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中原治水实践与中华文明③:中原治水实践与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9-14 10:27

  编者按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治水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灾难史。在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4周年之际,为助力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的召开,河南省社科联专题制作了《中原治水实践与中华文明》系列短视频,大河网学术中原持续推出,敬请关注。

  

  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在中原治水实践中,人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提出了系列治水方略,今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大禹治水时,提出“因水之性”“高高下下,疏川导滞”“决九川距四海,浚畎(quǎn)浍(kuài)距川” 的治水方法,即利用水自高处流往低处的自然趋势,顺地形疏通壅塞的川流,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湖泊及洼地,然后“合通四海”,最终平息了水患。体现了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思想。

  西汉贾让提出著名的《治河三策》。贾让提出的上策是人工改道,把冀州地区处于水流要道地方的百姓迁走,扒开今河南滑县西南的遮害亭的河堤,把冀州一带改为行洪区,让黄河从冀州魏郡的中部穿过,经漳河东北入海。贾让的中策,其主要思想是:“多穿漕渠于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就是在冀州地区多挖漕渠,使百姓得以用来灌溉农田,消减水流的急势。通过开渠、修筑堤防,在堤防上建造若干水门, 可达到灌溉与分洪并举的目的。贾让的下策继续以修缮堤防为主,致力于加高培厚现有堤防,下策是说即使花费很大气力,也不会有好的效果,总归是拆东墙补西墙,并非长久之计。因此贾让认为这是下策,是不足取的。贾让的治河三策,第一次全面地对治理黄河进行了方案论证,首次明确提出在黄河下游设置滞洪区的思想,首次提出经济补偿的概念,主张筹划治河工费用于安置因改道应迁移的移民。贾让的治河三策是中国最早对黄河下游兴利除害的治河文献,是保留至今最早的黄河治理规划,不仅提出了防御黄河洪水的对策,还提出了放淤、改土、通漕等多方面的措施,充分反映了当时思想的创新和技术水平的进步,对后世治河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古代治河思想的重要遗产之一,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东汉王景提出的是宽河行洪之法,其主导思想是开挖一条新河道,实行宽河行洪。主要内容是“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即选择地势最低的天然洼地作为新河道的走向,采用具有广阔滩地的宽河道,可以调洪削峰,调整泥沙的淤积,起到滞洪落淤、淤滩刷槽作用,然后对新河道进行了堤防修筑、河道疏深、水门建置、裁弯取直等彻底整修。王景治河,破除河道中的阻水工程,堵塞横向串沟,修筑千里堤防,疏浚淤塞的汴渠,自上而下对黄河进行了系统治理,是一次综合性的治水活动。自王景治河后,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北宋时期,在这800多年的时间内,河流归顺,黄河虽然不时会出现漫溢和决口,但总的来看没有出现黄河重大的改道的记载,这次整修成为黄河 800 年长期安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汴口的治理中,创造性地采取了“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的技术措施,是中原治水实践的一次技术创新。

  元代的贾鲁治理黄河的指导思想一是挽河南流,以复故道,二是疏、浚、塞并举,三是先疏后塞。其主要措施一是整治旧河道,疏浚减水河。二是筑塞小口,培修堤防。三是堵塞白茅口。尤其是在堵塞白茅口的工程中,贾鲁大胆采用前所未有的堵口方法,终于一举堵塞了泛滥7年的决口,为后世治黄积累了宝贵经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贾鲁在堵口的过程中采用了石船堤障水法,根据记载,贾鲁在决口上首逆流排大船27艘,用大麻绳和竹缆连接,将数船紧紧系在一起,组成方舟,依次排列,一面抛大铁锚于上流,固定船位,一面用长数百丈的大绳将船拴于岸边木桩之上,不使其摆动。接着,在船舱中“略铺散草,满贮小石”,上钉合子板,板上做埽(sào)数层。然后每船选择机警能干的水工二人,手执斧凿分别立于船头船尾,听到岸上鼓鸣,一齐凿船使之下沉。待船入水后,在船上加高埽(sào)体,在船后筑草埽三道,形成一道坚强的“船堤”,逼水南注故道。石船堤障水法在渡口技术史上是一个创造,也是这次治河取得的重要技术成就。

  到了明代,潘季驯的以堤束水和以水攻沙之法,即不让水分流,堵住黄河原来的决口,形成主河道,同时修筑一道缕堤,固定住主河道的河床主槽,使水流速度加快,利用水的流速,将淤积的泥沙冲走,从而达到治沙的目的。潘季驯的束水攻沙思想,在治黄的理论上实现了从分流到合流,由单纯治水到重点治沙两个重大转折,在治理黄河的历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从大禹治水开始,人们的治黄理念在一次又一次的治黄实践中实现飞跃,治水技术在一次又一次的治水实践中得到提升和完善,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体现了中华文明独特的创新性,对当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让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巨大的、持续的创新力。

  相关推荐

  ·视频 | 中原治水实践与中华文明①:5000年的中原治水实践推动着中华文明的发展

  ·视频 | 中原治水实践与中华文明②:中原治水实践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