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兴业 | 孙君健:承担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6-28 09:55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6月20日上午,河南省社科联组织召开全省社科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走出文化大省以文兴业的新路子”理论研讨会,以进一步引导和动员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即日起大河网学术中原陆续刊发座谈会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他强调,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新概念,需要深入理解和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两个结合”的文化成果,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新要求,也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使命和新任务。

  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必然性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产生于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进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中华民族为生存、发展而奋斗的历史进程,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得到创新和进步的伟大实践。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整体性、系统性的复兴,尤其是文化的复兴意味着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建构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目前,我国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阶段,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成就史无前例地接近民族复兴的最终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人类社会的历史规律出发,谋划长远全局、聚焦战略要求、规划发展路径、坚定前进步伐,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复兴路上的艰难险阻,让“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一往无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性成果,是民族自我觉醒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百年民族复兴的进程中,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得到重塑,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铸牢了民族的自豪感,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夯实了民族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重新挺立起来了。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体现了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结合,现代性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民族性来自中华民族的本土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源性。马克思、恩格斯曾高度肯定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华文明中所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理念,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集中体现,这些观念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独特性,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又具有内在逻辑体系完整自洽。这些传统观点经过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洗礼,经过批判的继承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文化力量,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长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它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化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国方案,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面对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实践需要伟大精神力量的支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随着这一伟大实践的发展不断延伸和创新。它立足中华民族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既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远景,又引导中国式现代化蓬勃发展的前进方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成果不断丰富着中华民族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不断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和话语主体性建设。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

  深刻认识我国文化建设的规律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一个新概念,又是一个必然会出现的概念,它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双重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经过十年探索,我们党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要求,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建设规律性认识,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充分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个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论述中,集中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并概括为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等五大特性。这五大特性分别对应不同的文化建设视阈:文化的连续性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传统文明一脉相承,是同一文化生命体在不同时空下的展现;突出的统一性集中体现了地域的大一统和民族的大团结;突出的包容性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对外来文明成果具有极强的接受力和消化力;突出的和平性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可以为世界和平和发展提供东方智慧和文明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五大突出特性既是对中华文明内生力的精准概括,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源头活水。

  牢牢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关键性。“第二个结合”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具有关键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文化的内在融合,一方面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另一方面又体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将“第二个结合”归纳为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契合性、互相成就、道路根基、创新空间和文化主体性。具体来讲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二者的“结合”共同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建设创造了新空间,并最终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成熟和发展。这五个内容提供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路径,也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河南文化强省建设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的重要指示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亲临河南视察指导,多次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河南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他强调河南要抓住中部崛起战略机遇,要在新时代大潮中大有可为,要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河南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奋斗目标,并且推出了河南发展的“十大战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实践为中西部省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探索性经验,也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河南文化建设范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视察时曾讲到的,“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河南的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不断探索以文兴业的新路子。

  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河南传统元素。河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谱系保留最完整的地域,这里拥有中华龙乡、仓颉造字、伏羲故里、仰韶文化、甲骨文等中华文明的起源标识。河南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曾数次引领并创造文化高峰,三代传承、诸子百家、魏晋玄学、宋代理学等都起源于此;墨子、老庄、韩非、三曹、韩愈、二程等思想家给河南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为文化传承发展积累了文化宝库。团结凝聚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不断提高研究水平,挖掘河南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是河南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持续弘扬河南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正能量”。他还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红色精神永不过时,是中华民族崛起的精神伟力。河南红色文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独立自主走自己道路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要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推介和宣传的力度,传承好、弘扬好红色文化,使其成为河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军事国防教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新征程凝望中华文明,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宏伟目标,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更宏阔的视野,更深刻的规律性认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高度的现实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勇于承担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加强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研究阐释,持续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作者:孙君健,河南大学副校长,教授)

  相关推荐

  ·以文兴业 | 王明钦: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价值

  ·以文兴业 | 李庚香:走出文化大省以文兴业的新路子 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河南力量

  ·以文兴业 | 汪振军:中原文化,何以兴?——关于河南文化强省建设的路径思考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