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河南精神②:河南精神之“源”与“核”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2-17 09:00

  编者按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推动现代化河南建设,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与时俱进地丰富、凝练和实践新时代河南精神。大河网学术中原联合河南省社科联,今天推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河南精神②:河南精神之“源”与“核”》,论述河南精神的源流和深刻内涵。

  核心提示

  精神是文化的内核,是文明进步的动力。走进新时代,河南精神的本质内涵是人民对美好生活无限向往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干部对实现人民幸福美好生活需要不懈奋斗和自觉奉献的精神,党领导人民为实现幸福美好生活需要勇于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精神。从其发展源流来概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是河南精神的典型代表。

  精神是文化的内核,是文明进步的动力。走进新时代,河南四大精神历久弥新、生生不息,共同构成了现代河南精神的有机内核,其本质内涵是人民对美好生活无限向往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干部对实现人民幸福美好生活需要不懈奋斗和自觉奉献的精神,党领导人民为实现幸福美好生活需要勇于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精神。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的精气神,河南精神是河南人亘古以来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追求人的尊严价值、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所展现的精神气质。只有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只有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河南地处中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河南精神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具有根源性和主流性。从其发展源流来概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是河南精神的典型代表。

   (一)愚公移山精神的本质内涵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安阳时指出:“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愚公移山精神源于《列子·汤问》中的寓言故事。列子是战国初期郑国圃田人,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他的这篇寓言既直击了当时河南人的现实生存困境,又深刻地揭示了蕴含在河南人心中不向命运屈服、执着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坚韧意志和一往无前的勇气,生动地刻画了河南人为了实现美好生活理想,不畏艰难困苦,百折不挠、誓不罢休、世代相继的“憨”劲,表面上看冒着一种“傻气”,是不折不扣的“愚公”,实则具有一种移山填海、天地之大我为尊的大无畏精神和雄伟气魄,以及最终感天动地、精诚通天、万物皆备于我、天遂人愿的大智慧,从而又是真正的智者、强者、成功者、胜利者。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以《愚公移山》作为闭幕词,号召全党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增强必胜信心,宣传和贯彻大会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排除万难、争取胜利,建立新中国。

  愚公移山精神既是对河南精神比较原始和朴素的写照,也是浩气长存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因和革命英雄主义的重要源泉。这种精神气质,既是一种坚定的信仰和勇气,也是一种深邃的理性和智慧。中国革命的主要领导者和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高度尊崇愚公移山精神。早在抗战初期,毛泽东就讲过共产党人要一代接一代地努力,争取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其最初意思就是从愚公移山的寓言中来的,但他没有直接提到这个寓言。1939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模范青年大会上做了题为《永久奋斗》的讲话,他说,你们要代表全国大多数的老百姓,代表一切爱国的人,抗日的人,求中国独立、自由、幸福的人,并且是要永远地代表他们。将来你们老了,教育你们的儿子也要代表他们,儿子再告诉儿子,孙子再告诉孙子,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并且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传遍全中国,不达目的不止。我们一定要这样努力去做,长期去做,一定要把革命干成功,干到底。模范青年们,你们要切记这一点——“永久奋斗”。毛泽东讲这段话,就是对愚公移山寓言中“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核心意思的转换性解读,强调革命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代接一代持续奋斗的信念。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进一步把愚公移山的精神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率领中国人民搬掉压在中华民族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大山”的根本任务联系在一起,赋予了愚公移山寓言更高的境界。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致闭幕词《愚公移山》,更加透彻地阐述了愚公移山这一寓言的革命精神意蕴。毛泽东讲到,大会闭幕后,大家要回到各自工作岗位上去,要宣传大会精神。他说:“我们宣传大会的路线,就是要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起一个信心,即革命一定要胜利。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但这还不够,还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接着,毛泽东讲述了愚公移山的寓言。他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毛泽东之所以格外看重愚公移山的寓言,就在于用这个寓言能够鲜明而生动地阐明中国共产党当时面临的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建设民主自由新中国的目标任务。这个任务是长期的、艰巨的,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从连续性来看,就是要一代接一代地艰苦奋斗。这体现了毛泽东对党的事业的重大战略思考和深沉的历史感悟,已经不再是一般的寓言引用,而是借愚公移山这个寓言,阐述了一种深刻的哲学观点,展现高远的政治目光,并且把这则寓言所包含的哲学思想、精神价值运用到指导伟大的中国革命实践中去。

  愚公移山精神就是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一直以来人民幸福生活和福文化的时代体现。福文化是中华民族影响最深远、影响最广泛的民族主流核心文化,中国人酷爱“福”字。期盼福气的到来,既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基本的精神追求。《礼记·祭统》曰:“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言内顺于己,外顺于道也。”《尚书·洪范》讲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诗·大雅·文王》载:“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这就要求我们打造福地,把握福运,聚焦福气,营造福境,共享福德。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走的就是一条为民造福的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为官之道》一文中指出,为官之本就是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不忘初心,就是要有信仰、主义、宗旨、立场上的一以贯之、坚定不移。2017年1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造福中国人民,也将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永无止境,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面临的挑战将层出不穷,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奋斗不会一劳永逸,其艰巨性有似移山填海,因此,愚公移山精神就具有永恒的激励价值。

   (二)焦裕禄精神的不朽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有一个特殊的焦裕禄情结。焦裕禄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1962年冬,组织上派焦裕禄到内涝、风沙、盐碱肆虐的兰考县任县委书记。为改变兰考的贫困面貌,他带领全县人民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1964年5月14日,积劳成疾的焦裕禄因病逝世,年仅42岁。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风范。作为人民群众的好公仆,焦裕禄忠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密切党与群众血肉联系的时代赞歌,铸就了伟大和不朽的焦裕禄精神。1990年7月,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曾经写下《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词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等深情词句,真切表达了他对焦裕禄精神的赞颂和肯定。习近平认为,焦裕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他亲自提炼、概括焦裕禄精神,经历了一个从“5”到“4”最后到“3”的越来越精辟的表达过程。2009年4月,习近平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2014年3月,习近平在兰考参观焦裕禄同志事迹展时强调,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2014年8月,习近平在北京听取兰考县和河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概括的焦裕禄对人民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的“三股劲”,是对“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焦裕禄精神的高度凝练,诠释的是坚定信念,体现的是使命担当,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人民立场。焦裕禄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他永远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标杆,焦裕禄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是我们精神动力的源头活水。领导干部要从中读出信仰、悟出政德、干出实绩。习近平对焦裕禄“三股劲”的概括,昭示了焦裕禄精神的深刻内涵,贯通着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优良作风、坚定信念,我们要用心领会、扎实践行,以此砥砺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焦裕禄对群众的亲劲,彰显的是人民立场。立场问题是根本问题。正是因为焦裕禄立场站得稳,才能与群众心连心,他的名字才能深深刻在人民心底。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离开人民,党的一切斗争和理想不但都会落空,而且都将变得毫无意义。人民呼唤焦裕禄,就是在呼唤中国共产党同群众的鱼水深情。共产党员要终身获得为人民服务的资格书、通行证,就要像焦裕禄那样,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试金石,把群众的笑脸作为价值标尺,把与群众同甘共苦作为自觉追求。

  焦裕禄抓工作的韧劲,展现的是优良作风。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正是因为人民群众看到了焦裕禄同志的好作风,才把他看成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抓工作的那股韧劲,不仅感动和教育了群众,也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号召力,带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驰而不息抓作风建设,既解决了许多过去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也在全党树立了坚决反对“四风”、改进作风的典范。实践证明,只有干部身子沉下去,作风才能实起来。我们要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就要像焦裕禄那样,练就过硬本领,狠抓工作作风,力戒浮躁、摒弃功利,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苦干实干,久久为功。

  焦裕禄干事业的拼劲,诠释的是坚定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总开关”,只有信念坚定才会对党忠诚,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拼命工作。当组织决定派焦裕禄到条件十分艰苦的兰考工作时,他不仅没有半句怨言,而且心存感激。他说,“我是个共产党员,只要党需要,我就要克服一切困难尽力完成”,并下决心拼上老命大干一场,改变兰考面貌。焦裕禄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天天都在拼,终身都在拼,用一个个行动践行了入党誓言。只有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职责,才能自觉把个人的命运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抛却自我、登高望远、升华境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理想信念的胜利。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今天,我们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建设现代化河南道路上“奋勇争先,更加出彩”,就要像焦裕禄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为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拼尽全力。

  (三)红旗渠精神的时代意蕴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安阳时指出,“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他说,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红旗渠是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为我们树起了一座跨越时空的精神丰碑。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战胜困难、赢得未来的精神力量。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县委领导下,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之旗插在太行山巅。同困难做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只有深刻认识到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才能走好一条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红旗渠精神,是林县县委带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建设红旗渠的过程中形成的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不畏艰险、矢志不移、重整山河、为民造福的精神。林县地处太行山区,面对的是与愚公一样恶劣的生存环境。历史上,被称为“中华之脊”的八百里太行山脉曾产生了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后羿射日等体现中国精神的远古神话故事,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种精神的形成总是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红旗渠精神的形成与当时我国的国情密切关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外部是帝国主义封锁和武装干涉的险恶环境,内部是我们一穷二白的落后状况,因此,党和国家确立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基本国策。为发展农业,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党和国家开始大兴水利,红旗渠精神就是林县人民在兴修红旗渠过程中孕育而成的。

  林县属于资源性缺水,“十年九旱、水贵如油”。林县缺水有两个原因:一是气候。林县春季多旱少雨,夏季气温较高,雨量集中且多暴雨。年降水量的56%以上集中在7月和8月,从9月到来年6月降水较少,而且林县地势陡峭,沟壑纵横,地表缺乏植被覆盖,水土流失严重。二是地质。林县境内断层较多,大小断层交错出现,地表水大量流失。没有断层的地方,广泛分布着石灰岩,因为多裂隙和溶洞,地表水漏失严重。个别有隔水层的地方,地下水一般埋藏较深,开采利用困难。水给了林县最深最疼的记忆。《林县志》记载:从1436年到1949年的514年间,林县曾发生旱灾100多年次,绝收30年次。1959年林县再遇大旱,水渠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旱井也已干涸。严峻的现实使林县人民意识到,在林县境内寻找水源已不可能,必须到境外寻找。在县人代会上,横水、任村等代表团曾向大会提案,要求引漳(河)水入林。为了让林县人民过上丰衣足食的好生活,林县县委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确定了“引漳入林”的发展大计。林县人为什么要修渠?为什么敢修渠?为什么能修成渠?关键在于我们党的坚强领导。是什么让林县人义无反顾到上游太行山深处找水、开渠引水?无疑,正是初心使命。1959年10月10日,林县召开县委全体(扩大)会议,对兴建“引漳入林”水利工程进行专门研究。时任县委书记的杨贵在讨论中指出,有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有人民公社集体力量的无穷威力,有全县人民的巨大力量和支持,有几年来治山治水的经验,我们一定能够实现“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愿望。这就是我们主宰大自然的主动权,我们就是要利用这些大主动,克服水源奇缺的小被动。红旗渠工程的动议和修建贯穿着“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条红线。为了人民,是修建红旗渠的最深层的动因。正是为了解决林县父老乡亲的吃水和灌溉问题,林县县委才带领人民群众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成功修建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红旗渠精神。在“十万大军战太行”的峥嵘岁月里,杨贵等林县县委一班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人间奇迹。20世纪80年代末,林县县委在讨论全县发展大计时高度肯定了精神支撑和精神鼓舞在地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红旗渠精神进行了新的概括,即“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在红旗渠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林县干部群众谱写了“峥嵘岁月战太行”“十万大军出太行”“争创一流富太行”“自强不息美太行”的壮丽诗篇。

  一切为民者,民必向往之。为民修渠,赢得百姓的支持与拥护。县委征求意见时,林县百姓说:“国家没钱,我们自带干粮也要修成,这是祖祖辈辈的大事。”林县人骨子里是不甘落后的,红旗渠让他们的脊梁挺得更直。当年修渠,有一首为小推车所作的歌:“山里人生性犟,后面来的要往前面放。”意思是大家一起推车,歇脚时,走在后面的人一定要把车放到前面才停下来。修渠十年,红旗渠工地上涌现出了许多不怕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建设者们自带工具、自备口粮,干部和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涌现出马有金、路银、任羊成、王师存、李改云、郭秋英、张买江、韩用娣等一大批红旗渠建设模范。其中,尤为人们称颂的有“血祭太行”的年轻技术员吴祖太,有“阎王殿里报了名”的除险英雄任羊成,还有“神炮手”常根虎、舍己救人的李改云。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冲锋在前、享乐在后、铁骨铮铮、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英雄先锋,红旗渠工程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有81位同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是林县人民的优秀儿女,将永远受到后人敬仰。

  当年,周恩来总理经常对外国友人说这样一句话:“新中国有两个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的红旗渠。”长达1500多公里的这一“人工天河”,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这是20世纪60年代响彻中原大地的一曲英雄壮歌,并由此诞生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之所以动人心魄,就是因为它凝结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对于当时的林县县委来说,水,是老百姓心中天大的事,必须有一个根本的解决方法。因此,引水,就是当时林县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红旗渠之所以为老百姓称道,就是因为当时的林县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使命,始终把人民的期盼放在心中首要位置。这里,自力更生是根本,艰苦创业是灵魂,团结协作是优势,无私奉献是动力。从自力更生精神上讲,1960年红旗渠工程动工时,国家经济十分困难,根本没有余力支援,林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条件困难、环境恶劣的背景下,立足本地条件,依靠群众智慧,勤俭节约建成了红旗渠,谱写了一曲因地制宜、自力更生的奋斗乐章。林县人民不等不靠,更没有伸手向国家要投资、要材料,而是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依靠集体力量自己筹划,自己烧石灰、制水泥、造炸药,主动出工出力、自备生产工具,自带口粮、自建营房、自搭炉灶。各级施工组织挖掘潜力,自己制造修理工具,坚持定额消耗,超用不补。红旗渠工程总投资6800多万元,其中85%为林县自筹。历时10年,先后有30万修渠大军鏖战太行,用简陋的工具绝壁穿石,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道。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竣工通水;1966年,三条干渠竣工通水;1969年,红旗渠全线竣工。修渠前,林县的水浇地只有不到2万亩;红旗渠建成后,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截至2020年年底,红旗渠累计引水130亿立方米,灌溉农田超4700万亩,实现粮食增产18亿公斤。从艰苦创业精神上讲,林县人民立下了“既然愚公能移山,我们修渠有何难,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行山”的豪迈誓言,并将之落实在实际行动中。长616米的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洞中岩石非常坚硬,锤一次钢钎只能留下一个白印。没有大型施工机械,工程难上加难。300余名青年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坚定地表示:“石头再硬,也硬不过我们的决心,就是铁山也要钻个窟窿!”经过17个月的苦战,终于凿通。在粮食紧张、物资短缺、技术设备条件落后的极端艰苦情况下,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靠着苦干、实干、巧干,逢山凿洞,遇沟架桥,顶严寒、战酷暑,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建设难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勤俭节约、顽强拼搏的艰苦创业精神。

  从团结协作精神上讲,一部红旗渠的修建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修建红旗渠,工程浩大,历时时间长,参战人员多,林县全县上下一盘棋,众志成城,聚心聚气聚智聚力,体现了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在修渠过程中,工地就是前方,机关、企业、农村就是后方。前方克服困难劈山凿洞,后方各行各业想尽一切办法全力支援前方,前方后方配合默契,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全县50多万人,先后参加工程建设的就达30万人。红旗渠工程作为一个跨省跨县跨流域的引水工程,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离不开兄弟省、地区和单位的支援,离不开各方力量的整合和林县各公社、生产大队的配合。红旗渠的成功修建,是团结协作的杰作。河南林县与山西平顺县相隔巍巍太行,当年修建红旗渠这项跨省跨县跨流域引水工程,没有河南、山西两省的团结协作是不可能实现的。平顺县对工程给予了全面支持和配合,不仅让出了近千亩耕地,而且积极腾民房、找仓库、盘锅筑灶,充分体现了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红旗渠的建设,是干群团结协作的结果。没有群众的愿望和创造,不会产生修建红旗渠的设想;没有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苦干精神,也不可能建成红旗渠。从无私奉献精神上讲,一部红旗渠的修建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无私奉献的历史。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林县有四个公社基本不受益,即使在受益的公社中,还有许多村落不能受益,但不受益的公社和村落,用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全县的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同受益的乡村一样投资、投工、投物,出人、出力、出钱。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发挥带头和表率作用,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的“五同”原则;广大群众抛家别子,长年吃住在山上,酷暑寒冬,风餐露宿。这种干部带头做表率、群众不计得失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形成了修建红旗渠的磅礴力量。这些精神不但展现了林县人民不怕困难、战天斗地、改造世界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精神的真实写照。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时指出:“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当年修建红旗渠,目的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的吃水问题,是为民,这是一种初心和使命的召唤和体现。在红旗渠纪念馆内,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生动展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例如,当年开凿红旗渠时参建的党员干部口粮标准低于群众,这表明,党员干部只有无私奉献,时时处处当好表率,才有凝聚力,才有向心力,才有引领力,才能带领老百姓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当年,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为了让老百姓都喝上水,带领群众劈山凿石引水,赢得了群众敬仰。无疑,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要经常扪心自问,心中是否始终装着人民,服务是否完全彻底。红旗渠精神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红旗渠精神的落脚点是实干、是奋斗。我们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团结奋斗”“不懈奋斗”“顽强奋斗”这些话的重大意义。我们要深度挖掘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从理想信念教育着手,牢记党的宗旨和使命,把红旗渠精神转化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行动,转化成战胜风险挑战的坚强意志,转化成更大的责任担当和更高的目标要求,不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大别山精神的深刻意义

  大别山精神是指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内,在大别山这一特定区域,由大别山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过程中,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一种以为共产主义奋斗为价值取向的革命信念、革命意志、革命意识、革命品质和革命行动的总和,是我们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河南信阳一带历史上叫“负函”,是孔子14年周游列国的终点,是大别山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对于大别山精神,有多种不同的表述,但是综合来看,大别山精神的核心要素是革命、斗争、奋斗、献身。

  一是坚决彻底的革命精神。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最鲜明的区别,是共产党人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在28年的革命斗争中,大别山始终红旗不倒,是大别山人民坚持彻底的革命精神的生动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在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面对反动派在革命根据地进行“房过火、石过刀、人换种”的凶残行为和白色恐怖,大别山人民不畏凶险,始终怀着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对新的生活的美好向往,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比如,开国大将徐海东,全族66口人被杀。革命战争年代,新县超过一半人为革命而牺牲。但是,无论流多少血、献出多少生命,大别山人民始终没有放下革命的旗帜。

  二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本质上讲,大别山革命史就是一部大别山人民的斗争精神史。大别山人民的一大性格特点就是“犟”“不要命”。比如,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时期,根据地人民英勇奋战,先后进行了三次反“会剿”、五次反“围剿”斗争,牵制了国民党军队近百万人,其中歼敌约10万人。再如,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以一当十,抗击了15万日军和8万伪军,对日伪军作战1260次,歼灭日伪军43770人,创建和巩固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敢于同强敌做斗争,是大别山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

  三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毛泽东曾经说过,共产党就是要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二十大报告指出:“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初期,条件异常艰苦,部队一下子从12万人减少到不足7万人。面对困难,广大官兵发扬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自己打草鞋、缝制衣服,没有油盐和粮食,就拔野草充饥,克服重重困难,重建了中原解放区,建立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从根本上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相持态势,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四是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大别山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烈士的鲜血,每一条河流都流淌着无私无畏、勇于献身、勇于牺牲的红色故事。革命胜利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拱手相让的,而是用流血牺牲换来的。从1927年8月土地革命战争打响,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大别山区有200万人参军作战,近百万人英勇牺牲。在全省上下牢记嘱托、共谋出彩、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今天,深入挖掘并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新时代新征程中,只有真正秉承大别山精神的为民情怀、献身精神、奋斗意识,敢闯敢试、勇于担当,把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大别山才有希望,中原出彩才能更圆满,出彩河南建设才能有“红”“绿”两大底色。

  (本文作者为李庚香,系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研究员。文章原载于《领导科学》(2023.01)。)

  相关阅读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河南精神①:河南精神的重要地位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