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黄河研究㉑ | 饶明奇: “圣人出、黄河清”是古代中国人的黄河梦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9-08 11:22

   编者按:“黄河宁,天下平”,真实立体全面讲好黄河故事,为现代化河南建设凝聚精神力量。2014年出版的《政治黄河研究》对我们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该书分为政治中心篇、战争篇、职官篇、政治人物篇、著名河官篇、法规篇、治黄与治国篇七部分,围绕政治黄河这一中心,从不同方面展开论述。学术中原持续摘编刊发书中的部分篇章,敬请关注。

  本期推《 “圣人出、黄河清”是古代中国人的黄河梦》,本文经原书作者、学术中原特约专家饶明奇修改,更加通俗易懂,供大家品读。

  传说黄河五百年变清一次,甚至有“千年难见黄河清”之说。因而,黄河变清成了古人的梦想,“圣人出,黄河清”是古代中国人的黄河寓言,也是古人的梦想。这个圣人,当然不是普通人,也不是指学问大家,只是那些君临天下的帝王才担当得起。几千年来,许多中国人总是希望出个好皇帝,能够带来“何清海宴”的太平盛世。

  春秋时期,鲁襄公八年(前565),晋国的盟国郑国受到楚国的攻击,是屈从于楚?还是抗击楚兵等待晋兵来救?郑国的当权者出现两派,争论激烈。主张归顺楚国的子驷,引诗为喻:“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意思是一个人想在有生之年见到黄河变清,几乎不可能,等晋国出兵来救,也是等不上的。结果是他这一派占了上风。那时的人们,以为自然界和人世间的事物,都被超自然的神圣的“天”所支配。洪水、旱灾、冰雹、蝗虫、地震、山崩、瘟疫等等自然灾害,都被看成是人们特别是“天子”干了坏事,上天降下的惩罚。风调雨顺,则被视作皇帝有德的结果。至于几乎不可能出现的“黄河清”,则更是在至德、至能、至贤、至明皇帝的治下,才会出现。

  实际上,在黄河中下游,河水也有短时间变清的时候,即史书中作为祥瑞记下的“河清”,并不是五百年乃至一千年才一遇。目前汇集“黄河清”史料最集中的要数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的《古今图书集成》。该书《山川典·河部》较详细地搜集了东汉至清初千余年间黄河澄清的史料。据王星光、彭勇先生的研究,(王星光、彭勇:历史时期的“黄河清”现象初探,《史学月刊》2002.9,(29-35)),黄河清现象最早的记载在光武帝建武九年,当年“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一带)河水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河部[M].北京:中华书局,1985.)。此后,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和清朝都有关于黄河清的记载,其中以明清两朝的资料最为丰富,既有正史、杂史,也有地方志和碑刻等。

  黄河清涉及地域最广泛的是清雍正四年,不仅波及的省份达山、陕、豫、鲁、苏五省,而且持续的时间也相当长。在陕西,“雍正四年十二月十八日,陕西黄河自黄甫川至潼关河水渐清,至五年正月初六日,清澈异常”。在山西,“十二月丙寅(九日),河曲、保德、兴县、临县、永宁、宁乡、永和、大宁、吉州、乡宁、河津、荣河、临晋、永济、芮城、平陆、垣曲等十八州县,黄河澄清,自口外界起历火山孟门、龙门砥柱下达豫省。凡山西布政司境上下二千余里,河清如鉴,一月有奇,明年正月己亥庚子始复。时是,居民溉汲,行旅济涉,咸称殊祥上瑞,亘古稀观焉”(觉罗石麟、储大文.山西通志:卷一六三,祥异二[M].雍正本.)。在河南,巡抚田文镜奏报:“黄河西至陕州以下,东至虞城县,一千余里,自雍正四年十二月初九日起渐渐澄清,至十六、十七日等日竟与湖淀清水无异。据管河道祝兆鹏详报前来,臣于雍正五年正月初二、初三日复委臣标中军游击张孟仪亲至河口看视,至今尚然清沏”(田文镜.抚豫宣化录:卷一,题为恭贺河清大瑞以昭圣治事[M].张民服点校.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在江苏,雍正皇帝还特敕“御制黄河澄清碑”,勒石于江南清口(今淮阴县西南),详尽地记载了这次黄河千里大澄清的奇观。此外,明朝天启六年的黄河清也涉及山、陕、豫、苏四省。乾隆五十二年的河清自宁夏以下千余里,亦涉及数省,两次河清都颇为壮观。

  历史时期,把黄河由浊变清这一奇异现象作为祥瑞之兆的认识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以为这是一种祥瑞现象。另外一种与之截然相反的观点是“河当浊而反清,阴欲为阳”,视黄河清为一种叛乱、不祥之征。

  “黄河清,圣人生”观点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以前,在《拾遗记》一书中,就有“丹丘千年一烧,黄河千年一清,皆至圣之君以为大瑞”。此后各朝均有一些地方官或宫中大臣借“黄河清”歌功颂德。北宋徽宗时,宋金战火连年,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在大观、政和、宣和年间各地黄河竞相澄清,徽宗辄遣官致祭,宰臣等率百官拜贺,岁以为常。对“黄河清,圣人出”极尽渲染者出现在雍正四年,河南巡抚田文镜在上报皇帝的奏章中说:“皇上朝乾夕惕,圣德格天,昭此大瑞,以垂亿万斯年之宏庥;遇此奇逢,幸生六道化成之盛世”(田文镜.抚豫宣化录:卷一,题为恭贺河清大瑞以昭圣治事[M].张民服点校.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在得到“河清”的奏报之后,雍正表面上说“受宠若惊,不以为喜,实以为惧”,实际上是喜不自禁。雍正帝不仅赶快派高官去向埋葬在景陵里的父亲康熙报告好消息,去黄河致祭河神,而且把一大批官员官升一级。自己还动笔写下《河清颂》二千余言,命河道总督田文镜在江南清口(今淮阴县西南)建立“御制黄河澄清碑”,刊刻其上,说是感谢河神,实是给自己表功。61年后,乾隆五十三年,山西又见“黄河清”,巡抚明兴上表报喜,却没想到乾隆皇帝的态度却截然相反。不但没有给予奖励,还被训斥了一通。乾隆甚至对古人也作了批评:“历代史策,侈陈符瑞,大率出于傅会铺张,无关实政。”称“河水澄清,虽亦间有之事,但似此侈陈祥瑞,夸示休征,殊属无谓”,向臣下明令禁止以此为由歌功颂德。上梁正了下梁就不歪。所以李鄂荣先生查到的乾隆五十三年(1788)这一次“河清”,就成为中国历史记载中最后的一次。

  “黄河清”为“不祥之征”的看法略晚于“祥瑞之兆”的观点,但两种观点一直相伴而行,几乎在历朝均有提出者。较早提出黄河清为不祥之征的是东汉的襄楷。隋朝时王劭亦重复了“河清诸侯为帝”的观点。明末学者顾炎武归类整理了“黄河清,诸侯为帝”的观点和事例:桓帝九年河清,“明年,帝崩。灵帝以解渎亭侯入继”;北齐武成帝时河清,“后十余岁,隋有天下”;隋炀帝时武阳、龙门数次河清,“唐受禅”;金卫绍王时河清,“后四岁,宣宗立”;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平陆以下黄河清五百余里,“明太祖兴至其后,尤验”;明正德河清,“世宗以兴王即位”;泰昌河清,“崇祯以信王即位”。从其整理排列的资料可以看出,这位学术大师赞同“河清为异”的观点(顾炎武.日知录[A].黄汝成.日知录集释[M].卷三十,黄河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经过近代的科学考察,准确地知道,5464公里长的黄河,只是1992公里长的中下游是浑水,占总长度一半以上的黄河上游,即从河源至河口镇这一段,水是清的。

  根据王星光、彭勇的研究,历史上黄河偶尔变清的原因并不神秘。第一,黄河澄清的最重要原因是黄河上中游地区长期持续干旱无雨,地表难以形成径流,没有或仅有少量的泥沙进入河道,同时黄河水量大幅度减少使大量的泥沙沉积下来,河水由浊变清、由小至清。 第二,冬春季节,黄河上中游河道冰封,流水趋缓,泥沙下沉;同时,冰封河道也减缓了河水对河床的冲刷,使流入河道的泥沙减少,以至于水质变清。第三,对黄河有效地治理,使地表植被明显改善,减少了泥沙流失量。同时由于统治者以其为祥瑞,重视这方面资料的记载,使黄河澄清在特定时期内增多。第四,在剧烈地震等异常自然灾害条件下出现的黄河清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的出现有着内在的规律。

  显然,黄河水的清浊,是自然现象,与圣人出不出无关。“黄河清”其实也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与社会现象。由于黄河洪灾频繁,成为黄河流域人民的心腹之患,人们对黄河安澜清澈充满了向往。与此同时,“黄河清,圣人生”等诸如此类的传言也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美化统治者形象的工具。“黄河清”也成为普通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元朝诗人贤在《新堤谣》中写道,“但愿皇天念赤子,河清海晏三千秋”。

  时至今日,黄河治理与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是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投入使用,不仅较好地发挥了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作用,而且为黄河泥沙来源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但是,水土保持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期待着黄河上游水土流失问题彻底根治、黄河真正变清的那一天。

  相关推荐

  ·政治黄河研究① | 饶明奇:历史上第一个综合治黄方案出了什么“金点子”?

  ·政治黄河研究② | 饶明奇:历史治水名人王景是如何治河的?

  ·政治黄河研究③ | 饶明奇:贾鲁治河的三大工程和自创的石船大堤堵塞决河之法

  ·政治黄河研究④ | 饶明奇:刘天和治河与“植柳六法”

  ·政治黄河研究⑤| 饶明奇:世界著名治黄专家潘季驯的“束水攻沙 黄淮运同治”之法

  ·政治黄河研究⑥|饶明奇:潘季驯的《河防一览》堪称中国16世纪的“治黄通运”宝典

  ·政治黄河研究⑦| 饶明奇:被尊为“河神”“朱大王”的治河名人朱之锡

  ·政治黄河研究⑧| 饶明奇:靳辅治河的大手笔

  ·政治黄河研究⑨| 饶明奇:靳辅、康熙和于成龙:谁是谁非?

  ·政治黄河研究⑩| 饶明奇:田文镜治黄与河南罢考风波

  ·政治黄河研究⑪| 饶明奇:编外传奇河官郭大昌

  ·政治黄河研究⑫| 饶明奇:续写“三立”新辉煌的清代“河神”黎世序

  ·政治黄河研究⑬| 饶明奇: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治河生涯

  ·政治黄河研究⑭| 饶明奇:近现代黄河水利的先驱李仪祉

  ·政治黄河研究⑮| 饶明奇:新中国第一任河官王化云

  ·政治黄河研究⑯| 饶明奇:中国现代水利的开拓者汪胡桢先生

  ·政治黄河研究⑰| 饶明奇:水运关乎国运

  ·政治黄河研究⑱| 饶明奇:善治国者必先治黄

  ·政治黄河研究⑲| 饶明奇:治国如同治水,要堵疏结合、综合治理

  ·政治黄河研究⑳|饶明奇: 中华治水实践孕育中华优秀政治文化传统

编辑:姜秋霞