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黄河研究② | 饶明奇:历史治水名人王景是如何治河的?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6-16 13:27

  编者按:“黄河宁,天下平”,真实立体全面讲好黄河故事,为现代化河南建设凝聚精神力量。2014年出版的《政治黄河研究》对我们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该书分为政治中心篇、战争篇、职官篇、政治人物篇、著名河官篇、法规篇、治黄与治国篇七部分,围绕政治黄河这一中心,从不同方面展开论述。今天起,学术中原将陆续摘编刊发书中的部分篇章,敬请关注。

  第二期推“王景治河:千年无患”,本文经原书作者、学术中原特约专家饶明奇修改,更加通俗易懂,供大家品读。

  王景,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前生,字仲通,琅琊不其(今山东即墨西南)人。约汉章帝建初至元和年间卒于庐江(治今安徽庐江西南),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受家庭影响,王景自幼博览群书,少年时期就开始学习《周易》,特别喜欢天文数术之学,多才多艺,学识渊博,掌握多种技艺,尤其热心于水利工程建设。有一年,浚仪(今河南开封)附近的浚仪渠(汴渠的一段)被黄河水冲毁,影响人们的生活安定和农业生产,朝廷下诏修复。根据司空(官名)的推荐,朝廷即派王景协助王吴修浚仪渠。王景建议王吴采用“堰流法”,很快修好了浚仪渠,以后一直没有再遭灾,受到百姓的赞扬。“堰流法”是王景的一大创造。所谓“堰流法”,就是在堤岸一侧设置侧向溢流堰,专门用来分泄洪水。这次治渠成功,虽是小试牛刀,但使王景获得了“能理水”的美名。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在魏郡决口形成第二次大改道后,王莽认为,河水东去,从此元城(今河北大名东)的祖坟可以不再受黄河之害。因此,他弃而不治,放任自流,导致黄河侵犯干扰济水,灾害不断。东汉初年,河南郡境的黄河发生剧烈变化,由于河道大幅度向南摆动,造成黄河、济水、汴渠各支派乱流的局面,航道淤塞,漕运中止,田园庐舍皆被吞没。其中兖州(今河南北部、山东西部、河北东南部)、豫州(今河南东部、南部,安徽西北部)受害尤重。后来,黄河以南淹没的范围竟达数十县之多。明帝刘庄执政之后,情况更加恶化,汴渠遭到破坏后,又继续向东弥漫,连原来的引水水门都沦入黄河中间去了。兖州、豫州多数都遭处于水患之中。但仍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河水入汴,东南流,对幽州(今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和朝鲜半岛)、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端及河南北端)有利。如加强左堤就会伤害右堤,加强右堤就会伤害左堤,左右堤都加强,下游就要发生险情,不如任水自流,百姓迁居高处,既可避免灾害,又可免却修防费用。由于治理意见不统一,致使黄河第二次改道后,水患连绵60年得不到平息。

  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的一天,明帝偶然听说王景在水利方面很有研究,随即派人把王景召来。王景建议,黄河是汴渠发生水患的源头,汴渠水患是黄河水害的表象,黄河和汴渠分流,水运河道就不会发生水患,黄河和汴渠共同治理,好处是无穷的。王景陈述治水的利害,应答灵敏迅速,皇帝很欣赏。又由于他曾经治理过浚仪,就赐给他《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以及钱币布帛衣服物品。这年夏天,朝廷征调几十万士兵和劳工,派王景和王吴修筑渠道和河堤,据史料记载,这次治水工程的主要内容是:“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

  首先是“筑堤”,即修筑“自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东至千乘(今山东高青东北)海口千余里”的黄河大堤及汴渠的堤防。王景认识到,黄河泛滥加剧的原因,是下游河道由于常年泥沙淤积而形成地上悬河,河水高出堤外平地,洪水一来,便造成堤决漫溢。于是,王景另外选择一条比较合理的引水入海的路线,并在两岸新筑了大堤。这条新的入海路线比原河道缩短了距离,河床上下游落差更大,因而河水流速和输沙能力相应提高,河床淤积速度大大减缓。特别是这条新河线,改变了地上悬河的状况,使黄河主流低于地平面,从而减少了溃决的可能性。这次修筑大堤,固定了黄河第二次大改道后的新河床,是东汉以后黄河能够得到长期安流的主要措施之一。

  东汉永平年年的王景治河,主要措施之二,就是治理汴渠。

  汴渠,联系黄河与淮河两大水系,是汉代,特别是东汉以后中原与东南地区漕运的骨干水道。经过认真反复“商度地势”后,王景为汴渠规划了一条“河、汴分流,复其旧迹”的新渠线。即从渠首开始,河、汴并行前进,然后主流行北济河故道,至长寿津转入黄河故道(又称王莽河道),以下又与黄河相分并行,直至千乘附近注入大海。在济河故道另分一部分水行原汴渠路线,专供漕运之用。为了实现这个规划,王景等人组织施工打通山陵,清除水中泥沙,将曲折河段取直,在要害之处筑起大坝,疏通引导积聚的水流,并建造水闸。取水口位置是个关键问题,如果位置选择不当,要么黄河北迁取不来水,要么黄河南徙,渠口被淹,河、汴混流,汴渠淤塞。王景根据这个客观情况,吸取历史上的教训,在汴渠引黄段的百里范围内,约隔十里开凿一个引水口,实行多水口引水,并在每个水口修起水门(闸门),人工控制水量,交替引河水入汴。渠水小了,多开几个水门;渠水大了,关上几个水门,从而解决了在多泥沙善迁徙河流上的引水问题。这是王景在水利技术上的又一大创造。当时,荥阳以下黄河还有许多支流,如濮水、济水、汴水和蒗汤河等。王景将这些支流互相沟通,在黄河引水口与各支流相通处,同样设立水门。这样洪水来了,支流就起分流、分沙作用,以削减洪峰。分洪后,黄河主流虽然减少了挟沙能力,但支流却分走了大量泥沙,从总体上看,还是减缓了河床的淤积速度。这是促使黄河长期安流的另一重要措施。

  王景治河的工程量是浩大的。黄河千余里,汴渠七八百里,合计约二千里的筑堤、疏浚工程,投资“百亿”钱。施工工期于次年四月结束,总共一年时间。王景治河的成绩也是巨大的。王景治理后的黄河河道,大约穿过东郡、济阴郡北部,经济北平原,最后由千乘入海。该河道流经西汉故道与泰山北麓的低地中,距海较近,地形低下,行水较顺畅。此后,黄河决溢灾害明显减少,出现了一个相对安流时期。数十年的黄水灾害得到平息,定陶(今山东定陶北)以北大面积土地涸出耕种,农业生产开始恢复起来。总之,王景治河不但使黄河决溢灾害得到平息,而且充分利用了黄河、汴渠的水利资源,可谓一举多得。

  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夏天,明帝刘庄决定亲自乘船沿河巡视,并叫王景陪同前往。明帝看着两岸整齐坚固的堤防,水上往来如梭的舟楫,对王景等人的功绩赞不绝口,遂给王景属下治河官吏每人加官一级,特别给王景连升三级,封为侍御史。又封王景为河堤谒者(相当于后世的河道总督)。不久,明帝下诏书,饬令沿黄、汴各郡县,立即设置专管堤防的机构和人员,恢复西京(指西汉都城长安)时代一些有利于维护堤防的管理制度,常年进行维修养护。从而为黄河安流提供了保证。

  王景治河的办法和经验为历代治河者所推崇和效法,王景治河的历史贡献,长期以来得到很高的评价,有王景治河千年无患之说。从史料记载看,从东汉末年王景这次治河到唐代末年的八百年中,黄河决溢仅有40个年份,且都不大,主流一直处于稳定状态,的确是位置比较理想的一条河道。后来,河患又逐渐多了起来,直至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发生第三次大改道。

  王景治理黄河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从王景治理黄河之后的东汉,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等将近一千年的时间,黄河流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水灾。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除去战乱的影响,黄河流域始终是一块最重要的农业地区。在封建时代,农业的发达,就代表着人口的繁盛,社会的繁荣。所以,在这八百年里,乱世之中,谁占据北方黄河流域,谁就是最强者,谁就有实力统一全国,最起码也可以称霸四方。无论王景的治黄方案是不是让黄河“千年无患”,都不影响其在中国治水史上的重要地位。王景的治黄方案中让黄河、汴渠分流又相互补充的理念、充分利用自然地势选择水闸位置与筑堤、取直、疏浚等人工手段相结合的理念、兼顾防洪、灌溉、通航功能的多目标治理理念、利用支流和渠道分洪分沙保持主河道畅通的理念等,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关推荐

  ·政治黄河研究① | 饶明奇:历史上第一个综合治黄方案出了什么“金点子”?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