务陷阱”论调。网络用户在利用ChatGPT检索信息时,不仅可能关注“一带一路”给共建国家带来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的机遇,也可能关注相应的风险与挑战。反华势力就有可能据此获取关注“一带一路”信息的用户数据,不仅获得用户群体聚焦的问题,还能具体深入地了解每个用户的关注点,为制定更精准的意识形态渗透策略提供数据支撑,进而阻止我国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学者也发现叙利亚战争时期推特上拥有12.5万粉丝数量的社交机器人账号“@sahouraxo”,其影响力几乎达到了与一些持续报道叙利亚战争的BBC记者相当的水平。同时,学者在分析推特涉华议题账号时发现4045个相关账号中共有449个社交机器人账号,这449个社交机器人账号中有157个都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一般情况下AIGC虚拟型意见领袖通过集群行为扩大其在社交网络中的影响力,累积粉丝数量,而在重大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时,AIGC虚拟型意见领袖通常会选择与网络舆情中已有的人类意见领袖协调、配合推动舆论朝着某个特定的方向发展。

AIGC在国内舆论场监测研判中崭露头角。在2025年四川宜宾滑坡灾害中,重庆市垫江周某利用AI生成“男子大笑”虚假帖文,试图蹭热点赚取流量,重庆警方通过部署AI情感分析系统,实时监测到该帖文的负面情绪峰值,并联动官方账号发布现场救援视频,用真实画面化解疑虑。在国内舆情发酵中AIGC生成的内容参与舆情的知识生产,舆情治理机构也借助AIGC在舆情研判方面增加了精准度,能够洞察潜在的网络热点,提前判定可能引发社会关注的事件,从而增强预警功能。对企业舆情来说,AIGC引入舆情风险后效果显著,如某奶茶品牌曾因 “植脂末” 争议陷入舆情,早期人工监测只发现微博、小红书的讨论,却没注意到烘焙爱好者社群里 “奶茶 + 蛋糕搭配会加重肠胃负担” 的关联吐槽,引入 AIGC监测系统后,系统不仅抓取到这部分隐藏信息,还通过语义关联识别出 “植脂末”“肠胃不适”“性价比低” 等关键词的聚类趋势,让品牌提前三天意识到争议可能扩散,及时推出 “纯牛奶版本” 并科普原料,避免了危机升级。同时,政府等治理机构在舆情治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AIGC技术优势,针对突发的舆情事件,借助AIGC抓取互联网上关于该事件的所有内容,并对文本内容进行语义消歧、图谱建构、话题分类、情绪识别、情感分析等。因此,AIGC在舆情治理过程中能够把握关键节点精准研判舆情趋势,为网络舆情监测管控和舆论引导提供了有利时机。

AIGC何以成为虚拟型意见领袖。在传统媒体时代,舆论场的意见领袖主要由报纸广播电视期刊所在的媒体机构和各领域专家来充任;在网络舆情时期,来自公众的草根人物凭借与公众的接近性,自然受到舆论场的青睐进入意见领袖行列,影响着舆论演变。智能社会新形态下AIGC可以以拟人的形态出现,作为智能体结构能够进行充分的知识学习达到在某些领域拥有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抓取社会热点形成自身的知识库,因此在舆论场上AIGC可以拥有人类的意见领袖一样的特质,以专业性和权威度,再借助平台算法赋予的社交媒体场域的影响力,形成较高的活跃度和可信赖度,成为影响公众的意见领袖。

AIGC可以成为虚拟型意见领袖。在舆论引导中意见领袖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各种类型的意见领袖共同发挥价值引导舆论朝健康有序方向发展。在传统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中,知识科普型在舆论引导中的价值比较显著,在互联网带来的舆情应对与舆论引导中话语创设型意见领袖价值比较突出,近年来在各种类型社交媒体上产生演变的舆情中情绪显然是比观点更能激发公众参与的舆情要素,因此情绪供给型的意见领袖往往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关键作用。在智能社会新形态下AIGC可以成为以上的三种类型虚拟意见领袖,在舆情演变的不同时期和舆论引导中发挥不同的价值。

AIGC作为虚拟型意见领袖的价值。AIGC可以独立作为知识科普型虚拟意见领袖,在专业科普领域发挥意见领袖的价值,在重大事件舆情中具有显著的知识科普价值,能够分析重大事件舆情负面走向的原因,并阻止负面舆论扩散。还可独立作为话语创设型虚拟意见领袖,能够分析突发事件舆情的特点及造成的恶性后果,并在突发事件舆情中发挥议程设置价值,助推创设适合舆情态势的话题促使舆论形成。心理学中的“情绪传染理论”指出,负面情绪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速度是正面情绪的3倍。当用户通过UGC(用户生成内容)发布断章取义的片段时,群体极易陷入“集体想象”的漩涡。AIGC亦可独立作为情绪供给型虚拟意见领袖,在公共事件舆情中发挥情绪供给价值,能够分析公共事件舆情中极化情绪传染的作用及其带来的可能负面后果,可识别公众情绪并在恰当的时机提供良性的支持和认同,发挥纾解公众情绪、平息舆情危机的作用,提升舆论场上公众情感价值获得感和社会层面的共情能力。同时,AIGC可以与已有网络舆情中意见领袖有机结合,与传统意见领袖配合,在对传统意见领袖发起话题的转发、评论、推送方面发挥作用;借力传统意见领袖,AIGC与传统意见领袖互动、借助@传统意见领袖的方式增强自身影响力。

【作者:张合斌 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本文系2024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基于AIGC的网络舆情知识生产潜在风险及其敏捷治理研究》(2024BXW013)、2025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AIGC的虚拟型意见领袖价值及其作用机制研究》(2025-ZZJH-3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