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历程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19-11-27 22:34

  摘 要: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曲折中发展,在改革中完善,积累了宝贵的建设经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历史进程进行梳理,有助于完善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建设和发展与我国近代革命历史、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联系紧密,故而,本文以新中国以来中共中央、教育部、社科司等相关部门发布的文件作为主要线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程进行回顾,以实证视角对建国70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力求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中国7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演进

  一、 改革开放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历史嬗变

  受美苏争霸等特殊历史环境影响,改革开放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目标都定位于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建立革命人生观上,此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集中于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设置调整较大,总体呈三个发展阶段。

  (一)初建时期(1949-1955)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根据新民主主义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的需要,在总结了革命老区建设革命型大学等斗争经验基础上,借鉴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创建了新中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新中国成立之初,本着“逐步地建立革命的人生观”的目标,“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课程”,党中央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改革,对课程设置做出调整。1952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取消了训导制度和国民党时期“党义”“军事训练”等课程,设置“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为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1953年,为了深入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同时使高校青年学生深入地理解中国革命的基本历史、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将“新民主主义论”调整为“中国革命史”,此外还增设了“马列主义基础”。

  (二)探索时期(1956-1966)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优秀人才的现实需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1956年9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旨在适应新形势,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类人才。新的方案对 “54方案”规定的课程门数、课程学时和讲授次序进行了修改,明确指出 “马列主义基础”和“中国革命史”为所有专业必修课,“政治经济学”和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两门课为除某些特定专业外的必修课。至此,史称“旧四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雏形基本建立。

  随后受大跃进影响,1956年《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应走上正轨的设计未能实现。1957 年 2 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明确指出“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要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做出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需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1957 年 12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指示》,规定在全国高等学校各个年级普遍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以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教材,同时阅读一些必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党的文献和其他文件。故而1957 至 1960 年,以学习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主,辅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和文献的社会主义教育课取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演变为政治化教育。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升级,受极端恶劣的国际环境影响,也为了提高学生反对修正主义的意识和能力,196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意见》,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在于:对青年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同现代修正主义、资产阶级思想和其他反动思想的影响作斗争。(脚注)《意见》决定文科专业统一学习 “中共党史”“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哲学”等课程,理工科专业学习“中共党史”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概论”课程,开设 “形势与任务”课程作为共同必修课,主要讲解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的任务、方针、政策,史称 “61 方案”。

  (三)停滞时期(1966-1976)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 爆发,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遭遇重大挫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陷入停滞状态。遵照毛泽东的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的教导,1966到1976年间的思想政治培养目标为:“培养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忠于毛泽东思想、无限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有文化科学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劳动者。”根据这一目标,普通高校设置以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著作和所谓革命大批判的文章、社论作为教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业务课;以备战卫国为内容的军事体育课;文、理、工各科都要参加生产劳动。1971 年 4 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教育革命,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遗憾的是此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更多是强调“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针的教育”,进一步确立毛泽东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为教育目的,反对修正主义的教育路线。受严重的左倾思想影响,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心错误地放在反对修正主义上,而未能抓住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好机遇,其后甚至被“四人帮”投机利用,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以致难以发挥其对青年一代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重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建设发展亦陷入停滞阶段。

  二、 改革开放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历程

  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高考制度恢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重新走上正轨,重回“61”方案的课程设置。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即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头脑,对学生进行现代科学教育,培养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优秀人才。这一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随时代任务而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建设在改进中完善。

  (一)拨乱反正时期(1978-1984)

  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征求意见稿)》,《意见》肯定了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取得的成绩,同时规划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方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方面,《意见》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即“在于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理论教育,武装学生的头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方面,《意见》提出,全国高校的马列主义理论课程应开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党史”三门课。另外,除该三门所有高等院校共同开设课程之外,理工农医专业还开设“自然辩证法”课程,文科院校开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课程;《意见》还对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新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队伍的建设、领导体制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1982 年 10 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品德课程的通知》,对共产主义品德课的教学实施、教学大纲及教学参考材料编写等问题作了详细规定。 1984 年9月,中宣部、教育部再次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规定》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行动指南,是培养学生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的理论基础。把马列主义理论课作为必修课,是社会主义大学区别于资本主义大学的重要标志。”《规定》强调:“为了增强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现实性,现在着手准备在全国高等院校增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课程”。《规定》还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诸如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问题作了专门规定。与此同时,教育部还印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提出应在高校增开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自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两课”初具雏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投入启动。

  (二)走上正轨时期(1985-1995)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也蜂拥而入,西方的价值观念和各种腐朽思想对我国大学教育造成严重冲击。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坚定社会主义理想,适应改革开放大环境,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其实效,中共中央于1985年 8 月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文件。该文件明确了新时期不同层次学校(从小学到研究生阶段)马克思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1986 年3月,国家教委(今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的意见》。明确了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方案,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随后,1986年7月《关于对高等学校学生深入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1986年9月《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1987年10月,《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的发布,思想政治理论课逐渐成型,除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基础课外,又新规定了思想教育课程由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等五部分课程组成。

  1993年6月,国家教委思政司召开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座谈会”。会议将“思想教育课”的名称改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并提出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对课程进行“改革”,将原有的“大学生思想修养”和“人生哲理”两门课合并调整为“思想道德修养”课,作为必修课,且第一次把思想政治教育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并提,共同被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1995 年 11 月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国普通高等院校德育大纲(试行)》。《大纲》规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应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革命史论”;思想品德课应设置“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另外文科类专业应开设“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此前国家教委于1995年10月下发的《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后来就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统称为“两课”。还对“两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两课”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以及“两课”教学的领导与管理作出了详细规定,提出要把“两课”教学的状况作为评估学校工作和各级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条件,作为学校办学水平和“211 工程”评估的标准之一。“95”方案对思想品德课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一时期,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历史上影响较大的“85”方案,和对思想品德课推动较大的“9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基本成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日益贴近改革开放环境下学生生活实际;思想政治教学学科建设正式启动,进入发展阶段。

  (三)稳步发展时期(1998-2012)

  1998年6月,《<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的通知》,在继承“85”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了“两课”的课程设置,基于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整体性和学生认识发展规律,将课程设置为:(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层面: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3)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分析法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品德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

  进入新世纪,“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形成,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狂潮致使互联网在中国大地兴起,各种新鲜思想交汇杂糅。2001年7月,《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提出要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2003年2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各门课程结合,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98”方案是对“85”方案的继承和调整,此次调整,立足于改革开放深入推行的历史时期,课程调整的三个方面形成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之间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逻辑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得到较大发展。

  2004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意见》从九个方面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意见,着重强调了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和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2005 年2月 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05”方案),将“两课”改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为选修课)。文件还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著、师资队伍培养、学科建设等多方面内容进行规定。2005年12月,《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实现了“05”方案中关于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亦被纳入学科建设进程,有了学术上的依托。

  随后教育部连续下发多部文件,针对“05”方案的落实,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予以引导、支持:2006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管理、规范教材使用的通知》、2006年4月《关于全国普通高校从2006级学生开始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通知》、2007年4月《关于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的意见》、2008年3月《关于重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出版、使用要求的通知》、《关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招生工作的通知》、2008年4月《关于增设“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通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处于蓬勃发展时期。

  2010年8月,《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加强针对高层次人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促进高校在培养专业化尖端人才的同时,注意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意识与现代化强国建设者的担当。文件提出:(1)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开设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是在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背景下,分专题研究和介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深化和拓展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开设选修课“自然辩证法概论”,以培养硕士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培养硕士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帮助硕士生掌握学习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方法。(2)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开设必修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主要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入分析当代世界重大社会问题和国际经济政治热点问题、当代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和科技社会问题、当代重大社会思潮和理论热点等,帮助博士生进一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设选修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帮助博士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化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掌握。

  2011年1月《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提供重要引导。2012年1月,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重点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应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高职高专类专业不少于50%,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少于半年;强调各高校要把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大调整大变革的不断深入,国际环境愈发复杂多变。国际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持续增大。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世界经济动能放缓,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尚未实现重大突破的前提下,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已经达到甚至超越其潜在增长率,相对强劲增长率往往伴随通胀率的显著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下行风险逐步加大。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共享经济发展,伴随电商网络平台、自媒体等新型经济元素的注入,中国经济进入相对稳定的改革调节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法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进入关键时期。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相关工作投入了极大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到创新发展的新时期。呈现出如下特征:(1)功能定位方面,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核心课程到关键课程的立德树人核心地位。(2)内容规划方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3)机制建设方面,建设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课体系,构建各学科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发力的育人机制。(4)方法手段方面,推进互联网技术方法、实践教学手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

  (一)创新功能定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适应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态势,关乎民族凝聚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意识形态教育等上升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点领域,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核心的新定位得到确立。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分七个部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给予指导:(1)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2)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3)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4)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5)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6)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7)切实加强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

  2015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明确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2018年4月,教育部颁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再次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

  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本次会议,会上总书记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谈到了党中央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还就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殷切期待,重申各高校要继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增强其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此次会议,极大鼓舞了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热情,着重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推进作用。同年4月18日,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的通知,对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讲话精神予以落实。同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再次重申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9年9月2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作用,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培育一批优质教学资源,打造一大批内容准确、思想深刻、形式活泼的优质示范课堂。

  (二)创新内容规划

  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创新,必须贴近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实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进”工作。2015年1月19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年7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2017年2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切实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师生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017年9月,《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 年本)》以“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引导师生建设良好的政治文化,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建设的标准做出明确要求。2018年4月教育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发布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三)创新机制建设

  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机制创新同样要围绕整体性进行,这既包括各个教学阶段的衔接,也包括各类课程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1. “大中小”阶段一体化

  2015年7月30日《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首次提出要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工作,探索建立本硕博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同年8月14日,《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在保持思政课必修课程设置相对稳定基础上,结合大中小学各学段特点构建形成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与此同时,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构建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2019年9月2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落实到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学科教学体系上;将教学阶段的一体化建设落实到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中。

  2.“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谈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8年4月12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要求落实高校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第九条提出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过程中,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2019年8月14日,《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在“大中小”一体化基础上,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9月2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完善高校思政课建设格局。积极建设“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通过推动思政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统筹;加强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建设,推动向民办高校选派思政课教师,或组建专门讲师团、教授团承担相关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任务;建立家庭参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工作机制等具体途径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构筑落到实处。

  (四)创新方法手段

  大数据、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促进了社会思潮多元化发展,造就了社会主义文化多元共享。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扩大了大学生社会参与领域,拓宽了社会参与渠道,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与途径。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发展,应抓住信息化机遇,探索“互联网+”的教育方法,贴近青年学生实际,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的最大增量。同时拓展实践教学手段,要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

  2015年9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的实践教学、落实学分(本科2学分,专科1学分)、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实践教学覆盖全体学生,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2017年2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强调要贴近师生思想实际,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2018年4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再次强调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同年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提到,应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互联网+”大赛引领推动作用,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强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重塑教育教学形态。加快形成多元协同、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服务及时的高等教育云服务体系,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需求的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智慧校园。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推动形成“互联网+高等教育”新形态,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变轨超车”。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谈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2019年8月,《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将思政课学习实践情况等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探索记入本人档案,作为学生评奖评优重要标准。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同年9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强调,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统筹起来,抓好环境创优,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已在中国大地传承了70个春秋,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脊梁,支撑着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今天的强起来。70年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曲折中发展,在探索中完善,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广大思政课教师的辛勤奋斗。改革发展至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呈现出继承、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教学内容随时代变化而与时俱进,教学手段因科技进步而日益现代化。当前世界形势风云诡谲、变化莫测,国内政治体制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在种种问题面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是任重而道远,必须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结合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为培养出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著作选读:下[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6.

  [3]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 01) .

  [4]秦宣.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沿革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23-32.

  [5]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化及其基本特点[J].思想理论教育,2007(07):95.

  [6]魏佳.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74-82.

  [7]霍畅.改革开放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概述[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4):102-107.

  [8]丁军,刘爱军. 新中国 60 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基本经验[J].高校理论战线,2009(10):39-42.

  [9]佘双好.思想政治理论变化发展的晴雨表: 新中国六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展轨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0):9-16.

  [10]江芳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调整的历史考察[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04):76-80.

  (作者张 梅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魏志杰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基金项目“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年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18ZXZD14)】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