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河”共生︱杨明:山海经与禹河故道
编者按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实地考察沿黄省区,为新时期黄河保护治理、流域省区转型发展指明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4周年之际,大河网学术中原推出此言有理特别策划——《和“河”共生》,邀请专家学者从文化传承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流域经济发展等角度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敬请关注。
今天刊发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教授杨明的文章《山海经与禹河故道》——
人类的文明史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久远。
自远古黄河河道雏形至禹治水后形成禹河故道,持续的地质运动已经进行了200万年。在禹之前,并无文字记载的人类文明,那个时候,黄河在整个华北平原漫流游荡,但其活动范围也被周围山脉所严格限定:黄河流出山陕峡谷以后,北有燕山,西有太行山,南有大别山,东有泰山和山东半岛的丘陵高地。从总体格局来看,经天地造化而形成的黄河,迁延于燕山南麓与大别山北侧之间的巨大冲积扇,而鲁西南地区丘陵高地,作为冲积扇的中轴,则成为华北平原上淮河、海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
《山海经》是目前流传下来最古的一部书。
书中以昆仑为坐标记述了禹治理后黄河的流路,“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这也就是公元前21世纪以前形成,由人类社会管理而又自然流动的黄河河道了。
因《山海经》语焉不详,战国时期成书的《尚书·禹贡》(据传禹贡为禹所著)又对这一段描述做了进一步猜测,认为其“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磔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用今天的地名描述就是:自积石山导河,曲折流淌至山、陕交界的龙门,南到华山的北部,再向东经过洛河转弯处,达到浚县附近的大伾山,向北流入大陆泽,又向北分若干条支流,然后注入渤海。
禹河故道,便是黄河在古中国版图上的第一次定位。
古书中把古中国的四条大河“江、河、淮、济”称为“四渎”,即“四条自有源头,并独流入海的大河”。
到东汉时,班固在《汉书》中则对此做了进一步解释,认为黄河是所有大河的起源,“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 。
禹时期“四渎”水系及古中国“九州”全图
对于禹治水后形成的禹河故道,有几个地方需要特别说明一下。
甲、河源考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那么,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在《山海经》和《尚书·禹贡》对禹河故道的描述里都有“积石”之说,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也曾有诗云:“潜昆仑之峻极兮,出积石之嵯峨!”这给人的印象,找到了积石山,也就离河源不远了。
但实际上,长久以来,对黄河河源争议不断,正是因为不知道积石山到底在哪里。各地为争河源,无不竭尽全力。为证明积石山在其境内,1913年国民政府甚至将河州(今甘肃临夏县)改名为导河县,由此可见一斑。
唐贞观年间,文成公主进藏,松赞干布“迎亲于河源”,据考证就是在青海玛多县的星宿海。这里海拔4300米,水草繁茂、降雨丰沛,整个湖区面积300多平方公里,密布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湖泊,在太阳照耀下繁星点点,灿若银河。
在历史上,清朝可能是距离河源真相最近的时期,当时“屡遣使臣,往穷河源,测量地度,绘入舆图”。在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的时候,朝廷派出的使臣中有一个喇嘛,叫做楚儿沁藏布,发现星宿海以上还有三条河流,惊喜之余,他溯源直上,竟然发现了上游的“古尔班索罗谟”,即我们今天所说黄河河源的三条支流约古宗列曲、卡日曲、扎曲。
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次河源查勘还有一个额外的收获,就是楚儿沁藏布等人成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发现者。两年之后,大清国铜版《皇舆全揽图》第一次在地图上标注了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和名称,这也是世界地理测绘史上一个重大事件。
1952年中国确定约古宗列曲(当地藏民称之为玛曲)为黄河正源,这也正是楚儿沁藏布等人发现星宿海之上三条河流中最古老的一支。
乙、大伾山
禹河故道穿过山陕峡谷后,一路向东行进,在大伾山(今河南浚县)又开始转道北流。
我们说黄河河道的变迁史,一般就是说其在出了山陕峡谷后的流路变化,因为在此之上直至河源,黄河河道数千年来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从历史上来看,这个转折点的位置不但直接决定了黄河下游河道的走向,甚至还对整条流路的维持时间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伾山是太行山的余脉,仿佛是潜龙在海,远远地露出一段龙脊。古老的黄河也好像对太行山脉依依不舍,曲曲折折地走来,把大伾山拥揽入怀,才顺着绵延的群山,相伴北去。
因为禹河故道的缘故,大伾山成为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名山之一。在历史上,汉光武帝刘秀、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等帝王多次登临此山,历代文人墨客也在此留下了数不清的摩崖石刻。
今天,当你登顶大伾山,放眼山下,便是空旷旷的河道,再也没有了数千年前浩浩荡荡的黄河。遥想当年,禹或许也曾站在这里,壮怀激烈,远眺黄河;如今物是人非,只留下千古功业,任由后人评说。
明·王守仁大伾山手书石刻诗,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
释文: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
丙、大陆泽
《尚书·禹贡》记载,禹河故道在经过浚县大伾山后,“北过降水,至于大陆”,说的就是北向流入了大陆泽(今河北巨鹿境内)。
大陆泽位于太行山河流冲积扇与黄河故道的交接洼地,众水所汇,波澜壮阔,有“浩渺大陆泽”之说。那一时期,大陆泽是北方华北平原上的最大水体,与之对应的则是南方江汉平原云梦泽(今洞庭湖),由此也可见其大。据考证,大陆泽面积最大时曾达1500平方公里,其面积涵盖了现如今河北省邢台市的隆尧、巨鹿、任县、平乡、南和、宁晋六县。
古时这里沼泽纵横,草木丛生,麋鹿成群,据说舜帝曾经管理过这一片“山林水泽”,并在这里猎获巨鹿,这也是秦以后“巨鹿泽”称谓的由来。
对于禹而言,别的姑且不论,仅仅是其劈山划地,将黄河引导至大陆泽就是一个神来之举。在大陆泽以南,黄河与太行山基本是平行的;而过了大陆泽之后,黄河开始向东北方向漫流。按照今天的说法,大陆泽实际就是一个库容巨大的天然调节水库,即便按照平均水深2米计算,也大致相当于现如今小浪底水库的容量。
由此可见,禹河故道能够稳定且维持数百年不迁移,要归功于大陆泽拦蓄了大量泥沙。当然,后来由于黄河泥沙大量灌入,湖底不断抬升,湖面不断向东侧低洼处转移,黄河的迁徙改道亦不可避免了。
相关推荐
·和“河”共生︱李立新:黄河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和精神图腾
·和“河”共生︱张祝平:高质量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建设
·和“河”共生︱赵宏波: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路径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