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精神丨李庚香:“宋词里的中国”之苏轼与河南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2-09-08 09:20

  编者按

       为进一步推动社科工作者进军网络主战场,扎实推进“河南兴文化工程”传播体系建设,努力打造“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文化品牌,9月8日,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研究员在深入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了“行走河南,读懂‘宋词里的中国’”系列视频。

  今天发布系列视频第1期:《行走河南,读懂苏轼》(之一)。


       苏轼的一生,是不断行走的一生。

  从眉山到开封,从中原到海南,从满腹才华到看透人生,他走了多远?

  从四川的三苏祠到河南的三苏园,从故居到嵩山南麓的陵园,苏轼在中原大地上行走的身影一段段叠加在我们眼前,从意得志满的“决断精敏,声闻益远”到身陷囹圄的“乌台诗案”,他又经历了怎样的心境变迁?

  从《题西林壁》到《石钟山记》,看似以文见长的苏轼,又以怎样的睿智去解读北宋改革的真谛?

  他的一生,在浮浮沉沉中,走遍了中原乃至中国大地,留下传世名篇的同时,也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人生豁达,给予后人无限遐想。

  走近苏轼,我们不妨跟随他的一步步足迹,去探究他的心路历程······


 苏轼是四川眉山人,是中国漫长而又充满活力的历史中非常有名的一位诗人。他虽一生仕途坎坷,但难掩学识与天资,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堪称中国古代文坛最著名的“父子档”,可谓“一门父子三词客”。《宋史·列传》写他用了近万字,达9509字。他为文明畅顺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清新明快,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词风豪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书法,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考察,前往三苏祠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一无二、辉耀千古的苏轼生在四川、葬在河南,一生与河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四川的三苏祠到河南的三苏园,苏轼走了多远呢?正如他所言,“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因此,今天,我们读懂苏轼,就读懂了这一“千古风流人物”,就读懂了河南,就读懂了“宋词里的中国”。

  苏轼一生多次到河南。宋仁宗在位的嘉祐元年(1056)苏洵带着苏轼苏辙两兄弟自川陕赴京城(开封府)去考科举。嘉祐二年(1057),年仅20岁的苏轼与苏辙初次赴举,一举登科,以其卓尔不群的才华名震京师,深受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此后归乡给母亲守孝直到嘉祐五年。

  直至嘉祐五年(1060),再至京师,此时苏轼苏辙已有官职,授任河南府福昌县主薄,但没去,由欧阳修推荐参加次年的“制科”考试。在开封府任职时,“轼决断精敏,声闻益远”。

  嘉祐六年(1061),苏轼兄弟参加“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正式入仕。当时苏轼赴任陕西凤翔府路过渑池(今属河南)。 这一年,他写下《和子由渑池怀旧》,写出了人生无定,际遇偶然,陈迹易消,传达了带有普遍性的人生体验。他用“雪泥鸿爪”来比喻往事所留的印痕,暗示人生的偶然无定。以“雪泥鸿爪”喻今昔变迁,人生无常,想象新奇,发人深思。

  嘉佑八年(1063),苏轼在凤翔任职(仕宦生涯第一站),这年宋仁宗去世,侄子宋英宗继位,改元治平。

  治平二年(1065),由凤翔返回开封,任直史馆。

  治平三年(1066),苏洵去世,从开封府返回眉州守孝。

  熙宁二年(1069),苏轼守完孝回到开封,就赶上了王安石变法,由于各种原因,苏轼成了宋神宗支持的新党的对立面。

  熙宁四年(1071),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被迫离开朝廷,外赴杭州。 1071年,在《龟山》一诗中写道:“地隔中原劳北望,潮连沧海欲东游”。

  熙宁九年(1076),从密州(今山东潍坊诸城县)任满回京。

  熙宁十年(1077),从开封府远赴徐州,任徐州知州。

  元丰二年(1079),苏轼转任湖州知州,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用语暗藏讥刺朝政。苏轼七月二十八被捕,八月十八入狱,十一月二十九释放。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据《汉书·薛宣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案件判决结果将苏轼贬到了黄州。乌台诗案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

  元丰七年(1084),任汝州团练副史。在《满庭芳》中,他说“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他期待“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相信汝州有汝州的好处。然而,在他奉诏前行汝州任职的途中,由于路途坎坷艰辛,他的幼子在路途中不幸夭折了。在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里,苏轼写下了139首诗,24首词,文章近百篇。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题西林壁》,此外,他还创作了《石钟山记》。《题西林壁》描写庐山观景的感受,揭示只有“入乎其内”而又“出乎其外”,才能认识事物的全貌和真相。这首诗明如白话,但其味甚浓,其理无穷。在一时期,他创作了《石钟山记》。1084年,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七年,“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湖口,因得又观所谓石钟者”。他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题西林壁》讲的是“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而《石钟山记》则讲要获得正确的认识,需要亲临现场,需要调查研究,需要实事求是。其实这两篇作品的背后,都涉及到如何看待宋朝“变法”的方法论问题。在知行关系的认识上,宋代文学,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1085年十二月,到京。

  绍圣元年(1094),绕道汝州会弟苏辙。苏轼和苏辙兄弟情深。苏辙说他“抚则我兄,诲则我师。”在《满江红》中,他说:“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体现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苏轼年62岁时,流放到海南岛,他登高北望,有四顾途穷之感。然而,在他看来,海南与中原,犹如仓中的米粒,无所谓优劣。

  公元1101年,苏轼在常州病逝,次年葬在小峨眉山(今在平顶山郏县)。之后苏辙墓和苏洵衣冠冢均葬在此,俗称“三苏坟”。

  苏轼在《澄迈驿通潮阁》中提到“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体现了对中原的深沉眷恋。他的《别子由三首兼别迟》其二写道:“先君昔爱洛城居,我今亦过嵩山麓。水南卜筑吾岂敢,试问伊川买修竹”,表达了对嵩山之阳的热爱。苏轼最后选择了在此地安享歇息,有形胜说、家境不济说、祭祀方便说、“土厚水深”说,“表恋阕之微诚”说五种观点。但在我们看来,苏轼遗嘱“即死,葬我嵩山下”,与嵩山周围地区“土厚水深”、“土厚且坚”、“状如列眉”有关,美似家乡峨眉,还与宋代的规矩有关,与距宋皇陵群近有关。清代毕沅认为,当时宋代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出身中原以外的各地朝廷大员,死后可以在汴京方圆五百里以内选地安葬,比如出身庐州合肥的包拯死葬巩义,出身苏州吴县的范仲淹死葬伊川,出身江西的欧阳修死葬新郑一样。从三苏祠到三苏园,苏轼到底走了多远?他说:“岭南万里不能死,而归宿田野,遂有不起之忧,岂非命也夫!然生死亦细故尔,无只道者”。从故居到嵩山南麓的陵园,我们仿佛看到了苏轼在中原大地上行走的身影。穿越千年,我们或许能从苏轼遗留给我们的诗词中,透过他的身影窥探一下他的心路历程。

  相关阅读: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精神|李庚香:焦裕禄心中的“三棵树”之松柏篇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精神|李庚香:焦裕禄心中的“三棵树”之杨柳篇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精神|李庚香:焦裕禄心中的“三棵树”之泡桐篇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精神|李庚香:焦裕禄留下的“三件宝”之一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精神|李庚香:焦裕禄留下的“三件宝”之二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精神|李庚香:焦裕禄留下的“三件宝”之三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