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特点新使命

来源:中原智库网
时间:2017-11-06 10:25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是习近平站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视野、从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和十八大以来5年砥砺奋进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发展大局作出的科学判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对我国未来发展影响深远。

  一、新时代科学内涵丰富

  1.科学内涵

  习近平强调,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五个时代”,科学内涵丰富,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与进一步努力奋斗的切入点,为我们明确了未来前进的方向。不仅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具有明确的历史节点,更具有国际视野和大国担当,为我们国家进一步开放发展拓展了国际空间。这“五个时代”,回答了我们要走什么样的道路?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要为世界作出什么样的贡献?逻辑思维严密,历史感强烈,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但又通俗易懂,很容易使人一目了然。

  2.重大意义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这三个“意味着”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国近代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意义、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方面的重大意义和在全球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应用意义,在实践层面凸显中国迈向强起来的历史趋势,特别鼓舞人心,具有凝聚民族意志、再创发展辉煌的内在动力作用;在理论高度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用中国共产党领导13亿多人民发展的优异业绩展示出我们的理论自信。实践与理论的深度结合,完美诠释了一种新的现代化的国家模式。

  3.理论属性

  从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到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判断,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应对了“新理论”的创新。过去五年,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当今中国实践基础上上最大的理论创新,明确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历史性课题。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与新特点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在习近平十九大报告的3.2万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发展,一共出现232次。因此,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放在内心深处最为关心的仍然是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全新的提法,标志着我们未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任务出现重大变化。无论是从理论上理清这种转化,还是从实践上探索适应这种转化的政策架构与应对之策,都面临异常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艰苦的探索。习近平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这种转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变化,意味着工作方针和政府政策的变化,意味着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的变化。当然,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继续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通过发展为广大人民创造越来越多的美好生活需要。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特点

  习近平同志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要深刻学习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初步分析,这种转化有四个方面的新特点。第一,从总量不足到结构性不平衡不充分。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国民经济发展最大的问题是总量不足,短缺经济学曾经是研究的热点。经过30多年持续高速发展之后,我们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GDP总量达到11.2万亿美元,人均GDP达到8000多美元,加上精准扶贫成效显著,全社会贫困人口占比较小,从而使大多数居民可以达到温饱无忧,确实创造了发展中大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的奇迹。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不再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实际上就是社会供给结构与新的社会需求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现在遇到类似“五一”或者“国庆”长假,所有大小景区人山人海,就是最典型的反映。因此,当中国老百姓逐渐富起来并迈向强起来的过程中,如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改善社会供给结构,满足越来越多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更多老百姓增加获得感与幸福感是未来发展的热点。第二,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艰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所以,下一步经济发展必须以创新驱动,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第三,从物质保障到人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更高阶段。现在中国已经摆脱了积贫积弱的状态,老百姓除了满足吃喝玩乐的物质基础,还希望更多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更多地为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贡献力量,也更加重视社会安全和环境保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为此,未来除了继续坚定不移推动生产力发展,我们还需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第四,从做大蛋糕到分好蛋糕。过去,在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解决人民群众基本的温饱问题关键是快速发展生产力,做大经济蛋糕。而当经济发展到大部分居民不用为温饱发愁时,如何公平地分配蛋糕日益成为社会层面的主要问题。当前,由于收入分配法规不完善,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新时代的工作重心就是努力实现平衡式发展,以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和睦与团结。

  三、新使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1.新使命任重道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习近平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始终不渝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需要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协同支撑。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为一个全世界集中优秀分子最多的大党,必须始终不渝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够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新时代党的建设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四.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中国共产党面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使命。“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铿锵有力,成为新时代的新标志;“打铁必须自身硬”,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哲学原理,充满了时代自信;以“八个明确”为核心要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东方大地应运而生,成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新思想孕育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气象催生新作为,新作为成就新事业。让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我们辛勤的汗水与智慧,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书写新辉煌,成就历史伟业;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展示新形象,引领新发展。我们坚信,在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大地上,只要有坚强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顺利实现。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