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贯彻落实这一战略部署,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实现文化新发展、创造文化新辉煌。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文化发展的灵魂,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本质属性和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最核心的就是如何坚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保持文化的民族独立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强调“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必须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等等,都深刻强调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极端重要意义。
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为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为广大人民实现解放、谋求幸福、追求理想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并确立指导地位,是经历了长期的实践检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文化的选择。鸦片战争以后,各种思潮,如改良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唯意志论、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都先后在我国流行过、尝试过,但它们最终都成了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只有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深深扎根,引领和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引领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从繁荣走向新的繁荣。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人民民主的政权性质,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在意识形态领域、在文化建设领域,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本质要求。当前,多样化社会思潮还十分活跃,西方敌对势力对我渗透加剧,世界范围内的制度博弈和价值观较量还非常激烈。在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上,还有很多错误的思想和思潮。比如,有的认为多元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应该放弃一元化观念,有人提出应该消解废除“国家意识形态”,宣布“马克思主义只是诸多学说中的一种”,还有人把马克思主义分割为所谓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想方法和社会科学有它的地位”。凡此种种,都是错误的、有害的,目的就是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动摇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此,我们必须头脑清醒,不能有丝毫动摇,否则就会犯根本性的错误。必须强调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文化发展繁荣。
第二,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对一个政党来说,为谁立命、为谁谋利始终是一个根本性、方向性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就明确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文艺要与群众相结合,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宣传教育工作就是要让群众知道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深刻鲜明回答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二为方向”,根本的就是坚持正确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做到既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又增强精神力量,推动社会发展。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产品创作生产领域在这个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人们反映强烈的问题。比如,有的社会责任意识淡漠,为了博收视率、点击率、发行量,迎合低级趣味,是非不分、善恶不分,以丑为美、以怪为美;有的脱离大众、脱离现实,热衷于“为艺术而艺术”。凡此种种,都是看不清、摆不正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没有正确处理“二为”关系的结果。实际上,广大老百姓还是渴望美好、追求善良、向往崇高的,那些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的优秀作品,是能够既叫好又叫座的,比如今年以来的《人民的名义》《战狼2》,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精神创造和思想解放的内在要求。没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作氛围,就难以形成生动活泼、春色满园的景象;没有解放思想、民主和谐的创作环境,就难以形成精品涌流、繁荣兴盛的学术土壤。我们党历来提倡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知识创新,提倡不同观点、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鼓励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文化创新精神竞相迸发、持续涌流。正是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我国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社科、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繁荣兴盛,各类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日益丰富。
但是,自由不能任性,创新不能踩线。我们讲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并不是无原则的尊重、无底线的包容,必须辨析主流与支流、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对那些错误的东西、腐朽的东西、落后的东西一定要坚决打击,决不能让其滋生蔓延,危害社会文化环境,危害青年一代的成长。实际上,西方国家对言论、出版自由的限制也是十分严格的,有着一套周密的制度体系。前不久美国特拉华大学一个名叫凯瑟琳·德特惠的教授说“死在朝鲜的美国青年奥托瓦母比尔是自作自受”,引起舆论哗然。为此,特拉华大学立即宣布不再与该教授续签工作合同。由此可见,自由从来就是有边界的。尤其要看到,在自由这个问题上,西方国家从来都是坚持双重标准。比如,对塞尔维亚的科索沃,即使没有公投,他们也急忙承认其独立并为之发动对一个主权国家的军事打击,而对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独立公投,他们却坚决反对,绝不承认。比如,西方国家一向标榜自己崇尚新闻和言论自由,但却对常常发出不同声音的俄罗斯媒体“今日俄罗斯”坚决抵制,甚至冻结它在欧洲的银行账户。由此可以看出,凡是对他们政治利益有利的,对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有利的,就是“自由”的;反之,就不能“自由”。
第四,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所在,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传承和借鉴外来,更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世界形势越是风云激荡,思想领域越是交融交锋、经济社会越是发展变化,越需要我们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时代内涵、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坚持扬弃继承,突出实践标准,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使之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有利于培养时代精神和时代新人的文化,决不能食古不化。比如“忠”,传统文化中它不仅被看作是个人的修身之要,而且被定为“天下之纪纲”“义理之所归”,对一个人的评价,常常看是否“忠”,忠臣则名垂青史,奸臣则遗臭万年。但这个“忠”,在封建时代,具有浓厚的人身依附色彩。今天我们也讲“忠”,但讲的是忠诚,就是要忠于信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比如“孝”,儒家讲“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最具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但是,封建社会的“父为子纲”“丁忧三年”“无后为大”等“愚孝”思想,显然不适应于当今社会的发展。今天我们同样讲“孝”,关键是真诚地关心关怀父母、长辈的所思所想、所虑所求,真正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所以,对传统文化,必须持扬弃态度,坚持继承合理内核,不断充实新的内涵。赋予新的表现形式,就是要大力推动体裁、题材、形式、方法、手段、业态创新,让“藏在深闺人未知”的丰富多彩的文物、镌刻在大地上的历史遗产、蕴藏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比如近年来,我们根植中原沃土,与时俱进,把传统文化要素与现代表现手段结合起来,推出了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千回大宋》、电视节目《汉字英雄》等,就受到了广泛欢迎,展示了中原文化的无穷魅力。在这方面,中央媒体和一些地方媒体也有很多精品力作。像近期正在热播的《国家宝藏》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节目固有思路,采用情景剧的方式和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讲叙方式,“演活了”文物背后的故事,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前社会上传统文化不断升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苗头性倾向。比如功利化,有的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举办高额收费的“国学总裁班”“国学少儿班”赚钱营利;比如庸俗化,有的恶搞戏说历史,大肆解构历史名人,任意颠覆文化常识,扭曲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比如简单化,有的按古人的行为方式行事,主张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成天穿汉服、行拱手跪拜礼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片面理解、机械照搬的原因,也有制造噱头、吸引眼球的因素,要引起足够重视,深入细致地加以解决。
(作者张彩红为中原大地传媒公司出版与国际合作部副主任)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