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访谈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着力推动河南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一段时间以来,省内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到了什么、有着怎样的感悟和体会?大河网学术中原推出特别策划《领会》,邀约专家学者做客大河网直播间,谈谈对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和领会,今天推出第二期,主题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着力推动河南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学习全会精神,我们一起领会!凝聚改革共识,激发奋进力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正在进行时。今天,我们继续邀请省内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听听他们的“领会心得”。怎么理解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是什么?结合会议精神,又该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河南高质量发展呢?今天,我们邀请到省委党校经管教研部副教授、省直宣讲团成员林永然,一起来领悟会议精神。
林老师您好,欢迎您来到大河网直播间。和我们的网友打个招呼吧!
林永然:大河网的网友们,大家好!我是林永然。
主持人:《决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请问林老师,怎么理解高质量发展?
林永然: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立足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对经济发展的动力、价值、原则和目标作出的重大调整。习近平总书记对高质量发展作出过系统性阐释,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总的来看,高质量发展是夯实现代化国家物质基础的客观要求,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稳定器,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一次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鲜明提出来,就是要更加明确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着力破解当前及今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主持人:提到高质量发展,有一个绕不开的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您能为网友们讲一下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吗?
林永然: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最终决定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今年的1月3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主持人:我们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林永然:关于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可以借鉴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三个面对”来回答,一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从国际形势来看,经济全球化逆流未减,个别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把经贸科技交流政治化、武器化,筑起“小院高墙”,鼓动“脱钩断链”,加之受地区冲突影响,世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受到冲击;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还大量存在,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还依然艰巨繁重。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来从根本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二是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纵观世界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会深刻改变世界发展面貌和格局、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当前,全球创新策源地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强化,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我们迫切需要通过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三是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比如说,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消费者可以获得更为个性化、多样化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他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新质生产力还能够促进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如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这些新业态的出现不仅增加了就业机会,还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主持人:咱们河南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做了哪些努力?有哪些成功的尝试?
林永然:总的来看,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多个维度不断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在推动科技创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以及增强民生福祉等多个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并且取得了突出成绩。
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地方,还在于我们推动创新发展方面,我们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全省的首要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具体而言,一是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以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大格局,三年来揭牌运行20家省实验室、6家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布局41家省产业研究院,建设50家省中试基地。二是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包括传统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去年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24.7%;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落地超聚变、黄河信产等龙头企业,智能终端、新型显示等新兴领域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加速布局未来产业,谋篇布局量子信息、氢能与储能、类脑智能等产业,积极开辟新的产业赛道。三是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例如,洛阳中信重工通过智能化转型,生产效率提升了25%,能耗下降了10%,入选了国家首批“数字领航”企业。以上这些情况也突出反映出我省正在加快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以实际行动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主持人:最近,我关注到比亚迪正在大量、高薪招人。有一种说法是:大量用工需求背后反映的是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良好预期。在郑州,以比亚迪为龙头的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培育,这是否可以看做是河南制造业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信号?
林永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车一手托产业、一手托消费,在稳增长、扩内需方面至关重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加速落地,产业总体实现较快发展。
具体到这个问题来看,比亚迪大量、高薪招工的背后,一方面,反映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势头以及巨大的市场空间,由此引发对汽车技术工人、销售与服务人员以及汽车电子工程师等岗位员工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人才缺口问题,其中的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现有的人才技能可能难以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涉及多个领域,如电池、电机、电控、智能化、网联化等,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人才;目前高校和职业教育机构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人才培养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导致人才供给不足;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企业之间的抢人竞争也日益激烈。
对于我省而言,坚持实体经济当家,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以七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作为支撑,着力构建“7+28+N”现代化产业体系。“7”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现代医药、现代食品、现代轻纺7个万亿级产业集群,“28”是超硬材料等28个千亿级重点产业链,“N”是纳米材料、合成生物等专精特新细分领域。“7+28+N”链群已成为我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主战场。
主持人:河南有着自己特殊的省情,我们应该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林永然:我省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粮食大省、文化大省。对于我省而言,总体来看,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安排部署,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强化新赛道新领域制度供给,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具体而言,一是立足实际,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根基。要全面分析我省的自然资源、交通区位、人力资本、历史文化、粮食生产、产业体系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筑牢具有河南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根基。
二是优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一方面,以郑州、航空港区为中心,进一步巩固“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加快布局综合性科学中心、前沿交叉研究机构等,力争实现原始技术创新突破。推动创新平台沿交通动脉布局,强化与北京、上海等地的联动。另一方面,依托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围绕科研仪器、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和实验材料等领域,建设若干个省级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动区域内大型科研设施共建共享,提高利用效率。
三是各地要根据自身发展定位选择合适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比如郑州,要以“打造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为目标,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未来产业发展等领域下大力气。对于传统产业相对比较密集的县域而言,更多的重点可以放在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上面,重点推动企业以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来提升传统产业,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
主持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河南有不少积极有效的尝试,但仍然有诸多需要攻坚克难之处。“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下期视频,我们聊聊关于“科技创新”那些事。《领会》系列访谈持续推送中,下期视频我们不见不散!(姜秋霞 范昭/策划 冯佳宁 申久燕/执行 牧堃 李思豫/摄影 刘晓明/导播、剪辑 张舒婷/海报)
相关推荐
· 领会·访谈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
编辑: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