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黄河研究⑯| 饶明奇:中国现代水利的开拓者汪胡桢先生
编者按:“黄河宁,天下平”,真实立体全面讲好黄河故事,为现代化河南建设凝聚精神力量。2014年出版的《政治黄河研究》对我们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该书分为政治中心篇、战争篇、职官篇、政治人物篇、著名河官篇、法规篇、治黄与治国篇七部分,围绕政治黄河这一中心,从不同方面展开论述。学术中原持续摘编刊发书中的部分篇章,敬请关注。
本期推《中国现代水利的开拓者汪胡桢先生》,本文经原书作者、学术中原特约专家饶明奇修改,更加通俗易懂,供大家品读。
汪胡桢(1897~1989),浙江省嘉兴人,中国现代水利的开拓者,被誉为我国“连拱坝之父”。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资深院士),曾任北京水利水电学院、河北水利水电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前身)院长19年。
一、生平简介
汪胡桢1897年7月12日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府(嘉兴市)。他的故居就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嘉兴南湖岸边。他刻苦学习,1915年中学毕业后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成为中国近代水利科学家李仪祉先生的学生。在李先生的教育和影响下,他懂得了“什么是水利”。汪胡桢从上水利第一课开始,就爱上了这个行业,并立志改造自然,征服江河,振兴中华。1920年,汪胡桢赴美入康奈尔大学研习水力发电工程,成为中国最早出国学习这门工程的人。1923年,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并在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铁路电力公司实习,曾参加摩尔根瀑布(MorganFalls)水电站、骚吐斯水电站(Saw-toothWaterpowerPlant)的设计和施工,使其学业更为坚实。为了解欧美水道情况,他到过美国不少地方,回国前又去了英国、法国、瑞士、比利时、荷兰、德国等国家,参观了许多水电站。这次环球旅行,使他增长了见识,打开了眼界,开拓了思想,这为他后来在从事水利工作中,孜孜不倦追求科学技术进步,勇于创新打下了坚定的思想基础。1924年汪胡桢回国后,在南京河海工科大学任教。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汪胡桢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副部长,后兼任治淮委员会委员、佛子岭水库总指挥。1955年,任水利部北京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黄河三门峡水库工程局总工程师。1960至1978年,任北京水利水电学院、河北水利水电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前身)院长。1978—1980年任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临时常务理事会副理事长,1979年调任水利部顾问。1981—1985年分别被选为中国水利学会第三、四届名誉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五届名誉理事,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顾问。1984年9月,被聘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名誉院长。汪胡桢是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中国委员会常委、第六届委员。
1989年10月13日,他与世长辞。
二、主要成就
(一)水利建设
1.治淮工作
1927—1929年,他任太湖流域水利工程处和浙江水利局副总工程师时,引进了风行欧美喷射沙浆用的“水泥枪”(CementGun),在闻家堰石塘塘面试用,塘缝被封住,塘后覆土不再流失,节省了年修费用。
1929年,汪胡桢出任导淮委员会工务处设计组主任工程师,参加制定了导淮工程计划,因无费用,计划被束之高阁。1931年,长江、淮河发大水,堤防、涵闸大都被毁,遍地灾民。他领导修复了西起正阳关、东抵五河县长达200公里的淮河大堤及涵闸几十处,疏浚了淮河支流北淝河。1934年,汪胡桢任整理运河讨论会总工程师时,亲自踏勘了从杭州到北京的大运河,仅用一年半的时间,编制完成了《整理运河工程计划》一书。1946年,汪胡桢任钱塘江海塘工程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领导修复了因抗日战争破坏的钱塘江海塘缺口。
2.主持修建佛子岭水利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汪胡桢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报效祖国的愿望得以实现。为此,他满怀热情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祖国的水利事业中去,为中国水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佛子岭水库大坝,因此被水利界誉为“中国连拱坝之父”。
3.主持修建三门峡水利枢纽
继佛子岭工程之后,汪胡桢又投入三门峡水库的修建,三门峡水利枢纽是在黄河干流上建设的第一座大型工程,它经历了我国水利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复杂、曲折道路。工程建设和运用的巨大成就,不仅在防御黄河水害和综合利用水资源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治河思想、治黄规划、泥沙科学、工程建设、水利经济等方面给人们以启示。汪胡桢是负责三门峡枢纽工程施工技术的总工程师,为三门峡枢纽工程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水利研究工作
1931年,中国水利学会成立,汪胡桢是创始人之一,历任第二至第十届董事、第七届副会长、并兼出版委员会主任,主编《水利》月刊。《水利》对交流水利科学知识,促进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他还把水利古籍编印为《水利珍本丛书》,并与商务印书馆商妥将《行水金鉴》及《续行水金鉴》刊入《万有文库》中。1938—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汪胡桢在上海不愿为日寇工作,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组织一大批人从事翻译和著作工作。他翻译出版了奥地利工程师旭克列许著的《水利工程学》。该书对各种水工建筑物讲述十分清楚,插图又多,成为当时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参考书之一。他主编出版了《中国工程师手册》。这本书收集了国内外许多宝贵资料,共有基本(理论)、土木、水利等三册。这使中国工程师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手册,对以后的工程技术人员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为了这部巨著,汪胡桢卖掉房子来支付稿费和出版费用。
(三)水利教育工作
汪胡桢本人不仅在水利建设中做出了重大贡献,还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水利建设人才。早在1935年,在他建议下,利用工赈,以他为主考,录取了严恺、张书农、王鹤亭、伍正诚、粟宗嵩、徐怀云、薛履坦等分赴英、美、德、法、荷留学,后来他们都已成为中国卓越的水利专家。在修建佛子岭水库时,人才奇缺,他带领一批知识分子边干边学。汪胡桢把从国外带回的书送到图书馆,成为大家争相借阅的书;他亲自讲授“坝工设计通则”“佛子岭连拱坝的初步设计”等课程,人们把工地称为“佛子岭大学”,并亲切地称他为校长。这个大学培养了一代新人,如曹楚生、曹宏勋、朱起凤等后来都成为技术骨干,在水利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1960~1978年任北京水利水电学院、河北水利水电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院长期间,除担任高级班水工结构课程外,还率领学生去京郊水利现场进行直观教育,讨论方案,审改设计。1965年,率领师生完成了“黄河碛口拦沙库设计方案”。
三、思想品质
(一)勤奋工作
他自幼勤奋学习,中年勤奋工作,一心扑在工作上。晚年主编和编写的700余万字的《现代工程数学手册》,是目前国内少有的大型工具书之一,它侧重于数学理论与方法在工程和科学中的应用,因此,它是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科学工作者所迫切需要的工具书之一,在工程科学技术人员和数学工作者之间也起到一定的桥梁作用。汪胡桢编著这部书时,已年逾八旬,身患糖尿病、腿部神经炎、白内障,走路艰难,左眼失明,右眼只有0.1的视力,看书、写字必须用高倍放大镜,每天伏案工作六七小时,甚至大年初一也不休息。为水利事业已经做出那么多贡献的汪胡桢,仍自感不足。
1989年9月,他得知有医术高明的苏联眼科专家来华的消息后,下决心要去做白内障摘除手术。平时他连抽血都害怕,但为了能重新笔耕,竟勇敢地去接受如此大的手术。谁知20多天后的1989年10月13日,他竟与世长辞。
(二)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他一贯的教育之道,他除编讲义亲自授课外,还关心实验室的建设和学生的生产实践。1965年,年已67岁的汪胡桢,亲自带领师生,去黄河中游碛口实地勘测设计,住窑洞、吃粗粮,完成了“碛口拦沙水库设计方案”。后因文化大革命,工程未进行。但他为治黄事业倾注自己心血的精神和身体力行的治学风范,一直为人们称道不已。
(三)开拓创新
汪胡桢是一位非常富有创新精神的总工程师。在技术问题上,他敢于负责,敢于突破。三门峡工程的建设,是由我们中国人自己来承担,但是由苏联专家负责设计。当时他明确表示:可以请苏联专家把关,我们自己设计。汪胡桢曾在国外广泛地考察过水利工程,经验丰富,实干精神强,而且已有了淮河流域佛子岭水库设计的成功经验,信心很足。他的这种大无畏精神,使三门峡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年轻的技术人员深受鼓舞。但上级对设计装机120万千瓦这样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还是感到把握不大,为了稳妥起见,仍决定委托苏联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设计。汪胡桢对苏联专家是尊重的,但在技术问题上绝不盲从。他的特点就是总在苏联的技术模式上寻找突破口,力图革新。作为三门峡工程的总工程师,他常带头冲破技术规范,苏联专家因此感到不愉快,有时甚至很恼火,但最后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新方法。如梳齿工程开挖,人门岛爆破的时候,时间是选在枯水季节。这个季节很宝贵,过了这个时间,就要等到下个枯水期才能施工,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的话,一拖就是一年的时间。人门岛开挖,苏联专家提出开挖规划是2/3的设计开挖线,深度是每次开挖要去掉2/3,保留1/3,以避免设计开挖线的震动、破裂,就这样一次一次地开挖。但是,这样的进度不能保证在一个枯水期季节内完成。汪胡桢就动脑筋,他自己经过试验,提出深孔爆破,一次开挖就可达到设计开挖线的保护层,即1.5米,并且不影响下面的岩层。但苏联专家不同意,说你怎么能保证设计线下面的岩层不受破坏呢。汪胡桢说,可以通过试验证明。试验下来,果然没有问题,苏联专家才同意,开挖进度因此而大大加快,提前完成了任务。大坝的混凝土浇筑冷却是个技术难题,汪胡桢对此下了很大功夫进行研究,提出多种方案,自己动手反复试验,最后提出了在坝体预埋冷却水管,水泥中加冰水进行冷却的措施,成功地保证了大坝的浇筑质量。
因三门峡工程建设的需要,要从三门峡市到大坝工地修一条公路。汪胡桢主张要修一条永久性高质量的公路,他认为:有高质量的路面,汽车的功率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汽车零部件的磨损才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使用寿命长,耗油量少。当时,工地的运输车大部分是进口的,代价很高,有了这样一条高质量的公路,就等于节约了大量的维护修理费。从三门峡大坝将来的运用角度看,这无疑是一劳永逸的长远大计。黄河规划设计院采纳了他的意见。时间证明,他的这个主张的确是远见卓识。这条公路的确是我国当时所有水电工程工地中最好的一条公路,到如今已运用将近50年,路况依然良好,发挥着重要的运输作用。
(四)严谨求实
1958年11月11日,三门峡水利枢纽截流指挥部正式成立,汪胡桢为总指挥之一。1959年6月26日至7月2日,由水电部组织的全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查组,在三门峡工地举行质量检查会议,并进行现场施工质量检查。检查组成员有中国专家和苏联专家共70余人。会议期间,专家们听取了汪胡桢关于三门峡工程施工过程及措施的报告,审查了三门峡工程各项质量检查资料,深入现场核查,最后一致认为:三门峡工程质量是良好的。
在水利水电、铁道、煤炭系统等工程建设中,地下洞室的力学分析是最繁琐的工作,不仅费时,且易出错,是设计人员最感头痛的事,为此,汪胡桢撰写了《地下洞室的结构设计》一书。该书以地下洞室中最常用的圈门式结构为准,推导出力学分析中全部所需公式、载常数的一般算式,并用电子计算机算出上述常数的数值,列成计算表,供查用,大大加快了计算速度,提高了设计质量。此外,还撰写出版了《水工隧洞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提供具体指导。
(五)无私奉献
汪胡桢一生奋斗,一生奉献。他见学院图书馆图书不多,两次慷慨捐藏书2000余册。第一次是从他浙江老家将80年来积累的1500余册藏书自费托运到北京,赠送给学院图书馆;第二次是在临终前的几天里,自己整理好几只大纸箱,他除了留下一部分工具书外,全部送给了学院。谁知书箱尚未邮出,人已离去。他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水电学院校舍在文化大革命时被国际外文书店占用,为此他不辞辛苦与外文局局长会谈,还亲自绘制校舍图和分家图。在中国人大会议上,汪胡桢不止一次地提出退还校舍的提案。汪胡桢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但当人们要宣传他时,他却说:“我已经老了,应该多留些版面给那些有贡献的中青年同志”。
汪胡桢是一位优秀科学家、水利工程设计师、教育家,他的学风、教风、品德永远值得水利后人学习。
1989年10月13日12时,先生于北京逝世,享年92岁。10月27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先生遗体告别仪式。李鹏、万里、李先念、邓颖超、田纪云、严济慈、王任重、方毅、钱正英、杨振怀及全国政协,水利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辽、太湖等水利委员会(流域管理局),国务院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河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河海大学,河南省政协,安徽省人民政府,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和先生生前友好等送了花圈。政协副主席、原水利部部长钱正英等领导同志以及首都500多人参加了先生遗体告别仪式。
他去世时没有留下任何遗言。钱正英在追悼他的文章中写道:“他毋需留下更多的遗言,他留下的是毕生的事业,他给的是——一个中国科学家的光辉榜样。”10月31日,《人民日报》《中国水利报》等各大报纸刊登了汪胡桢遗体告别仪式,并对先生生平作了报道。
相关推荐
·政治黄河研究① | 饶明奇:历史上第一个综合治黄方案出了什么“金点子”?
·政治黄河研究② | 饶明奇:历史治水名人王景是如何治河的?
·政治黄河研究③ | 饶明奇:贾鲁治河的三大工程和自创的石船大堤堵塞决河之法
·政治黄河研究⑤| 饶明奇:世界著名治黄专家潘季驯的“束水攻沙 黄淮运同治”之法
·政治黄河研究⑥|饶明奇:潘季驯的《河防一览》堪称中国16世纪的“治黄通运”宝典
·政治黄河研究⑦| 饶明奇:被尊为“河神”“朱大王”的治河名人朱之锡
·政治黄河研究⑫| 饶明奇:续写“三立”新辉煌的清代“河神”黎世序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