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研究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5-11-03 09:32

摘要:海南自由贸易港和粤港澳大湾区是近年来新设立的两大国家级经济区,具有极高的经济战略意义。两大区域海上相隔仅数十公里,文化习俗相近、经济发展互补、海陆交通便利,两者联动发展对于提升整个华南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和促进对外开放具有重大价值。本文将探讨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地区),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按照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粤港澳大湾区是在原有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基础上加入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省为主体发展。1978年之后广东成为改革开放最前沿阵地,1979年深圳和珠海被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设立为经济特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大力度的扶持使广东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连续多年稳居中国省级行政区GDP首位。依托于广东发展主体的珠三角地区,加入早已迈入发达地区的香港和澳门,粤港澳大湾区2022年GDP总量超过13万亿元,粤港澳大湾区不仅经济总量巨大,发展质量同样较高,2021年全区人均GDP达15.2万元,地均GDP超过2.3亿元/平方公里,人均GDP和地均GDP均排在全国各经济区最前列。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海南自由贸易港简称海南自贸港,是国家在海南全岛设立的自由贸易港,位于海南省境内,全省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2018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提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202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同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11个重点园区同步举行挂牌仪式,2021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等。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建有11个重点园区。近年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22年海南GDP总量达6818.22亿元,进出口总额达2009.47亿元,同比增长36.8%,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一片欣欣向荣。

一、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现状

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同为国家级经济区,又同在华南地区,仅以20公里宽的琼州海峡分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以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海南自由贸易港经济以发展进出口贸易和高端服务业为主,两大区域地理位置相邻、文化习俗相近、产业发展互补。近年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在贸易、投资、物流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2016年以来海南省组织开展与广东省经贸往来、企业投资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活动就达36场次,推动两地企业交流合作。2022年1月琼州海峡(海南)轮渡运输有限公司正式运营,这是粤琼港航一体化的重要成果。在琼州海峡的南北两岸,湛江徐闻港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客货滚装码头,海口新海港综合交通枢纽站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港口客滚综合枢纽,徐闻港开通后海南至广东轮渡最短航行距离已缩短至12海里,将极大地促进两地间人流和物流往来。此外广东还加强与海南港口合作,开通集装箱航线7条,拓展水运中转和内外贸同船运输业务,形成两地集装箱运输“天天班”格局。

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方面合作同样频繁,特别是在航空、电力、天然气等方面:南方主网与海南电网500千伏联网的琼州海峡海底电缆二回工程于2019年5月投产送电;湛江市大唐雷州电厂已建成投产,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240万千瓦并将逐渐增加,极大提升了海南用电安全性和可靠性。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动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二、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积极推动联动发展,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虽然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同处华南地区,海上相邻,但两大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量超13万亿元,位居全国各大经济区最前列,而同年海南自由贸易港GDP仅为6818.22亿元,不到粤港澳大湾区的1/10。除了经济总量悬殊,两地在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多项指标上同样存在差距,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均GDP达15.2万元,其中香港和澳门地区的人均GDP均超过3万美元,已达发达国家水平,地均GDP超2.3亿元/平方公里,同期的海南人均GDP仅为6.66万元,同时地均GDP仅为0.19亿元/平方公里,人均GDP、地均GDP、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等指标明显低于粤港澳大湾区。此外在文化、医疗、教育、科技等方面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同样差距巨大,这样会造成两地联动发展政策和规划方面的极不对等,进而妨碍联动发展的顺利进行。

(二)政策和规划缺乏统筹

海南自由贸易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同为国家级经济区,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发展规划和政策,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但这两大政策性文件都没有过多提及两地间的联动发展,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完全没有提及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联动发展,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虽然提及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动发展,但并未单独列出,而是一笔带过,两地对于联动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政策缺乏统筹规划,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问题时有发生。

(三)联动发展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虽然在交通往来方面日渐完善,人员往来日渐密集,但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仍然存在短板,海南和广东两省仅相隔宽度不到30公里的琼州海峡,但至今尚未建立陆路交通,仅依靠轮渡相连,效率明显低于公路和铁路。此外,广东与海南两地的客运和货运航班明显少于其他地区。联动发展的基础首先是地理意义上的连接,但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至今都未能建立起完整的地理连接体系,导致物流成本较高,从而阻碍了两地的联动发展。

三、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对策

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密切联系和频繁往来,两地的联动发展前景无限广阔,要进一步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动发展,最终促进两大区域长远整体发展。

(一)加强政府统筹规划

海南自由贸易港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两大国家级经济区,首先要有统一的联动发展政策和规划,相关政府部门和职能部门应当共同制定针对两大区域联动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将联动发展上升到区域整体发展的高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加强对两地的政策协调和规划引导,特别要推动双方在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定期举行政府高层会议商讨两地的联动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二)以产业协同发展推动联动发展

海南自由贸易港和粤港澳大湾区虽然在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方面差距明显,但在产业发展方面仍然有诸多相似性和互补性,2022年海南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其GDP总量的60%,同期粤港澳大湾区的第三产业占其GDP总量的65.6%,两大经济区的第三产业占比都达到了60%及以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双方在第三产业方面有诸多合作前景。海南和广东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相似,都濒临南海,广东海岸线长达4114.3公里,位居沿海省级行政区首位,海南海岸线长度达1944.35公里,虽然不及广东,但海南岛是中国陆地面积第二大岛屿,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高居沿海省级行政区第一。海南和广东同为海洋大省,双方应共同发展海洋经济,不断加强现代渔业、海洋旅游、可再生能源、港口物流、航运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强化农业合作,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南繁规划,推进广东省南繁基地的稳定、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协同发展需要高效的方式来推动,产业园区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方式。海南和广东两省近年来均大力发展对外贸易,2022年广东进出口总额达8.31万亿元,连续37年稳居全国第一。海南是全国首个全域自贸区,2022年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36.8%,增速位列全国第二。海南和广东两省的最大贸易伙伴都是东盟,双方可以在对东盟的进出口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此外,要有序推进广东·海南特别合作区建设,目前已布局建设多个重点项目,涉及交通、新能源、装备制造、种质资源、园区设施、农产品加工和文旅等方面,总投资近150亿元。

(三)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海南和广东两省虽然隔海相望仅20多公里,但由于两省之间至今未能实现陆路交通相通,只能通过海路和空路进行货物运输和人员往来。目前海南往返广东的空中航班和海上航线仍然较少,要加大力度开通更多的航班和航线。琼海海峡轮渡仍然是目前连接海南自由贸易港和粤港澳大湾区最主要的交通方式,要持续增加轮渡班次,提升现有徐闻港的通行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实地考察,科学论证,积极争取建设琼州海峡的陆路通道,早日实现两地的陆路相连。

(作者:袁博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

参考文献

[1]王鹏,赵天,杨丽.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的策略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20(5):6.

[2]李晓东.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港湾,2021(3):4.

[3]张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物流发展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7):5.

编辑: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