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佐良:以中华文明核心价值观提升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12-06 17:17

  内容提要: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也是文明发达程度的标志。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中华文明核心价值观,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解决大变局时代人类前途命运问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良知、中庸、共和、大同”中华文明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沃土,蕴含个人、社会、国家、世界多维价值理念,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原创性、超越性,有利于凝聚人类文明共识,引领世界未来发展方向。

  五千年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八万种经史子集,统宗会元,一以贯之。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独特价值理念的中华文明,蕴藏着大量解决个人心性、社会交往、国家关系、世界未来等人类发展问题的智慧与经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前所未有,人类社会面临巨大挑战。站在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制高点上,充分汲取古圣先贤智慧,认真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提炼中华文明核心价值观,为人类前途命运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重大任务。

  良知:为人之本

  “良知”,首见于《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意识,如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朱熹称良知为自然之性,体现为爱亲、敬长、孝弟等伦理情感。王阳明深造自得,明确指出良知即天理、天良之知,乃天命之性、心之本体,人所皆有,不假外求,发而为孝亲、敬兄、忠君。他晚年揭示“致良知”之教,鼓励世人知行合一,体证“圣人气象”,直契人心,觉醒人性,颇具思想启蒙意义。晚明以降,阳明学者积极践行良知理念,注重通过道德教化移风易俗,建构理想社会政治秩序。

  “良知”作为中华民族的为人之本,塑造了中华文明崇德重善的价值底色。其个体意义在于调动人的主体性,“知善知恶”,躬行践履,成就君子人格;其社会意义在于激发人的责任感,“为善去恶”,担当作为,造就礼义之邦。历代先贤秉持道德自觉,心怀恻隐,行己有耻,恭敬礼让,明辨是非,彰显了良知的价值取向与精神力量,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良知“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蕴涵着正义、平等、公正等价值理念,既是道德原则,又是评判标准,对人与自然秩序起着不可或缺的规范性作用。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战争、资源、生态环境等全球性危机,唤醒人类良知,追求和谐和平,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植根于人之为人的良知本性。一个充满良知的世界,必将成为人性光辉洋溢的美好家园。

  中庸:处世之道

  “中庸”,最早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孔子认为中庸是德行的最高境界,主张执两用中,并将其作为指导思想行动的至德要道。《中庸》一书,是论述中庸思想的儒家经典。历代学者对中庸多有阐释,郑玄称之为记中和之为用,程颐谓之为天下之正道、定理,朱熹视之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常理。总的来说,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指在日用伦常中择善而行、因时顺便、执中致和的品德、行为与原则。

  “中庸”作为中华民族的处事之道,缔造了中华文明尚中贵和的价值本色。长期以来,“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的中庸思想深入人心,对人们的品格修养、处世习惯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道中庸即致中和。《中庸》劝导世人坚守善行,通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修身致诚,实践君子之道;倡导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让世间万物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和谐共生。中庸独特的辨证思维和处世智慧,为中华文明演进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文化观念变迁,“中庸”思想倍受曲解误解,甚至成为没原则、无是非、折衷调和的代名词,对其价值观念和社会功用造成了不利影响。今天,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庸思想的用中、时中、致和理念,弘扬其所蕴含的包容、权变、进取精神,推动中庸之道在新时代重新焕发无限光彩。

  共和:治国之制

  “共和”,初见于西周年号。《竹书纪年》称,周厉王因国人暴动出奔,诸侯推举共伯和摄政,故曰“共和”。而据《史记·周本纪》所载,当时由召公、周公共管朝政,号曰“共和”。韦昭注《国语》,称“公卿相与和而修政事,号曰‘共和’”,意即召公、周公相和而共治天下。这种统治模式迥异于传统君主制,具有特例性和开创性,虽仅昙花一现,但仍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为中华文明重要的政治文化基因。

  “共和”作为中华民族的治国之制,打造了中华文明协和共治的价值亮色。鸦片战争后,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张骞主张“民族共和之治”,实行“五族共和”。梁启超借鉴欧洲各国“虚戴君主之共和政体”,倡行“虚君共和”。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孙中山学习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制,建立中华民国,开启现代共和之路。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着无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在中国正式确立。

  共和制是有别于君主专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本质上是由民主、法治、专制等多重制度要素组成的混合性政体。其核心政治理念,就在于“共有、共治、共享”。世界各国依据历史地理、文化传统,自主选择符合国情民意的共和政体,实现和保障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无疑将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大同:理想之极

  “大同”,首出于《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孔子从政治原则、制度安排和蓝图设计等方面,精心描绘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美好世界,使大同思想成为儒家的核心政治理念,对后世的中国和世界影响至深。

  “大同”作为中华民族的理想之极,铸造了中华文明天下为公的价值成色。自古以来,大同社会就是中国人民追求的最高梦想。近现代剧烈的社会变迁,促进大同思想勃兴。康有为在《大同书》中称,“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孙中山主张以三民主义为基础,建设“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李大钊结合共产主义理想,提出“普天之下莫非民土”,倡导建立世界联邦,创造新道德,实现世界大同。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世界大同从空想变成科学,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陶渊明的“桃花源”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是东西方文明构想的美好社会典范,具有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大同思想包含的天下为公理念、天下一体秩序,体现了中华文明卓越的世界精神,必将为人类未来实现世界大同和美好生活做出更大贡献。

  “良知、中庸、共和、大同”中华文明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沃土,蕴含着丰富而强大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是具有高度原创性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文明核心价值观立足个人、社会、国家、世界四个层面,倡导崇德重善的价值理念,树立尚中贵和的价值规范,主张协和共治的价值模式,追求天下为公的价值理想,构成一套完整的人类文明价值体系,具有超越时空、族群、国度的普适性与极强的亲和力、浸润力,有利于凝聚东西方文明价值共识,形成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中华文明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动态概念,需要以开放心态、发展视角和世界眼光,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兼收并蓄,互学互鉴,确立其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世界意义与地位。

  (作者:张佐良,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