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策”2023③丨袁金星:打造“五大高地”,引领郑州都市圈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编者按
2023河南两会召开在即,大河网学术中原推动学界参政,邀请专家共同谋划河南发展策略。参与的专家学者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结合河南发展实际,本着研究精神,带着问题意识,从乡村振兴、创新驱动、人才强省、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等角度,贡献经济治理智慧,为中原更出彩增智献策。大河网学术中原将持续刊发,敬请关注!
科技创新位居河南十大战略之首,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目前,国家已经布局了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及成渝、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期间,科技部表示,将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布局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十余省市公布的“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都提出要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在此背景下,郑州都市圈怎样抢抓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布局的“机会窗口”?河南从哪些方面发力?
我们看一看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袁金星老师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提出“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为强化战略科技力量而布局和建设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轮轴”,也是区域对接国家和全球创新网络的“枢纽”。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入发展,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这种形势下,对创新资源流动和创新活动开展具有显著的引导、组织和控制能力的城市或地区,正成为支配创新资源流向、影响创新版图演变、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力量。十余省市公布的“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都提出要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科技部也表示,“十四五”期间,将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布局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目前,国家已经布局了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及成渝、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河南必须抢抓机遇,全面推进郑州都市圈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筑牢建设现代化河南的动力基石。
郑州都市圈涵盖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3个国家创新型城市、5个国家高新区,经济总量居中部各都市圈首位,是河南省创新驱动的核心区,是中部地区和黄河流域规模最大、创新活力最强的都市圈,战略地位重要,基础优势显著,必须抢抓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布局的“机会窗口”,打造“创新策源高地、技术引领高地、产业创新高地、开放创新高地、人才集聚高地”,争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这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也是河南创新发展面临的难得机遇和重大使命,事关国家战略,事关发展大局,对现代化河南建设及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实施原始创新“强基工程”,打造创新策源高地
创新策源能力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原始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科技创新中心的标志,郑州都市圈应自觉扛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实施原始创新“强基工程”,努力实现“0”到“1”的原创性突破,打造创新策源高地。一是勇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第一方阵。一方面要支持嵩山、神农、黄河等省实验室聚焦农业安全、黄河安澜、信息技术等国家战略科技需求,争创国家实验室,提升郑州都市圈服务国家大局能力;另一方面要围绕育种、量子计算、网络安全等领域,实施一批科学工程和计划,争取更多纳入国家布局。二是开展“名校名所”十年行动计划。加大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航母”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支持力度,将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高校打造成“双一流”建设第二梯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郑州都市圈发展战略导向,引进建设若干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形成基础研究力量体系化布局。三是以全球视野、一流标准推进中原科技城建设。要加快省科学院与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一体化发展,争取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重点领域核心基础原创能力。
二、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打造技术引领高地
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科技创新的永恒主题,也是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重点任务,郑州都市圈应聚焦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实施核心技术“攻坚工程”,力争在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的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打造技术引领高地。一是加快布局面向未来产业的前沿技术。要设立未来产业科技攻关专项,分层次分阶段布局氢能与先进储能、6G、量子互联网、人工智能、脑科学等前沿技术及产业,加强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建设,突破一批前沿引领技术,培育一批未来产业。二是攻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先进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实施“揭榜挂帅”模式的联合攻关机制,建立技术长板,形成自主优势。三是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聚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现代食品制造等传统产业,以数字化转型战略为牵引,加快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和测试平台,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体系;加快数字化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推进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等新场景应用,实现传统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
三、实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工程”,打造产业创新高地
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郑州都市圈要实施双链“融合工程”,打通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高质量发展通道,打造产业创新高地。一是构筑产业集群全球竞争新优势。开展产业创新发展导航行动,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推动创新资源向产业集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重点打造万亿级的装备制造、现代农业、新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以及5000亿级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增强“河南智造”核心竞争力。二是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强化企业双链融合主体作用,持续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等,完善“微成长、小升规、高变强”的梯次培育机制,形成创新型企业集群发展体系。三是开展成果转化“加速行动”。重点推动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高水平运营,以及标准化推广智慧岛双创载体建设郑州都市圈全覆盖,助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加速转化。
四、实施创新枢纽“畅联工程”,打造开放创新高地
开放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科技创新中心是区域连接国家和全球创新网络的“枢纽”,郑州都市圈要实施创新枢纽“畅联工程”,切实发挥枢纽功能,打造开放创新高地,全面提升郑州都市圈创新资源调配能力。一是链接国内创新高地。面向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成渝、武汉等科技创新中心,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设立异地孵化器,探索开放型新兴产业引育机制;推动高新区、开发区等与上述地区一流园区通过共建创新中心、开放服务资源等合作方式,推进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高效流动。二是链接全球创新网络。加大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支持力度,搭建多主体、多层次、多类型的国际创新协同载体,建成以郑州都市圈为枢纽,链接国际与长三角、“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国际创新合作网络,打通对接国际高端科技创新资源的开放合作新通道。三是强化与国家科教资源的对接。与国家相关部委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争取更多国家科教资源在河南布局;积极与国家发改委、中科院、工程院对接,推进大科学装置建设,强化郑州都市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五、实施高层次人才“汇聚工程”,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人才是第一资源。郑州都市圈要抢抓全球人才流动新机遇,实施高层次人才“汇聚工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人才集聚高地,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一是大力集聚高端人才。发挥人才政策叠加优势,全面推进河南省高端引智计划、中原英才计划等,全方位引进海内外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高质量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和卓越工程师,造就一支高端人才密集、结构素质优良、竞争优势凸显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二是构建“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着力以产业、项目、平台集聚人才,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探索采用年薪工资、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方式聘任高层次科技人才。三是提升各类人才服务保障水平。完善“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建立联系服务专家制度,鼓励重点用人单位设立人才服务专员,为各类人才妥善解决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问题。
【作者:袁金星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专题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河南实践研究”(2022ZT11)阶段性成果】
相关阅读:
河南两会策划•豫“策”2023①丨司国斌:河南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现状与对策
河南两会策划•豫“策”2023②丨张祝平:推动河南打造全国重要人才中心的对策及建议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