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中的河南 | 梁周敏:为时代发声 为人民发声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5-19 09:00

  编者按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论断和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5月16日,河南省社科联召开全省社科界“重温5·17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讨会,9位专家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出谋划策。在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发表七周年之际,河南省社科联联合大河网,推出“学术中的河南”特别策划,敬请关注!

  以下是河南省哲学学会会长,教授梁周敏的观点《为时代发声 为人民发声》——

  山河丰盈,草木茂盛,在这美好的五月,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定做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的社科工作者为时代发声,为人民发声。

  一、筑牢信仰之基,明确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5·17”讲话中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改革进入攻坚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加,社会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思想同时并存,社会思潮风云激荡,各类意识形态斗争风高浪急。种种情形表明: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为时代发声、为实践发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和实践赋予社科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同时,我们也看到时下仍然存在着一些不正确且思想模糊的认识以及服务实践上的乏力,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乏力,如在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质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有的认为学术研究应超脱实际和实践需要,才具有学术上的真正价值;有的学者如习近平总书记批评的“经典著作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文风不够端正,学术研究有悖科学精神。凡此种种,既有世界观方法论上的迷失,也有价值观和学术风气的不端的表现,说到底是缺乏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解决一些根本问题上下功夫,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从立场观点方法的维度,解决对马克思主义真懂真信的问题。而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个核心的问题还要解决好科研和教学为什么人的问题,究竟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民服务的问题,这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性原则性方向性问题,是大是大非问题,在这个方向和维度上,不能迷失和错判。

  二、坚持问题导向,服务实践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5·17”讲话中,从国内国际形势中阐述了时代和实践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更好发挥作用的问题,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应该坚持问题导向、服务实践需要的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阵地,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来源于实践的需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从幼小走向壮大,它需要不断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并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从我国历史上看,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无数仁人志士其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无不包含着时代、实践和人民的所需所求,正是他们的时代回答和问题探索,为后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成为中华文明的灿烂篇章。今天这个时代科技迅猛发展,信息化浪潮汹涌。我们应强化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这是我们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

  坚持问题导向,本质上是推崇实践创新。问题是创新的源泉和起点,正是对问题的研究才会引发认识问题的发生和发展。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研究和解决实践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把握历史的脉络,寻找发展的规律,推动问题的解决。从这一点说,能否坚持问题导向,是一个学者的基本功和学术价值高下的一个判断标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

  坚持理论服务实践需要,是理论应有的基本价值。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给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创新、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而又广阔的理论空间,我们不能辜负这个时代。要立足实践需求、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旗帜鲜明反对脱离实践需求,单凭一己之好的研究风气。只有满足实践需要的研究成果,才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我们要树立回答实践需要的学术理想,尊重实践、聚焦实践,自觉把个人的学术实践同党和国家、民族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呈现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成果和作品。

  三、继承民族传统,推动学理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用了重要的篇幅论述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提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体现三个要求:继承性和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我们要认真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要求,坚持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首先我们要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相契合,在创新表达上下功夫,打造易于为今天时代和人民大众需要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达。因此,我们不能追求理论上的纯粹性和继承上的原汁原味,不仅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也要反对盲目接受和亦步亦趋的不良学风。

  推动学理发展,要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上下真功夫,出大力气。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哲学学理思想体系,一定伴随着系统的知识智慧、理性思辨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学理发展要从话语体系构建入手,话语构建的目的,是为了影响社会认知,引导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和实践。当前,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看,应首先讲好“中国话语”,“中国话语”应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话语”。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我们要创造具有我们的主体性原创性的话语体系,这是我们自己的学理特色和优势。要勇于探索和创新,摒弃刻舟求剑、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依样画葫芦的做法,敢于攀越“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问”。作为河南的社科工作者,我们应立足中原大地,发出具有中原特色的学术声音,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应有贡献。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是一个很高的学术境界。我们要发扬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在为时代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相关推荐

  ·学术中的河南 | 武新军:文明互鉴与学科建设

  ·学术中的河南 | 李庚香: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河南探索

  ·学术中的河南 | 孙晓飞:高举伟大旗帜 坚持人民至上 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持续求进

  ·学术中的河南 | 刘振江: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学术中的河南 | 张延峰:以平台建设为抓手 加快推进洛阳新型智库建设

  ·学术中的河南 | 屈凌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

  ·学术中的河南 | 杨玉珍: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学术中的河南 | 张占仓:坚持正确方向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学术中的河南 | 华小鹏:以有组织科研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创新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