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图书馆“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功能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19-12-16 11:34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图书馆8位老专家的回信在全国图书馆业界和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家图书馆、地方图书馆、专业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馆长、专家、馆员,以及学界从不同视角阐发对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理解和感受,深刻领会总书记回信精神。在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图书馆“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这一战略性论断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一、图书馆始终是人类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

  文字的出现被认为是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文献是以文字、图像为记录符号的人类交流思想与情感的工具。三千年多前,古代中国殷商时期便出现了陶文、玉石文、金文、甲骨文等文献,至商代晚期,这些文字中甲骨文最为丰富,且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记录符号。

  随着生产活动复杂化、高级化的发展,文献的数量和种类日益增长,需要有专门机构管理文献。这种专门机构即为图书馆。

  考古发现,在古文明国家中,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等都有图书馆存在。19世纪晚期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了大量甲骨文,从其数量和序化程度看,可以大体认为这是殷商时期的图书馆和档案馆的馆藏。即使是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周朝国家图书馆——藏室计起,我国图书馆发展史也有三千年左右。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和统治阶级垄断知识、禁锢进步思想的需要,在人类古代,图书馆为皇宫所建,兼具有档案馆的功能。在漫长的图书馆发展史中,中外古代图书馆始终对社会是封闭的,利用图书馆是皇帝、王室成员、贵族、官僚等阶层的特权,一般社会民众则没有权利利用图书馆的藏书。在中世纪欧洲和封建社会的中国,也有家族图书馆,但使用范围仅限于家族成员,其他社会成员难有机会阅览其中的藏书。

  从世界范围看,自近代工业革命开始,图书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从古代图书馆发展到近代图书馆。近代图书馆已经向全社会开放,成为社会大众获取知识信息的公共机构。至此,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图书馆事业进入兴旺发达的历史阶段。

  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我国封建社会的藏书楼到近代意义上的图书馆的过渡具有与西方不同的发展进程。鸦片战争后,西方图书馆思想越来越多地传入中国。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图书馆活动为我国了解西方图书馆思想提供了现实基础,洋务派和维新派对西方图书馆翻译介绍、倡导,以及创办图书馆的实践活动,则让国人更为深入地了解到西方图书馆平等、开放的理念。19世纪末、20世纪是我国近代图书馆创办时期,中国国家图书馆、一些省级公共图书馆都创立于这一时期。由于战争、经济、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缓慢。

  纵观图书馆发展史,从文字到文献,从文献到图书馆形成,从古代图书馆到近代图书馆,直至现代图书馆,这是图书馆发展的历史逻辑,是图书馆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也是从服务少数人到服务社会大众的蜕变过程,更是图书馆功能从少到多和文化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从产生的历史条件和自身内涵与特征看,文字和文献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作为文献典藏和服务社会的知识信息机构,图书馆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早期的图书馆功能较为单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主导性功能,服务社会的功能较弱。

  二、我国现代图书馆的文化特征

  1949年到1957年,我国图书馆事业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图书馆事业的转变,一方面接管和整理了民国时期的公共图书馆,一方面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建设了新图书馆和建立了图书馆藏书体系。至此,我国图书馆事业开始迈入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指导思想,各类系统图书馆体系得以建立,图书馆网络不断完善,图书馆各类业务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这一时期,一方面,我国现代图书馆保存和继承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记录与见证了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保障;另一方面,现代图书馆担负着收集、保存近代以来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文献的重要历史使命,现存有大量的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典籍。它们无疑真实再现了我国近代以来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为我国图书馆馆藏和图书馆事业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现代图书馆通过多元化的服务内容与形式,向社会大众广泛传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因此,图书馆不仅是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来源,也是文化传播,“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机构。

  图书馆的文化功能是馆藏文献和图书馆固有价值的体现。文献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记录,是人类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的载体,可以将人类文明成果与长期以来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化价值观进行纵向的历史继承和横向的空间传播,这就克服了口耳相传不能在不同时间和地点传播知识信息的缺陷,同时显现了文献在传播知识信息数量方面的优势,亦克服了私人藏书存续时间较短和规模小的问题。现代图书馆是收集、保存、提供文献信息的服务机构,坚持平等、开放、公益、免费的基本原则,将读者与文献联系起来,承担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的职责,既要做到文献的有用性,也要准确了解读者的文献需求,以实现文献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价值。

  文献价值的多元属性由文献的知识内容决定。总体而言,文献反映了人类自然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客观物质世界的知识体系,反映了各个历史阶段的人类关于自然、社会、生命、文化、哲学、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研等方面的价值追求。图书馆选择和传递的文献资源,代表了图书馆所处社会时代的价值观,适应了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了社会进步。

  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与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依赖馆藏资源和服务功能,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体系,既是对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与弘扬,也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的总结和归纳。图书馆文献资源丰富,尤其是古籍及其善本较为全面地记载和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是图书馆长久以来履行保存传统文化职责的成果。新中国成立后,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文献收藏于图书馆,这些文献真实地记录了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事业探索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史实和成就。他们正是文化自信的客观基础,为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基础,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来源,为知识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文献支撑,这也是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存在与发展的基石,是其文化价值实现的依托。

  因此,我国现代图书馆具有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多重文化内涵,这正是说明了现代图书馆是文化自信的源泉。

  三、图书馆的文化功能:“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

  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图书馆承担的弘扬优秀文化的使命和责任日益突显。

  改革开放后,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读者知识信息需求与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催生了我国图书馆事业建国后发展的新高峰,图书馆数量增加,建筑设施日趋完善,读者群体壮大,服务方式多样化,图书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图书馆形态,图书馆的复合化、数字化、智慧化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多样化、便捷化、智能化、知识化的服务方式与内容,大大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图书馆的认知,拓展和彰显了图书馆的文化功能。

  2018年1月1日,我国《公共图书馆法》开始实施,在第一条明确规定该法宗旨为“为了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发挥公共图书馆功能,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传承人类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其中关于“传承人类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规定是党的文化自信理论在图书馆事业领域的指导和实践,表明了党的文化自信理论的成熟与稳定,标志着我国图书馆事业具有鲜明的坚定文化自信的法定职能,“坚定文化自信”成为图书馆事业实践的法律义务,成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指引,为图书馆事业的政治使命、文化使命、社会使命、历史使命担当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一规定对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也规定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第一位置的图书馆具有“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时代使命。这是从公共文化设施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这一属性赋予了图书馆“增强文化自信”的服务功能。

  事实上,两部法律关于图书馆“坚定文化自信”的规定对我国其他图书馆系统同样适用。因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具有统一的基础,图书馆事业是国家投资举办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皆具有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律的义务和职能。

  目前我国图书馆事业面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产权、空间再造、服务转型等方面构成的新环境。在新环境中,图书馆人不仅是优秀文化的实践者,更是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应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充分实现图书馆的文化价值。(作者白清礼单位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