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亚宾:关于加快构建“雨林型”创新生态体系的几点思考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06-23 14:16

   编者按

   2022年6月17日,由河南省社科联主办的“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理论研讨会在郑州举办。河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经济师高亚宾作《关于加快构建“雨林型”创新生态体系的几点思考》的主题发言,发言系统阐述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要实现重大突破的紧要关头,河南加快构建创新生态体系、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对策,对于河南在新发展阶段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创新高地、增强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大河网学术中原予以刊发,以下为发言全文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省十一次党代会作出了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实施“十大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将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十大战略”之首,旨在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着力弥补创新领域短板,持续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凝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目前我省创新生态体系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综合创新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远远不够,国字号的创新平台和创新型龙企业数量少、带动能力偏弱,创新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严重不足,创新资源分散且创新氛围不够,全省区域R&D活动效率日趋分化等突出问题。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于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单纯的产品竞争、技术竞争已逐渐演变为区域创新链及创新生态的整体竞争。国内外创新高地发展规律表明,其形成不是一个或几个孤立的个体或单元,而是一个集“多元、共生、协同、包容、进化、开放”于一体的“雨林型”生态系统。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地区,我省加快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必须遵循创新发展规律,依据自创区、开发区、大学科技园或平台,推动创新要素和资源在一定区域内高密度集聚,加快构建“雨林型”创新生态体系,形成“雨林型”创新生态系统。

  第一,聚集“种子”,构建各类企业协同发展的多元创新主体。依托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开科创走廊、国家级和省级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等载体,完善“创客—雏鹰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领军型企业”阶梯培育体系,集聚和培育高成长性“种子”企业群落。一是打造创新型龙头企业“树干”。龙头企业是创新发展的基石。围绕我省高端装备、新材料、汽车等优势产业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等具有一定优势的新兴产业,支持龙头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一批国际知名、拥有原创性核心技术龙头企业,形成若干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地标企业。二是形成创新型中小企业“丛林”。中小企业是保持促进创新链动态平衡的关键。国际经验表明,一个“雨林型”创新生态系统一直保持着80%左右的中小企业。围绕龙头企业所在行业,选择一批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创新型、市场竞争优势突出的优质中小企业,列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库或“瞪羚”企业目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帮助其快速成长为科技公司。三是培育创新型初创型企业“苗木”。依托中原科技城、双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载体,采取“天使投资”“创新创业大赛”“办公场所补贴”“宽容失败”等政策组合拳,为创新幼苗企业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第二,共生发展,形成科技紧密融合产业的协同创新集聚区。共生是创新生态系统存在的根基和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主体、提升创新浓度、促进知识与价值流动的关键,加快创新平台在一定空间的高度集聚。一是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发挥我省在现代农业、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优势,以超常规举措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在我省落地。加快黄河、神农、嵩山等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尽快在生物育种、高端装备、大数据等领域形成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促进就地产业化。二是发挥“双一流”大学引领作用。支持郑大、河大等高校做大做强大学科技园,沿“前孵化器—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孵化链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推动创新主体之间深度合作,进一步打通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到市场应用的创新链条,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切实让大学的创新资源“活起来”“动起来”。三是积极引入新型研发机构。主动对接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全国创新领先区域,重点围绕芯片制造、北斗应用、生物医药、传感器、生物育种等新兴产业领域,积极引进一批大院大所和一流大学,采用多元投入和市场化运作模式,在河南设立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四是形成融合交流型创新社区。在高校、创新园区等周边地区,集中布局多元化大学群落、有机组合研发大厦、开放式社交场所、一站式服务平台等设施,建设集工作、学习、生活、休闲于一体的创新社区,破解创新“孤岛”效应,促进知识跨界交流,促进技术创新的产生。比如,深圳市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深圳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在合成生物产业成为各国风险投资的风口以及中美两国都将合成生物学列为国家重点科技前沿领域之一的背景下,深圳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建立了研究院和企业的综合体:楼上是研究院,楼下是企业,从而缩短了技术到产品这个转化研究的周期。企业跟研究院共用仪器设备,同时研究院可以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撑。在这样的综合体里,穿白大褂的和穿西装的在一栋楼工作,在电梯里可能一个问题就解决了。创新中心首批入驻20多家遴选的创新型企业,所选企业将聚焦生物医药、生物材料和工程生物自动化设备等国际前沿和“卡脖子”技术,已成为全国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

  第三,激发活力,引进培育掌握先进科技的创新型人才。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推进创新归根到底要靠人才。社会知识分散在每个人身上,只有发挥每一个个体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经济才会有活力。一是打造一流人才政策体系。当前人才争夺已经从过去的“拼待遇”转向了“拼生态”,吸引人才需要同时打造“微环境”与“大环境”。进一步完善我省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需求目录,鼓励各地采取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引进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一方面让人才“留得住”,解决好其居住出行和随迁家属的医疗、就业、入学等问题;另一方面注重“用得好”,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落实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等改革举措,为人才创造成长空间,打造全国人才生态最优省份。支持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航空港综合试验区、中原科技城等建设“人才特区”,形成一批“人才梦之队”。二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形成良好创新生态的灵魂。激励各类创新型企业、科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不断涌现更加多元的新型创业者、改变世界的创业者以及连续创业者,培育一批有抱负、有情怀、敢打拼的企业家人才队伍,为我省创新创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动能。三是形成包容、自由、开放的创新文化氛围。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性,是促进创新产生的“土壤”,也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重要环境。支持创新平台、创新社区与大学、科研院所之间形成“人才—科技成果—财富”的良性循环产出机制,建立友善交互、契约信用、包容异合的社会关系,让创业者敢于打破坛坛罐罐,通过创新颠覆现有体系,抢占行业发展先机,赢得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第四,促进成长,增强科技金融多元供给的全过程支持体系。成长是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健康活力的源泉,主要表现为创新型企业新兴成员的增加和产业的更新迭代。一是打造全过程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好“天使基金”、创新创业基金的作用,根据科技型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通过“创、投、贷、融”等手段,推出科技信用贷、科技创业贷、助保贷、科技担保贷等多种科技金融产品,针对科技型企业“初创—成长—壮大”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提供精准靶向金融扶持。依托自创区、高新区、产业集聚区等载体平台,通过增加厂房、楼宇面积、先租后买、明股实债等金融支持,减轻新创产业和入园企业的资金压力。二是推动新兴领域创新成果产业化。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育种、生物医药、氢能等领域,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解决一批“卡脖子”的基础产品和基础技术,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三是促进创新型企业新产品更新与迭代。紧抓数字经济大发展机遇,大力推广“研究院+孵化器+产业园区+产业基金”模式,引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与制造业企业协同建立互联网创新基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众包、众创等新产品开发,促进龙头企业紧跟市场需求的迭代升级。

  第五,涵养沃土,完善开放包容适宜创新的制度环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一个地区创新生态的决定性因素,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系统的内部生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营商环境。一是更好地发挥政府服务作用。在创新生态系统中,仅仅有优良的“种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阳光雨露和精心呵护,政府要做到“不越位”“不缺位”,当好企业服务的“店小二”,在创新型企业或人才入驻、办证、审批、验收、贷款、技术转化、成果收益、信用激励等方面,提供“一站式”精准高效服务,营造更加适宜的“气候”,集聚更多更优的“种子”,让创新的激情竞相迸发。二是优化创新政策和容错机制。完善税收、后补贴、奖励、采购等政策措施,确保各项政策可操作、能落地,使创新主体与风险投资相互依存、相互激励、协同共生。打破条块分割和部门利益障碍,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构建具有“良性循环、自我造血”功能的制度体系。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专利优先权”竞争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保障创新收益公正分配的内在要求。针对我省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短板”,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加强执法和信用联合惩戒,依法保护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合法权益,把知识产权保护网织好织牢。(作者:高亚宾 系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经济师)


编辑: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