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新形态初探 | 论“时代精华”重大论断的精神特质与文明形态意蕴(二)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时间:2023-04-01 15:01

  编者按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巨大的世界意义,是文明转型或者范式转型的新突破、新进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明目标,是掌握中国道路话语自主权的坚实基础。中华文明发展到今天,在世界文明多样性中日益显示出独特的生机与活力,向世界展示了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中原学微信公众号推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初探”系列文章,大河网学术中原持续转推,今天推出第4期《论“时代精华”重大论断的精神特质与文明形态意蕴》(二),主要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何是“时代精华”及这一重大论断的精神特质。

  核心提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自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始终着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继续推进“两个结合”中不断丰富、发展其科学理论体系。进入新时代,河南需要依托中原文化丰厚资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考古学作出河南贡献,聚力打造弘扬文化的新高地,全力打造文旅文创新支柱,在“兴文化”工程中加快推进中原学研究行动计划,从中原文化底蕴和河南精神气质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三、“时代精华”重大论断的文明形态意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国的实际和世界历史格局的变动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各个领域都提出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的新观点,是一种体系性的存在,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跃升,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图景,开辟了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境界。“时代精华”这一全新而重大的论断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一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有着鲜明的中华文化底蕴和极富创新意识的时代底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在继续推进“两个结合”中不断丰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其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将继续引领时代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前进方向。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研究大国崛起史、朝代兴衰史,还要研究文明兴衰史。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自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早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之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明确指出,一种思想文化传播到一个新的民族或地区中,要被该民族或地区的人民所接受,就必须与其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相结合,这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本土化规律。党和人民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不仅为中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而且使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马克思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历史和实践证明,我们选择马克思主义完全正确,坚持不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完全正确。在一百年的不懈奋斗中,正因为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旗帜,我们才找到了正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建立并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主义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极为艰巨、极具挑战性的努力。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力量。新时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向一个新的理论高度,是当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精神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基本思想理念,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如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如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还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处世方法,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俭约自守、泰和中和的生活理念等,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立足于现实的中国,又根植于历史的中国,深刻汲取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以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主要侧重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忽略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文化是中国人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起点”,其优秀成分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的肥沃土壤。正如产生于西方文化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理论来源一样,具有5000多年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华文明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资源,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民族的根基和文化的血脉。在我们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千年传承和百年巨变的特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不仅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了文化、文明的根基,而且开辟了气象万千、群峰耸峙的壮阔境界。

  (三)始终着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0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创造性地提出“小康社会”的目标,在新时代鲜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些思想都得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等思想的科学指引,也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保民、安民、富民、乐民”等思想的滋养,以及“合则强、孤则弱”等思想的启迪。正是因为我们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始终着眼于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信服和践行,并指引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为当代中国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四)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求大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资源和核心价值。“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国担当的应有气魄,站在人类的高度,以中华文明的自信,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贡献“中国智慧”。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2015年第70届联合国大会讲话中,他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对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外交宗旨的承诺,包括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公平、开放、包容、共赢的发展观,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以及尊重自然、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当前高质量发展中的“一带一路”倡议实践也从另一个侧面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五)始终着眼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历史、展望世界,我们应该增强文明自信,在先辈们铸就的光辉成就的基础上,坚持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努力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犹如浴火凤凰、涅槃重生,再次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展现出鲜活的生命力和蓬勃的当代价值。这种文化底色也赋予了中国道路鲜明的中国特色,将其与西方道路区分了开来。中国道路是一条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的现代化既传承弘扬了传统文化,又与时代主题同频共振,是传统和现代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现代化。这种厚重的文明自信、强烈的文化自信、深厚的历史自信不仅来自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更来自不断裂、从未断绝的历史传统,来自不断积淀的精神内核。正因为有文化的滋养、中国精神的激励,中国道路才最有韧劲、最有内涵、最富力量。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出来的正是一种文明的新生和兴起。

  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璀璨文化之光照亮现代化河南建设之路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核心区,以河南文化为中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主体,富含河南鲜明地域特色的河南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增添了中国精神的光华。对于中国来说,河南乃至中原、中部具有十分独特的位置。河南在中部的位置,在中国的位置,就如同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因此,河南的特殊性、中心性、典型性,就决定了关注“大中原”的特殊重要性。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原更加出彩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对以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为代表的河南精神高度评价,充分肯定其历史作用、时代价值和永恒意义,对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炎黄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对河南发展寄予如山的厚望和重托。新时代,河南作为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承载地,如何深化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炎黄文化研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需要深化对中国历史文明研究,需要不断深化对“时代精华”重要论断的理解,从厚重、智慧的中原文化底蕴和勇毅豪迈、奋发争先的河南精神气质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树立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历史自信、历史自觉、历史担当,锚定“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目标,锤炼坚实的素质、过硬的本领、优良的作风,科学统筹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和优势再造、数字化转型、换道领跑、文旅文创融合、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绿色低碳转型、制度型开放、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在拉高标杆中争先进位、在加压奋进中开创新局,在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交出圆满的河南答卷,奏响“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时代最强音。

  (一)依托中原文化丰厚资源,深入研究阐释“时代精华”的传统文化渊源阐明中国道路的文明内涵,依据河南省优秀传统文化丰厚资源,深入发掘蕴含其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特别是治国理政智慧,组建课题组加强理论研究阐发,深刻诠释“时代精华”重大论断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我们有100万年的人类起源史,1万年的文化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正所谓1000年看北京,3000年看西安,5000年看河南。比如三门峡仰韶文化,郑州、商丘和安阳的殷商文化,许昌三国文化,南阳东汉文化,洛阳隋唐文化,开封大宋文化,焦作太极文化,嵩山少林文化,等等。正所谓“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目前河南文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碎片化,文化资源丰富但缺少体系化。深化中国历史文明研究,就是要讲清楚河南是中华文化之源、中华文化之脉、中华文化之魂。第一,要讲清楚中华文化之根,研究中原文化的根系。第二,要讲清楚中华文化之脉。要研究中原文化谱系,对中原文化的经线、纬线、时间轴、空间轴进行研究。第三,要讲清楚中华文化之魂。要深入研究中原文化的体系、黄河文明的体系,研究中原人文精神和新时代河南精神。要聚焦大别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并开展对愚公移山精神、二七精神、任长霞精神、新乡先进群体、南水北调工程精神的研究,特别是黄河文化孕育出的黄河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从而实证中原是华夏文明之源、国家历史主脉、中华民族之魂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二)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考古学作出河南贡献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要推进“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等重大课题,全面开展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深化仰韶文化、夏文化、殷商文化、春秋文化等研究,组织重大项目集中攻关,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形成一批标志性、突破性成果,更好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5000多年中华文明。积极建设“国字号”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基地。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重点加强安阳殷墟、隋唐洛阳城、龙门石窟等重要遗址保护,推进仰韶村国家遗址公园等建设,推动仰韶文化遗址联合申遗,打造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主的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区,建设世界级大遗址公园走廊,确保进入国家大盘子的项目逐个落地落实。

  (三)聚力打造弘扬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炎黄文化的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指出,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河南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凸显了河南的文化地位、文化使命。我们要充分发挥黄河文化这一河南最显著的优势,以文化强省建设的新成效为践行嘱托、实现“两个确保”提供坚实文化支撑,把文化强省建设成效转化为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践行伟大思想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中原文化河南是中华文化的根和源,黄河流域中下游文化的代表就是中原文化。(1)三皇五帝到如今,以中原文化为中心的黄河文明在兼容并蓄中不断发展进步。(2)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殷墟的发现,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前推了1000多年。(3)老子、墨子、庄子、韩非、张衡、张仲景、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岳飞等大批古代杰出人物都与中原大地有密切关系。(4)河南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二。2.黄河文化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早在上古时期,炎黄二帝的传说就产生于此。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庄子》等经典著作。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笔者也呼吁:“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3.炎黄文化2019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五方之民”构成了天下,即华夏、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说明我们民族的根、文化的源在炎黄、在华夏、在黄河流域、在中原。总之,要通过对河南三大主体文化的研究,形成中原学、新时代黄河学、炎黄学三位一体的“兴文化”研究新格局。

  (四)全力打造文旅文创新支柱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建设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化品牌。谋划实施一批引领型文旅项目,擦亮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文化标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发展特色鲜明的全链条文创产业,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以高质量文化发展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五)在“兴文化”工程中加快推进中原学研究行动计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传承弘扬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之光,如何总结我们当代形成的新的理论成果,就需要我们按照学科化的标准来建设一个新的知识体系,从而进一步服务于我们的实践,这个新的知识体系就是新文科建设。当前,建设新文科需要我们重视两个方向:一是全球化;二是区域化。要聚焦三个重点:一要打通学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二要把我们的文科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三要把我们的文科建立在人文的基础上。发挥中华文化的人文优势,建设新人文、新道德、新理性。“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仗剑远游时写下的诗句,那时他感受着盛唐的蓬勃气象,胸中鼓荡着凌云壮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国,山河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中原大地起高峰、高地、高原,河南发展未来可期。只要我们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增强实现“两个确保”宏伟目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勇气和担当,深入推进中国历史文明研究,积极推进“兴文化”工程,全面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弘扬新时代河南精神,就一定能够再造中原文化新的辉煌,就一定能够迎来河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一定能够建成文化强省,就一定能够谱写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文化厚重的河南一定能够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定能够让不断出圈、出彩成为常态,一定能够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现代化河南建设之路。

  【本文作者为李庚香,系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研究员。文章原载于《河南社会科学》(2022.07)】

   相关推荐

  ·人类文明新形态初探 | 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一)

  ·人类文明新形态初探 | 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二)

  ·人类文明新形态初探 | 论“时代精华”重大论断的精神特质与文明形态意蕴(一)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