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⑭ | 赵璐:深刻把握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实践意蕴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11-10 09:32

  编者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大河网学术中原开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专栏,紧紧围绕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思想,持续加强学习、研究、阐释。

  伟大时代催生文化繁荣,理论视野提升实践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巩固文化主体性是“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基点。对中华文化源、流、质、义的高度认同感、自豪感,铸牢了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发出强烈的文化自主性和创造性,为中华文化的现代性转型、系统性更新提供强大内驱力。我们要深刻把握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实践意蕴,坚定文化自信、把握历史主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承担新的文化使命。

  一、自觉自为:赓续民族生生之脉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主体性是民族自立自强的根本维系。万变之江河,不变之中国。西方文化重在“存在”,中华文化重在“生生”。中华文化集向心凝结与包容并蓄于一体,历数千年之繁盛而遭近代百年之衰败,煊赫大气以泽被东西,却因陷于长期自我循环而濒于坏空。近代中国思想的主流聚焦于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体现在以文化自觉推动传统文化的激活与新生。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使命的主动承担正是基于对文化主体性的集体自觉和成熟认知。

  中国共产党是不断推进“两个结合”、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领导力量。1949年9月16日,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提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1979年10月30日,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023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文化复兴作为民族复兴的应有之义,将巩固文化主体性内蕴于担负文化使命的不懈奋斗之中。

  二、自信自立:探究文化“可大可久之道”

  自信自立方能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何以中国?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适,而成其久。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和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文化发展一般性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特殊性规律的认识,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以“两个结合”凝练历史经验和政治智慧,以文化自信自立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了解中华文明,不仅要了解中华文明连续性、统一性、创新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征,更要了解中华文明赓续演进的历史进程,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现代思维深化对中华文化主体性的认知。要以历史唯物主义梳理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轨迹,把中华文化置于世界历史视域之中,考察文明进程与文化现象。要以辩证唯物主义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复杂性和动态发展的规律,阐释和凸显中华文化的内涵与价值,精准把握中华文化的主导力量和系统结构,推动中华文化与历史同频、与时代相契。文化自信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第二个结合”以又一次思想解放的伟力,从根本上推动了新时代的文化繁荣,文化对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充分凸显,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显著提升。

  三、守正创新:拓展人类美美与共之途

  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开阔广博的文化视野,拓展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实践空间。

  现代化是一体化与多样化并行的历史进程,文化互通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钱穆先生在《文化学大义》中提出:“今天的中国问题,乃至世界问题,并不仅是一个军事的、经济的,或是外交的问题,而已是一个整个世界人类的文化问题。一切问题都从文化问题产生,也都该从文化问题来求解决。”当今世界,“以资为本”的利益驱动造成人类现代化非均衡后果急剧凸显,二元对立的零和思维造成信任赤字、社会撕裂与族群冲突。惠此中国,强而不霸、为而不争。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多为吸收、融和与共生,少有分裂、斗争与消灭,礼乐文明的中正平和,天人合一的圆融自洽,尚学崇德的价值追求,美美与共的开放胸襟……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现代文明在真正充满责任感的全球秩序重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寻常的角色。新的文化使命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持久追求。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广阔的文化视野、包容的文化心态、进步的文化理念,展示出更为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和更为博大的文化胸襟。

  (作者:赵璐,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副主任、副教授)

  相关阅读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⑬ | 李娟:繁荣文艺精品创作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⑫ | 向长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思维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⑪ | 李庚香: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明体达用、体用贯通”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⑩ | 陈东辉: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河南担当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⑨ | 包世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特质和建设着力点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⑧ | 刘菡:构建中国哲学当代新形态的基本原则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⑦|杜梦伟:守正创新,赓续中华文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⑥ | 师永伟:奋力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⑤ | 王留群: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科学指引 谱写新时代文化强国新篇章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④ | 李龙:从习近平文化思想看中原文化“美美与共”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③ | 闫德亮: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② | 张佐良: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四大核心要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① | 毛亚男: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