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2019-12-23 17:48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倍感振奋的事情很多、深受教育的感触很多、铭刻历史的记忆很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这个纲牵引各项工作,实现了党心军心民心大凝聚,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驾驭着中国这艘巨轮行稳致远。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立更高标杆、绘崭新蓝图。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时刻,亲临河南视察,为河南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谋千秋大计。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作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示。随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不断深入,我们要自觉从中感悟真理、汲取力量,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守正创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担当作为,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在感受到巨大动力的同时,更应当认清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到河南视察、3次参加全国两会河南代表团审议,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河南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政治动力、精神动力。我们在倍感温暖、备受鼓舞的同时,更应深入思考我们应当交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

  我们要以历史的大视野来读懂责任。我们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从中原这片承载过无数辉煌的土地上,汲取更多历史文明的滋养,获取更多文化自信的力量。“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的厚重底蕴,让中原文化为中华文明撑起了主干、延续着根脉。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构筑起不朽的红色丰碑,感染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河南人奋斗不息。我们要握紧历史的接力棒,把最独特的人文优势发挥出来,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交相辉映,让正能量从中原大地更深远地传递播散。

  我们要以时代的新标尺来认清责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格局深刻变化,在区域板块梯度衔接、协同发力中,河南实现新的大发展正当其时、恰逢其势,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在服务全国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不仅要成为国家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战略腹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枢纽,更要为后发地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探索新路径。河南的根脉在黄河、安危在黄河、高质量发展的潜力也在黄河。我们必须以强烈的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呵护之心,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努力在打造人民幸福河上走在前面,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奏响出彩的河南乐章。在推进乡村振兴上,河南乡村面比较大,既是发展的短板,也是新的增长点。乡村是我国发展广阔的战略空间,未来的农业不再会是被锁定在产业链前端的弱质产业,而是一二三产融合的新业态;未来的农民不再会是与小农生产连在一起的身份符号,而是令人羡慕的幸福职业;未来的农村不再会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而是承载着美丽乡愁的新家园。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不仅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更要把乡村振兴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难得机遇和新优势,努力在破解“三农”问题上闯出新路、实现突破。

  我们要以人民的新期待来强化责任。河南有1亿人口,任何一项民生问题乘以这个基数都是大事情。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我们必须时时砥砺的初心使命。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上,明年我们将迎来历史性大考,作为贫困人口较多的省份,必须攻下最后的贫困堡垒,把脱贫攻坚的成色做得更足,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日子,让河南人民同全国一道昂首迈进全面小康。

  在感受到历史机遇的同时,更应当激发奋勇争先的精神

  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两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为河南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创造了大展身手的时代舞台。在这样一个谋篇布势、落子开局的关键阶段,如果我们缺乏敏锐性,拼抢竞进意识不足,就可能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陷入长期被动。特别是中部地区已呈现积厚成势的整体崛起态势,要在中部省份中争先进位,必须要有更艰辛的付出和努力。

  这些年河南一路走来,凡是跃升之时、突破之处,都是将服务全国大局与加快自身发展有机统一,抓住了机遇,赢得了主动。有些领域一直走在前面。像“三农”方面,依托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每年调出400亿斤原粮及粮食制成品,农产品加工业优势不断放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像交通方面,在高铁发展起步期就抢占先机,随着近期郑万、郑阜、商合杭高铁进入试运行,米字形高铁网加快成形;在航空经济冲击波初现时迅速布局航空港实验区,乘势打造郑州—卢森堡“双枢纽”,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巩固。一些领域实现了后来居上。在对外开放上,通过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无中生有打造出四条丝绸之路,成为内陆地区指定口岸数量最多、功能最全的省份;在城市发展上,顺应城镇化提质加速的趋势,高水平规划建设郑东新区,带动郑州跻身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中原城市群成为七大国家级城市群之一。也有一些领域,原来走在了前面,但后来优势又有所弱化。

  面对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奋勇争先的期许,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奋勇争先才有机遇,有了机遇更要奋勇争先,坚定在更多领域“领跑”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要充分运用两大国家战略带来的提升发展优势的机遇、转换发展动能的机遇、优化发展布局的机遇、强化发展支撑的机遇,谋划更多强基础利长远的大事,推进更多仅靠自身力量难以办成的要事,用敢于迈出第一步的闯劲和持续走好每一步的韧劲,在扬长补短、开拓创新中打开更宽广、更美好的出彩之路。

  在感受到时代大势的同时,更应当坚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讲,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近段时间,我们对大变局的这个“变”字看得更清了,对“更加主动办好自己的事情”体会更深了。区域发展的竞进态势,带来了我们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在新时代发展的赛道上,比的是谁的结构调整快、谁的发展环境优、谁的创新能力强。特别是在创新上各地更是竞相发力,积极抢占发展先机。如果今天我们在培育创新之苗上用力稍弱,那么未来在结出高质量发展之果上就会被拉开更大差距。

  发展和转型的双重任务,激发了我们咬定高质量发展不放松的决心。我省人均GDP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0%,追赶的路还比较长;同时结构矛盾突出,能源原材料工业占比仍在35%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仅为15.4%,这警醒我们,经济下行压力大从根本上看还是发展转型之痛,决不能因创新不会立竿见影而止步不前,决不能因形势一时好转而重回老路,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把调的力度加大,把转的节奏加快,让河南发展颜值更高、筋骨更壮。

  在感受到制度优势的同时,更应当强化提升治理能力的担当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方面显著优势,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两大奇迹”的根本保障,也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特别是把这些优势放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看,更觉得弥足珍贵,这是我们的伟大创造,也是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让制度优势充分彰显,既需要党中央顶层设计、立柱架梁,也需要地方贯彻落实、积极探索。

  提升治理能力,首要在牢牢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有什么也比不上有“主心骨”重要,没什么也比不上没方向可怕。只要我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执行好,把党的全面领导体现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就能战胜一切困难挑战。

  提升治理能力,关键在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把各种资源要素高效配置起来,让一切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提升治理能力,落脚在让中原大地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要造福1亿中原人民、看好这个“大家”,我们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上还有不小的差距,思想观念跟不上、素质能力跟不上、制度建设跟不上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把保持定力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把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结合起来,切实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强大治理效能,让发展更有质量、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有获得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河南省委书记)


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