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传奇•红旗渠十讲⑨丨李庚香:读懂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跟党走就有无穷力量
很多到红旗渠参观的人,都会有一个疑问,在当年那么艰难的条件下,林县人为什么要修渠、为什么敢修渠、为什么能修成渠呢?93岁的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他是这样回答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红旗渠!”朴素的感悟,道出了红旗渠修建成功的核心密码,那就是有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党的领导,这是坚守初心、勇毅前行的根本保证。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我们时刻能感受到党的领导伟力。10年修渠,林县县委始终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了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作用,保证了红旗渠工程的全面胜利。以林县县委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统筹谋划、精准落子,作出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的重大决策。在前期决策过程中,林县县委先后举行两次县委书记处会议,一次常委会会议、两次县委(扩大)会议,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在工程建设之初,林县县委通过党的委员会和15个党总支以及320个党支部,把工地上的1673名共产党员组织起来,汇聚了修建红旗渠的骨干力量。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党组织成功将全县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效集中起来,实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保证了在经济困难条件下这项大型水利工程的集中建设。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林县县委带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不畏艰险、矢志不移,成就了红旗渠这一人间奇迹。
奇迹的造就在于我们党有威信。这种威信体现在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上。1958年,毛主席在接见杨贵时说:“吃水是个大问题,不能马虎,一定要解决好,要为老百姓分忧解难”。那,领导要有威信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领导干部没有私心杂念;另一方面,是“敢想敢干”又“实事求是”。用两个词来概括,就是干事、干净。杨贵曾多次表态说:“如果红旗渠修不成,我就从太行山跳下去,以向林县人民谢罪。”正是这种全县一盘棋的强有力的领导力、凝聚力、号召力,汇聚了50多万林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了林县人民千百年的夙愿。
奇迹的造就还在于干部有激情。“领导在前头,群众有盼头”。当时的林县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的期盼放在心中首要位置,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红旗渠为什么能修成呢?修建红旗渠时,走在红旗渠修渠大军最前面的,是以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和县长李贵为代表的一班人,他们与群众同样住山洞睡“石板床”,同样蹲在地上喝野菜汤,同样搬石头和泥浆。他们敢于顶着质疑、冒着风险、走在前面、作出表率。“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的汗水就流成河”,正是党员干部的示范带领,林县人民激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创造活力。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惊人的生存能量和巨大的智慧能量、精神能量。
奇迹的造就还在于群众有信心。当时林县县委书记杨贵说:“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离开了人民,我们什么也做不成。”人民有信心,引漳入林就有希望,林县就有未来。1960年2月10日,林县县委召开全县广播动员大会,向全县人民发出《引漳入林动员令》。鼓舞人心的号召,高瞻远瞩的擘画,凝聚起人民群众改变落后面貌的磅礴力量。在出征誓师大会上,男女老少群情激昂,高举的拳头如同树林,口号声响彻太行云霄,让我们看到了群众的信心;还有一个镜头,漳河水引来时,万民沸腾,让我们既看到了群众的力量,也切实感受到了人民的幸福。
“人民紧跟共产党,改造山河有力量”。“千人千双手,万人一条心。党委交任务,坚决要完成”。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水的问题?答案就在于党的坚强领导。红旗渠精神,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特有的精气神,展示了党“永葆蓬勃朝气,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的良好形象,集中体现了党坚强领导的伟力,成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共产党故事的鲜活案例。新时代,需要卓越领导力、伟大领导力和全球领导力。读懂红旗渠精神,就要全面提高党的领导能力,不断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能提升国家安全体系和安全能力现代化水平,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凝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相关阅读:
太行山传奇•红旗渠十讲①丨李庚香:“人工天河”红旗渠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太行山传奇•红旗渠十讲②丨李庚香:缺水灾难,誓把天上水蓄起来,把境外水引进来
太行山传奇•红旗渠十讲③丨李庚香:自力更生, 不等、不靠、不要,全靠双手来创造
太行山传奇•红旗渠十讲④丨李庚香:艰苦创业,一部艰苦修渠史就是创业奋斗史
太行山传奇•红旗渠十讲⑤丨李庚香:心往一块想,劲儿往一块使,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太行山传奇•红旗渠十讲⑥丨李庚香:无私奉献,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
太行山传奇•红旗渠十讲⑦丨李庚香:读懂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的密码
太行山传奇•红旗渠十讲⑧丨李庚香:读懂人民的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编辑: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