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黄河研究⑦| 饶明奇:被尊为“河神”“朱大王”的治河名人朱之锡
编者按:“黄河宁,天下平”,真实立体全面讲好黄河故事,为现代化河南建设凝聚精神力量。2014年出版的《政治黄河研究》对我们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该书分为政治中心篇、战争篇、职官篇、政治人物篇、著名河官篇、法规篇、治黄与治国篇七部分,围绕政治黄河这一中心,从不同方面展开论述。今天起,学术中原将陆续摘编刊发书中的部分篇章,敬请关注。
本期推《被尊为“河神”“朱大王”的治河名人朱之锡》,本文经原书作者、学术中原特约专家饶明奇修改,更加通俗易懂,供大家品读。
朱之锡(1622~1666),字孟九,浙江义乌人。清顺治三年(1646年)进士,历任弘文院侍读学士,吏部侍郎。顺治十四年以兵部尚书衔出任河道总督。
顺治三年(1646)朱之锡参加了会试和殿试。当时黄河年年决口,水患给黄河流域及江苏人民特别是淮安人民带来重大灾难,当年的顺治皇帝独出心裁,给考生的应试题是《治河策》。朱之锡在这道试题中提出了“治河十事”,受到考官和顺治皇帝的赞赏,年仅24岁就中了清朝第一届进士二甲第八名,被选为庶吉士。后又历任弘文院编修、会试同考官、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国史院侍讲学士、秘书院侍读学士、弘文院学士、吏部右侍郎等职。顺治十四年(1657),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总督河道,时年35岁。
朱之锡赴任之前,顺治皇帝谕旨在景山召见,并为他饯行。朱之锡到景山,顺治帝亲自出迎。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后,顺治皇帝解下御衣,亲手给朱之锡穿上,并赐给升职用的衣帽、带靴、鞍马等物。朱之锡受宠若惊,跪伏于地,决心以实际行动报答皇上的信任。
清代致力于对黄、淮、运交汇之地的治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时间一长,泥沙淤积,经常决口,形势非常严峻。朱之锡赴任之后,不是劳于奔命治黄堵决口,就是淮河告灾,亲临抗洪第一线,从不懈怠。
朱之锡上任后,对黄河、淮河、运河等地的治河情况,亲临沿线勘察。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先后多次向朝廷奏本治理河道的合理建议。如河南每年治理河道的夫役,应保存原有的名额。原明朝制定的淮河工事,除了官府丁差外,大多来自于民修,应当恢复旧例。扬州一带的运河附近,湖泊多,属黄、淮交汇之处,以前设有堤闸以便蓄水槽运或抗洪防灾,应当择要修葺。在汛期前,各地要备足应急材料,以防河堤决口。特别是洪灾多发的濒河、临河两岸的州县必须预先做好筹备。地方上出现的奸、豪包占夫役,发洪水财私弊百出等问题,应当严责司、道、府、厅各级查报,凡是发现官吏徇私舞弊,隐瞒不报的,以渎职罪从严论处。各地在黄河汛期守更的水夫,如果发现阴雨天气不赴堤日夜值班的,扣除工食直至旷尽,并责令管河厅、道严加核查,及时撤换。各地河员升调降用,一律等到新任上岗时方可离任。河员的专职官,不能另有差事。每年年终经过一次考职,然后举行一次奖劾。朱之锡的奏本,都被获准录用。
1658年,黄河在山阳湾(现在的板闸),水势汹涌、田庐尽没,人民逃离,他首先查明原因是上游宿迁董家口的旧河道为流沙淤塞所致,他带领兵夫先将董家口旧河道上每二里筑一水门,用流沙更相洄注的办法,发明了在多沙河流上采用多水门形式引水放沙的新技术,并向东开新河八百丈引水入运道,在山阳湾筑渡槽、涵洞、开新河将汹涌的河水引向其他河道,在决口处筑“方梁”、“石洫”。就是修筑断面较大的河堤,因河堤较宽,梯形断面近似方形,故谓之方梁。在向水的一面衬砌石块,谓之石洫。这样大的水患他带领人民一个月治理就胜利完成了。
顺治十六年(1659)春,他又亲驻山阳苏嘴一带,排除五大险工,丛弊一清。后又奔赴太行老堤,制定治河决策。建议中州各地派遣的夫役当照15年以前的属地,分别远近,轻重缓急,渐次调用民工,既保持了正常需要人数,又做到了合理摊派夫役,众百姓心悦诚服。朱之锡每年都要清理各地河官的财务。发现贪污渎职者,一律从严惩处。
顺治十八年(1661)冬,运河清江至高邮300里间因水患,河道几成平地。朱之锡召集民夫彻底清淤疏浚。他奏请朝廷发给民夫粮食以作报酬,稳定了民工的人心。虽工程浩大,但劳工不缺。朱之锡鉴于运河因水灾或干旱都无法通航船只的实际情况,奏请朝廷修建了南起台庄,北至临清的多处调节水流的闸门,并严格控制船只运载的重量和开启、关闭水闸的时间,使运河得以终年可以通航。
康熙亲政以后,把河务当作巩固清朝统治的重大政治任务,始终没有放松对水利的整治。康熙元年(1662),朱之锡任期已满,经考核,因功绩卓著,仍为康熙重用,康熙命给诰身,亲赐羊酒文绮,朱之锡进阶为资政大夫,继任总督河道,成了两朝治河重臣。
康熙元年,黄河又多处决口。朱之锡亲自驻扎在治河工地上,指挥抗洪抢险,筹划民工和材料,以致手、脚、口都生疮溃烂,也不下一线,直到抗洪告成,险情排除。
在治河形势非常紧迫、繁重的时期,朱之锡除了一天在住所处理案牍之事外,其余九天时间都在外奔波,巡视督查。酷夏在野外不张伞盖,寒冬腊月不穿皮袍。不是夜宿在荒郊野外的破庙里,就是在治河工地上坐等到天明,与民工打成一片。他既对民工夫役怜悯体恤,以粮代赈,为民解困去忧,又革除陋规,立碑于道,严禁官吏苛待民工,为民昭雪、平反冤狱。
朱之锡清廉勤政,为民造福的事迹,被两河百姓争相传诵。当时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大多数是沿河各地的县役民夫,背井离乡,收入微薄,深受劳役之苦。朱之锡巡视河工时,沿河百姓皆拦马陈述苦痛,央求他为民分忧。朱之锡多次向朝廷上奏,申陈沿河人民之苦,建议体恤民情,合理摊派夫役并发给钱粮,实行以工代赈。经过朱之锡的奏请,朝上谕旨各地,在各重要地段,驻兵防守,以酌减徭役之苦,给两河民众以更多的时间休养生息。沿河民众纷纷称他是为民作主的好官。
明清时期南粮北运全靠运河,运河上每年就有数万艘兵运和粮运的船只通过。由于漕水浅浮,每船必由数十名纤夫在两岸牵引上京。纤夫之苦难以言状,他们不分昼夜,饿不得饱食,劳不得休息。而且,还要遭受官兵的任意鞭挞,有的折肢伤股,有的命丧黄泉。即使侥幸活命也痛苦不堪。纤夫之役,世代相传,父死则由子孙代征。一家几代都死于纤夫之役的很多,民怨遍地。朱之锡十分同情体恤运河纤夫之苦累,多次向朝廷上疏,建议给纤夫、水手以银钱、粮食作为报酬。朱之锡的奏疏终于获得皇上批准,沿河两岸百姓无不感恩戴德。
朱之锡自己一生为官清正廉洁,对各地出现的官僚腐败现象深恶痛绝。朱之锡在任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时,为了严肃吏治,惩治贪官、玩官的朝奏就达15次之多。对在治河工程中表现积极的官员,十分珍惜和爱护。他连续五次向朝廷上奏《申明激劝大典》,对贤否勤怠,分别举报,隆重奖励河属各有功之臣。赏罚分明之下,治河工地上不断涌现出清官好官。
在他任总督河道的10年中,没有发生过重大水灾,沿河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淮安地区、邳州、宿迁、河南中牟、阳武、山东曹县、南旺、台儿庄等地的百姓都尊称他为河神。
朱之锡总督河道10年,以勤俭为本,经营有方,河库存银由10万两增长到46万余两,存银分文不花。按朝中规定,可将5万两“余羡”赏给朱之锡本人,但他却分文不取。以至于他死后“家无余财”,所剩的仍是祖上留下的的三间泥墙瓦房。《梅麓公行略》一文中称:“其居官清介,一切耳目玩好,无所尚。惟藏书数百卷,被服如儒生,布衣蔬食,泊如也。其接物则一本于诚,喜愠不形,遇僚属如家人。凡所指授,必委曲详尽,娓娓不倦。”
朱之锡为了治河,还写下了大量的调研奏章,对治河、漕运等重大工程提出了许多十分有见地的建设性意见。最催人泪下的是,朱之锡病入沉疴,尚念念不忘三河治理,去世前的最后两天,还写了两篇各近千字的奏疏:他临死前一天已经写好尚未拜发的《患疾日深疏》, 疏中表达了他治河的决心,详尽地阐述了治河经历和提出辞职的原因。康熙五年(1666)二月,朱之锡连撰写奏本的最后日期也来不及写上,就与世长辞了。时年仅44岁。
朱之锡去世的消息出传来,曾经的同僚们无不嗟悼,两河百姓皆悲号陨涕,尤其是济州士庶,或巷哭不已,或匍匐聚哭于堂,数月不止,非常罕见。
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南下巡视河工,看到河运畅通,百姓安居乐业。念及先臣治河有功,恩准大学土、总督河道阿桂等人的奏请,追封朱之锡为“助顺永宁侯”。乾隆为表彰他为清王朝初期所建立的不朽功勋,又下令将他列为各地官方的春秋祭祀对象,先后授以佑安、显应、绥靖、昭感、孚惠、护国、灵庇、翊化、昭显等封号。
相关推荐
·政治黄河研究① | 饶明奇:历史上第一个综合治黄方案出了什么“金点子”?
·政治黄河研究② | 饶明奇:历史治水名人王景是如何治河的?
·政治黄河研究③ | 饶明奇:贾鲁治河的三大工程和自创的石船大堤堵塞决河之法
·政治黄河研究⑤| 饶明奇:世界著名治黄专家潘季驯的“束水攻沙 黄淮运同治”之法
·政治黄河研究⑥|饶明奇:潘季驯的《河防一览》堪称中国16世纪的“治黄通运”宝典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