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中原治水实践与中华文明④:中原治水实践与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9-15 10:15

  编者按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治水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灾难史。在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4周年之际,为助力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的召开,河南省社科联专题制作了《中原治水实践与中华文明》系列短视频,大河网学术中原持续推出,敬请关注。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一部治水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中华民族有着善治水的优良传统,在几千年治水实践中积累沉淀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禹治水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大禹治水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在于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统一和整合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不仅需要组织和调度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统一各地的治水行动,需要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政权作为支撑。这种统一行动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和民族认同。这种统一和整合的努力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华民族注入了独特的统一性的基因。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得到了各地区氏族、部落的拥戴,在这些氏族、部落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各氏族、部落逐渐融合,大禹治水时形成的“大一统”观念随着中华文明的起源而萌发,在夏商周三代逐渐发展,经由春秋战国至秦汉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形成了系统的思想理论,为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在治水实践中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在治水实践中产生的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此外,大禹治水的成功也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治水过程中的组织和领导能力,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保护,体现了大禹的天下为公的治理理念。这种治理理念为后世的政治体制和社会伦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治水的过程中,大禹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并铸造九鼎,九鼎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以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大禹领导人们进行的这次治水实践,为九州一体、多民族融合的天下大一统格局奠定了基础,确立了包括中央王国和周边诸侯邦国在内的多元一体的王朝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大大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在大禹之后,各朝各代帝王都把九州一统作为奋斗目标。大禹之后,中华民族虽经分裂战乱,但终归一统,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也为中华文明独特的统一性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治水促进了民族融合与疆土开拓。历朝历代水利工程的修建,也起到了沟通四方的作用,例如,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是中华民族治水工程集大成者,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文化遗产。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在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中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再如,经过历朝历代对黄河的治理,使黄河流域尤其是中原地区长期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交流交锋的区域,对周边民族和部落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以中原文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逐渐向周边扩散,形成了高度的民族认同,使中华各民族逐渐融为一体,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在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曾遭遇很多重大挫折,但中华民族融为一体的状态并没有改变,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也没有毁灭,靠的正是在治水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文明独特的统一性和中华文明具有的高度文化认同。历朝历代的治水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建设强大统一的祖国。

  相关推荐

  ·视频 | 中原治水实践与中华文明①:5000年的中原治水实践推动着中华文明的发展

  ·视频 | 中原治水实践与中华文明②:中原治水实践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视频 | 中原治水实践与中华文明③:中原治水实践与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